晚唐五代诗史:甘露之变到汴京残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草军进京——成就天下第一长诗

(1)画的大饼居然能吃了

乾符六年,虽然黄巢的起义军攻下了广州,但此时的黄巢陷入了困境。他的士兵多为北方人,因岭南瘴气死伤十之三四,而他与朝廷的谈判也以失败告终,如果继续固守就是坐以待毙。于是在斩杀广州节度使后黄巢再次北上,此次他向属下宣布的终战目标就是长安的大明宫。

事实上,此时黄巢所定的最终目标也只是业余诗人给属下们画的大饼,并没有具体路线蓝图的支撑,只能走到哪儿算哪儿。他的部队此刻很有可能被官军击溃,最后即便散兵们逃到长安,他们的归宿也只能是沿街要饭。黄巢的运气还真是不好,在刚刚走到江南西道(今天的江西)时就遇上了老对手高骈的“部队”。

我在这里插入一个关于“江南”的小知识。在唐代及其以前,江南的概念范围要比如今的范围大上不少,至少还要加上湖北、湖南、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包括四川和贵州的部分地区。所以在六朝诗和唐诗中出现的江南很可能不只是今天的江南地区,如薛道衡在《豫章行》中提到的“江南地远接闽瓯”,豫章郡的治所就在今天的南昌,这里在当时也被认为属于江南。唐代贞观年间,大唐效仿西汉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也就是十道。上述的江南就是当时的江南道。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将全国划分为十六个监察区,江南道一分为三: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此后人们习惯将江南东道称为江南,将江南西道称为江西。

此时,高骈在江西给黄巢的北上带来了麻烦。黄巢从浙江窜往广州是高骈发的去程票,黄巢盘桓了一年终于鼓起勇气做了一张返程票,没想到在江西被拦截了。在唐僖宗广明元年春夏之际,黄巢遭受了他起义以来的最大危机。高骈部将张璘的阻击部队将他死死困在江西一带,无奈之下黄巢退到了饶州。没想到高骈的阻击部队还向他发起了进攻,黄巢再次躲到了岭南信州。

是年,岭南又爆发了瘟疫,黄巢的部卒殁于瘟疫者竟有十之三四。与此同时,北方与沙陀的战事稍定,在宰相卢携的协调下,诸道和各藩镇已经跨过淮河,即将对黄巢的草军形成包围之势。前有官军,后有瘟疫,纵横数年的草军面临着被聚而歼之的风险。

此时,黄巢的面前似乎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不是死就是降。黄巢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第三条路线,这也是被后代农民义军反复使用的一种求生兼逃命的方法——诈降。黄巢先向张璘乞降,然后用重金贿赂他(往往民军都是比官军有钱的)。张璘看到黄巢已降,又给自己行贿,于是充分发挥大唐武将讲信用、收钱办事的原则,向高骈报告了战场情况,并建议暂缓围剿,收降黄巢。

一般的将军管的是打与不打,决定的是一次战斗的胜利与否,要取胜,对战术水平要求较高。大将则要了解一城一地攻守的重要性,决定一场战役的获胜与否,要取胜,就需要战略头脑了。身为元帅,要从一盘棋的角度来考量,要用战略思维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

大将张璘关心的是江西之战的胜利,无论是打还是不打,他都是赢家。元帅高骈在面对即将立下的不世之功时至少产生了两个私心——独贪天功和养寇自重,而这两个私心严重影响了他的战略判断。于是他犯下了这场战役的第一个错误,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身当恩遇恒轻敌”。从此,他的部队与黄巢的草军的战事关系发生了改变。

高骈先是同意了张璘提出的停止进攻的建议,泄了己方士兵一鼓作气的士气,之后向朝廷上表称“贼不日当平,不劳烦诸道兵”,使得各道援兵被遣散。这让他失去了外援和后手,也是这个行动最后要了他的命。最后,高骈命令唐军北渡,安置投降的草军。

然而,令高骈和张璘都没有想到的是,休整过后的草军立即变脸,连下江西和浙江各州,高骈的阻击部队一败涂地,大将张璘战死。在张璘死后,高骈没有调遣部队将功补过,而是与朝廷开始了激烈的辩论。结果是黄巢乘机强渡长江并且获得成功,而高骈却耍起了脾气,躲进了扬州消极避战。拥有十几万大军的高骈不出兵救长安,反而开始修道,重用手下方士。在大唐朝廷最后的主力曹全晟部被击败后,黄巢开始对北方进行风卷残云的扫荡。

广明元年,黄巢率领草军攻破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对于黄巢而言,此时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梦想,而对于再次逃离长安的大唐皇帝和官员们而言,回首望长安他们看到的是“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关中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北方陷入一场浩劫之中。

(2)晚唐诗人——韦庄的首次亮相

正当战火烧遍京都之时,一位中年诗人目睹了长安城沦陷又几经易手的情景,他借一名逃难女子之口将战乱时关中大地生灵涂炭的惨状写成一首长诗,名曰《秦妇吟》。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五代著名词人——韦庄。

韦庄出身于名门京兆韦氏,韦氏一族也是“距天尺五”的大族。韦庄的四世祖就是中唐著名山水诗人韦应物。但早年的韦庄可不像年轻时的先祖韦应物那样潇洒,他在科举和仕途上都颇为不顺。直到近六十岁韦庄才考取进士,从考试失败的经验来讲,他可以与罗隐争锋。而后,应西川节度使王建的征召,韦庄入川,他这才得以重用。但是作为诗人,他可是不辱门楣,不但在《金陵图》中写下了“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这样的警句,更有《台城》《忆昔》《送日本国僧敬龙归》等诗作名篇,他的作品被编为个人专辑《浣花集》,以传世。

当然在词作中,他还与温庭筠并称为“温韦”,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无论是诗还是词,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文学史上,韦庄都是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人物。这里,我们主要讲述他的诗。入蜀之前,韦庄的主要作品是诗,他的词作多是在入蜀之后写成。我们先来看一看为他带来盛名,却被他隐藏起来,直到一千多年后才重新面世的历史名篇《秦妇吟》。


秦妇吟(节选)

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

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

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谴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


之所以这首诗文本上用了节选,只因这首诗实在太长了,这首诗是唐朝负有盛名的诗中最长的一首了。很多诗词爱好者都以能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为荣,而这两首诗似乎也成了《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选手的入门必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首诗的长度。《琵琶行》,作者在诗序中已经标明“凡六百一十六言”,那就是616个字,相当于一篇小学高年级作文。《长恨歌》,没有序注,我简单数了一下,一共840个字,相当于一篇初中生的作文。但这两首诗加起来的字数都不能和《秦妇吟》的字数相比,《秦妇吟》共238句,1666个字。所以我只节选了名句与一定要讲的叙事脉络和大家分享。

《秦妇吟》在中国诗词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不但超过了韦庄其他诗作的水平,为晚唐歌行不二之作,而且在纪实叙事的角度上可以和乐府双璧媲美,它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就算在群星璀璨的大唐,韦庄的《秦妇吟》也不遑多让,其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并称为唐代叙事诗的三座丰碑。与白居易因《长恨歌》而被称为“长恨歌主”一样,韦庄也因这首诗有了“秦妇吟秀才”的称呼。这对于韦庄来说也算是不辱世家门楣,毕竟韦庄是写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的韦应物的后人。

这首诗以一位经历战乱的关中女子口述的形式,完整地描述了黄巢的草军攻入长安后,给京兆、关中甚至整个帝国北方带来的一场浩劫,通过女子讲述的亲身经历来展现乱世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象。

在诗头几句,诗人先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中和癸卯”是唐僖宗中和三年,即公元883年,《秦妇吟》也创作于这一年。但此诗所叙述之事是从公元881年开始的。“洛阳城外花如雪”交代了这场对话发生的地点,这同时也是韦庄创作这首诗的地点。洛阳对于诗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城市,老年时他曾在《菩萨蛮》中自称洛阳才子。诗中人物除了诗人,还有一位在柳荫下休息的女子,她就是这首长诗的线索、女主角,后面也记载了她因躲避战乱而从关中逃难到洛阳的事实。

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后,诗人开始通过女子之口来讲述黄巢攻入长安后城里发生的故事。此前介绍黄巢是在公元881年攻入长安,宦官田令孜带着僖宗和少数王室开始向西逃窜。《秦妇吟》中写到官军和草军尚在相持阶段时,宦官便带着皇帝逃出都城,抛弃了为他们守城的将士和城中的子民。长安市民得知这个消息后,扶老携幼地四处躲藏,贼军未至城中便已经发生混乱。此时正值立春,韦庄在《立春日作》一诗中讽刺了以僖宗为代表的大唐朝廷。


立春日作

韦庄

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黄巢的部队进城之后,城内是什么景象呢?史书上有很多对农民起义的记载,往往把秋毫不犯和万民拥护作为标签,从而体现农民起义的正义性。但事实往往不全然如此。虽然入城前黄巢发布了不得扰民的要求,并称“黄王为生灵,不似李家不恤汝辈,但各安家”,但进入长安的草军一心想要像黄王称帝那样享受他们的造反成果。

正如李自成管不了刘宗敏肆意杀戮一样,黄巢也无力阻止草军将士劫掠百姓,整个长安陷入了草军进城后的第一场浩劫之中。正如诗中的记载:“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也曾有人对韦庄的描写表示质疑,称其刻意夸大以污蔑草军。我却觉得这里是真实的描写,有资料为佐证,《新唐书》中有“贼酋择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而乱之”这样的记载,一个“争”字,不但可以看出草军兵将的无耻,而且可以想象到当时有多少无辜的人殒命。

同时,诗人是这场战乱的亲历者。黄巢破京后,当时的韦庄的身份和曾经的黄王一样,正在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而滞留长安。作为整个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以及幸存者,诗中秦妇的所述应该有他的亲眼所见,且在这场浩劫中,他一度与家人走散,又身染疾病。韦庄在诗中描述的当时的惨状,还是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的。另外我们还可以从黄巢称帝时颁布的诏书来见端倪,其下诏禁止草军将士随意杀人。从“但各安家”到“禁妄杀人”,黄王对属下的要求已经降到了最低标准,可见城中之乱象已经到了肆意屠杀百姓的地步。

然而,这一切又与黄巢的大齐政权的授官制度有关系。黄巢的大齐政权用了哪些“人才”呢?“柏台多半是狐精”,柏台即为御史台,御史台是指摘政务之失的监察部门,如今都换上了狡诈的狐狸精。“兰省诸郎皆鼠魅”,兰省就是秘书省,原应是文才云集之处,如今却充斥着鼠辈。短发戴簪,朝衣绣被,原本应庄重的朝廷和诸省如今俨然一副滑天下之大稽的样子,三公和两史也都是不知朝礼之辈,朝入朝堂,暮入酒肆,一派山大王的做派。由此可见,草军将士进城之后把他们提出来的“天补平均”的口号忘得一干二净,倒是翻过身来做了大唐的主人,其暴虐程度相较大唐官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多了几分滑稽。

也有人说,这是韦庄对农民起义军的敌视。对此,我表示理解。首先,对于草军的掠夺行为,作为书生的韦庄自然是看不惯的。有志诗人、书生不只是对草军的掠夺和杀戮看不惯,对官府对百姓的搜刮和欺侮也看不惯,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比如王建的《羽林郎》,比如韦庄的《忆昔》。

其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虽然起义对于反抗暴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生产经营、国家正常运转和百姓正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起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少农民军建立的政权,是不稳定且暴虐的政权,比如黄巢的大齐,张献忠的大西和李自成的大顺。从破坏性这个角度来看,这不是韦庄对黄巢起义的敌视,而是当时长安人民对草军的所作所为的本能反馈。

我们继续来分析这首诗。“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描写的是官军节节胜利,包围长安后城中百姓窃喜的情况。这两句诗正如杜甫在《悲陈陶》中所写的“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一般,可见百姓对于官军的期盼,由此亦可见草军在长安城中的杀戮和劫掠令长安市民无法忍受。

可是官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进展顺利,“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在长安被包围期间,草军和官军展开了拉锯战,城市的供给受到严重影响,斗米斗金,草军以百姓之肉充当军粮。这里可能是作者道听途说,以人肉充军粮,那是黄巢撤出长安之后的事儿。

那么经过官军和草军反复争夺的长安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宫廷之外华美的亭台楼榭已经不复存在了,王公贵族的宅子半数遭到焚毁。这里的“甲第”需要训诂一下,甲是甲等,甲第就是长安城最好的宅院,李白在古风中曾讽刺宦官说“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甲宅和甲第都是指长安的富贵人家所居住的地方。

宫外已经这般田地,宫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作者选取大唐两座最有代表性的宫殿,一是大唐的象征——大明宫的含元殿,二是大唐兴庆宫西南的花萼相辉楼。我们在甘露之变中介绍过含元殿,此殿是大唐举办朝会的宫殿,是大唐政权的心脏,平日也是最为庄重的政治中心。然而草军进京之后,本来生活在野外的狐狸和兔子等野兽居然出现在殿上。那花萼相辉楼呢?楼上长满了荆棘,负责侍候的宫女和匠人也已经不知所踪了。

可能有人要问,草军进京后也建立了政权,为什么上朝的含元殿还有狐兔出现呢?也有人说,狐狸和兔子代表的就是草军将领。其实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完全反映作者的意图。“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这是一组对仗句,其中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含元殿和花萼楼都长满了荆棘,都有野兽出没。

我们先来看含元殿所要表达的意思。农民军建立了政权,也应该在这里举办朝会,而且黄巢就是在含元殿即位的。既然举办了朝会,就不应该出现“狐兔行”和“荆棘生”的境况。出现了这种境况,就说明含元殿没有大齐的皇帝和官员,那为什么黄巢不在含元殿举办朝会呢?只能说明皇帝没有去前殿理政,那么黄巢在哪里呢?

没有证据表明黄巢喜欢音乐和艺术,他不会像唐玄宗那样在梨园搞创作或者弹琵琶。也没有证据说明他身体有问题,毕竟他偶尔还带队出去和官军打仗。既然他不在前殿,那他就只能在后宫。此时的黄王只记得实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愿望,完全忘记了“天补平均”的口号。他不在前殿处理政事,只知在后宫享乐。以黄巢为标志,此时的草军政权彻底堕落为暴民政权。

花萼楼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也是大唐繁华的标志。作者通过描写花萼楼的残破来表示大唐的衰败。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是兴庆宫内相对的两座楼台,这里没有提到勤政楼,也讽刺了大唐皇帝只知道宴乐和马球,早已经不再勤政务本的行径。

这首诗的警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绘出城中最惨烈的一幕,草军在长安城中执行了“三光”政策,将皇帝的小金库抢光,抢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没收富户财产,王室贵族沦落到赤足而行的地步。赤足苟活对于王室贵族来说还算幸运,在抢光和烧光之后,草军又在城中大开杀戒,宗室贵族成为刀斧利刃的重点照顾对象,史书记载为“杀人满街,巢不能禁”,一些家族几乎阖门而灭,尸平沟壑,骸骨盈街。

诗人走笔至此,从草军入城到沦为人间地狱的长安城内的景象就写完了。这位秦妇逃到了城外,城外宛如塞上,霸陵空无一人,曾经的百万人家之地,今日竟然无一户留存。

而后秦妇走到了一个神庙中,以人神问答的形式来继续讲述关中的惨状。

神说:“长安被贼寇攻陷之后,我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从前一直享受百姓的香火和祭祀,在此危难之时我居然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此情此景只能令我徒增悲伤,所以我躲进了深山老林之中,这下不但听不到祭祀我的乐曲了,且再没有人给我供奉祭品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任凭妖魔鬼怪去乡村荼毒生灵以艰难度日。”秦妇听到此处叹息道:“神都来山中避难了,又何必怪东方的诸侯不来救援长安呢?”

这段话看似是人神问答,实则是对藩镇拥兵自重却不来救援长安的讽刺。

再看秦妇出逃时的场景:“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单看这两句,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想起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等成语?其所描述的良好治安状况就像杜甫在《忆昔两首》中描述的“忆昔开元全盛日”的场景,可事实并非如此。开元盛世时,如果你带着金银却无人相问,那是真的没有坏人;晚上插着金钗独自行走,那是真的表明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此时的无人,是真正的无人,身处乱世,关中之地的人已经非死即逃了。

北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江南的景象又如何呢?诗人用游客的见闻来讲述江南的现状:“见说江南风景异。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相比黄巢起义后北方的生灵涂炭,江南倒相对太平,鲜有战事。江南的军政长官们也在诛除盗贼,保境安民。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何江南的官军在草军攻陷长安之后作壁上观,没有勤王救驾呢?

这里又要请出高骈了,他在881年与朝廷进行激烈的争辩之后,不再挥师救驾,而是选择固守江南一带,他像隋炀帝一样躲入了扬州,过上了每日焚香修道的道士生活。说江南在他的领导下完全作壁上观也不尽然,毕竟他还收了草军的几位降将,也算是在保境安民中有所作为。但毕竟他与僖宗朝廷产生了矛盾,朝中也没有人给他台阶下,他不出兵相救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3)高骈之死

但是高骈的选择带来了三个他没有想到的结果,第一个是他的入京掌权之路被彻底堵死。高骈一直在等待僖宗朝廷给他台阶下,然后他便带着他的百战之师迅速西进收复长安,他成为僖宗一朝的郭子仪。他没想到的是,被他称为“亡国之君”的僖宗和宦官田令孜居然一直没有向他认错。一气之下,高骈不肯救援长安。

他同样没有想到的是,黄巢居然败得这么快。中和二年,宰相组织起诸道力量开始向黄巢的草军发起进攻,原来与大唐为敌的北方沙陀人李克用也出兵相助。同时草军内部发生分化,大将朱温接受大唐的招安,这相当于断了黄巢一臂。北方藩镇看到朝廷官军行将胜利,陕州主帅、蒲津主帅等将领为了扩大战后的势力范围,也积极地加入打击草军的队列当中来。

对于黄巢而言,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中和三年四月,李克用收复长安。中和四年,草军主力损失殆尽,黄巢战败而死,旷日持久的黄巢起义就此结束。作为前期抗击黄巢的草军功劳最大的高骈,再也没有了战后论功行赏的资格,于是他不再求进取,而是彻底堕入了仙道。

不止如此,高骈第二个没有想到的结果是他的性命不保。在固守扬州期间,高骈对草军将领进行招降,对降将秦彦、毕师铎加以重用。晚年时,高骈重用术士,对诸将进行打压,直接导致了降将的反叛。毕师铎和秦彦攻入扬州,将高骈一家及其侄子、心腹全部杀害。一代名臣、渤海郡王、著名诗人高骈就这样结束了生命。然而欧阳修在编撰《新唐书》时,把这位在国家危难之时作壁上观的将军纳入了《叛臣传》中,对于高骈来说,这样的落幕和盖棺定论无疑是一个悲剧。

第三个没想到的结果就是,他为杨行密留下了一个国家。高骈遇难后,杨行密令全军披麻戴孝痛哭三日,以为高骈报仇的名义攻打秦彦和毕师铎,并于当年十月攻破扬州。后来,孙儒斩杀了秦彦和毕师铎,与杨行密争夺势力范围。而后杨行密击败孙儒,任淮南节度使,后被封为吴王。

在唐末农民起义中,几乎没有受到兵火摧残的江淮一带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也为五代十国的杨吴建国,以及对抗中原地区的后梁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尤其是推动了词的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

我们来看《秦妇吟》的最后:“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战火中,江南的独善其身使得江南成为秦妇的向往之地。这也是当时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而向往江南的一个缩影。同样,就本诗作者韦庄来说,他在写完这首诗的当年,便前往江南投入镇海军,成了节度使的幕僚。

(4)最好的单曲却未收入专辑

之所以用如此长的篇幅来解读《秦妇吟》这首诗,实在是因为它的历史地位太重要了。洋洋洒洒1666个字极致地展现了作者的才气,当时这首诗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做成幛子来悬挂。这首诗可谓风行一时,诗人韦庄也因此而有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

可是就是这么一篇为他带来盛名的诗篇,他竟然拒绝收入到自己的文集《浣花集》当中,晚年也禁止子孙提起这篇长诗,导致这篇佳作长时间失传。到了近代,这篇长诗才在敦煌石窟中被发现,经过王国维先生和罗振玉先生的整理才面世。对于韦庄的这段历史一般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这篇长诗屡次讽刺宦官,怕引来杀身之祸,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权宦田令孜。这个说法有点儿牵强,其实韦庄晚年时田令孜已经去世多年,而韦庄又随西川节度使王建入蜀,这个故事我们在后面还会提到,所以这个原因不是很成立。

第二种理解是,这首诗中的很多内容对于前蜀主王建来说是很敏感的词句,比如对皇帝以及身边宦官的讽刺。唐僖宗及杨复光对王建有提拔甚至是“知遇”之恩,如对唐僖宗及大唐朝廷讽刺太过,会为王建所不喜。另外,当时王建前往巴蜀迎驾时,行军途中一路劫掠来扩充实力,驱逐原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也曾逡巡观望,而类似这些的行径,诗人在《秦妇吟》中有所指控。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称,韦庄之所以对《秦妇吟》讳莫如深,是因为“志希免祸”。

韦庄后来被重用,除了与他的才能和智慧有关,也与他在乱世中的隐忍之道密切相关。关于诗人韦庄,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在五代十国中,他会以另一个身份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