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再次幸蜀——玉辇何由过马嵬
(1)从陌生到熟悉的马嵬驿
黄巢攻陷长安,韦庄笔下的大唐中心关中平原变成了人间地狱,九庙不守乘舆西去的朝廷再次西逃幸蜀,而西逃则避不开一个大唐最出名的驿站。——马嵬驿。
马嵬驿——本是大唐王朝一个并不起眼的驿站,是关中的西京长安通向巴蜀锦官城的一个歇脚的驻点。其具体位置在当时的渭城,也就是今天的咸阳兴平。如果您不是一位人文地理的爱好者,似乎很难在地图上准确找到它的位置。但是在天宝十五载,一个改变发生了。因为一个女人的死,后世的诗人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了这里。
他们或是以马嵬为题,或是以马嵬之事入诗,留下一首首传世之作。至此诗词中的马嵬带有了“帝国衰败、君王失国、爱情破碎、美人香消”的意义。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为开端,“马嵬”这一意象便成了咏史诗的常客。晚唐的马嵬诗更是在艺术水平和讽刺力度方面登峰造极,这不仅是讽玄宗杨贵妃之事,更是皇家玉辇过马嵬的故事的再次上演。
帝幸蜀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先从题目来看这首诗,题目用三个字便简明扼要地点出这首诗的内容,人物、事件、地点。“帝”就是唐僖宗,“蜀”就是西川成都,而“幸”字最为关键,“幸”这个字,以皇帝为主语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受到皇帝的宠爱,二是皇帝前往某个地方,一般为主动的祭祀或出游等活动。但是这一次皇帝是出游吗?这和我们前面讲到的历史事件相关,黄巢军攻破洛阳后,田令孜带着唐僖宗逃离长安,唐僖宗成了大唐第二位逃往四川避难的皇帝,并在四川待了整整四年。这明显是被人赶跑的,怎么还会用“幸”字呢?
(2)描写天子囧事的春秋笔法
这里就要说到文人写天子囧事的春秋回护笔法了。我们以诗来举例,比如天子春天带着皇室成员出去春游,那就不能单纯地讲天子去行乐玩耍了,那应该怎么说呢?王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君权天授,天子是上天的代言人,自然就要代天治理天下。把春游说成是春天去为苍生百姓而行时令,把这个理由作为天子出行的初衷,又反过来否定了是出去玩耍这件事,这可谓对爱民如子的圣明天子形象的回护。
另一种是最常见的了,把人才不能用和社稷危亡的责任全部推到臣子身上,比如李白的《玉壶吟》。李白在《玉壶吟》中言“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以此来说人才不得其用并不是因为皇帝不识人才,而是因为有小人妒忌,佞臣进谗。杜甫在《诸将五首其二》中言“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意思是说让皇帝一个人为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而殚精竭虑,让将军们坐享太平,这又怎么对得起皇帝和国家呢。可能有人会问,把皇帝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真的好吗?其实这是一种曲线的劝谏方式,通过对臣下的指摘来反映皇帝在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问题,这是讽谏诗中常见的手法,也是诗人劝谏智慧的体现。
最后一种,就是对亡国之君或近乎亡国之君的回护了。这种回护是最为明显的,对于诗人来说也是最为无奈的。把丢人的事儿写得那么冠冕堂皇,实在是太难了,而最常出现的几个字就是“幸”“巡”“狩”。
“幸”和“巡”一般是指皇帝出逃,比如著名的《明皇幸蜀图》。唐代的诗僧贯休,宋代的刘克庄都有过题诗,李白也曾作“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这种称颂的赞歌,把逃跑写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出行。“巡”同样是指代出逃,李白曾作《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来回护对他有过提携之恩的唐玄宗:“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如果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真以为九庙不守、銮驾西逃就和隋炀帝、乾隆南巡游玩一样是一种盛景了。
“狩”的意思就能区别于“幸”和“巡”了,“狩”一般与一个方向词连用,就是“北狩”。所谓北狩,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皇帝到北方打猎去了。不过在皇家园苑打猎不好吗,为什么皇上非要去北方打猎呢?北方可是游牧民族统治的蛮荒之地,去北方打猎并不是因为君王喜欢去那里打野味,也不是因为君王想要去寻找刺激,而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去。“北狩”就是皇帝被抓走了,被作为俘虏押解到北方了。
“狩猎”这个词很有意思,有不少诗人曾在诗词中用过它。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其中“猎火”指代的是战火。曹操在发动赤壁之战前,在给孙权的书信中写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李清照在南渡时曾写下“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这样的句子,以此感慨自身的身世,同时悲叹被俘虏到敌国的两位天子的命运。
(3)回护是不可能回护的
不过,如果你把罗隐的《帝幸蜀》这个题目单纯地理解为回护唐僖宗和大唐朝廷,那你就太不了解罗隐了。作为晚唐诗人中的“头号键盘侠”,罗隐回护是绝对不可能回护的,讽刺倒有,不妨从全诗来看作者的嬉笑怒骂。
“马嵬山色翠依依”,作者先以景来起兴,马嵬驿附近的山色还是如当年一般秀美,这是对自然景观的静态描写,为后面的物是人非埋下了伏笔。“又见舆銮幸蜀归”,作者看到了皇帝的马车再次从蜀地返回长安,这是对动态事物的描写。两句一静一动,给予读者动静结合的画面感,而这里最重要的字是“又”字,“又”字说明这已经不是皇帝第一次逃往蜀地然后回归长安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呢?当然是唐玄宗时期了,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此时的罗隐丝毫没有避讳君父的痛处,而是在三、四句中直接点出了大唐皇帝的名字,这也是大唐皇室的最痛之处。他编了一个段子,以唐玄宗的口吻说出如下之话:当初你们怪罪杨贵妃,非要朕杀死她,再逃往蜀地,如今的出逃你们可赖不到杨玉环身上了。
(4)厚道的讽刺是这样的
看似嬉笑怒骂,实则罗隐已经把失都乱国之事的责任人点了出来。除了专权跋扈的宦官、尸位素餐的官员,还有任用奸佞、沉溺玩乐的最高统治者——唐僖宗。在唐末的诗坛上,罗隐的诗可以看作与后世鲁迅的杂文一样,像一把锋利的投枪。同时期的大唐官员也用李三郎和杨太真的故事作讽,相比之下这样的讽刺厚道得多。比如黄巢起义被平定后,当时的权臣凤翔节度使郑畋作了一首《马嵬坡》。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就是典型的文人回护皇帝的诗句了,郑大人用安史之乱中的玄宗出奔的故事来回护唐僖宗。他截取的历史片段和罗隐截取的场景类似,本诗是说,玄宗从蜀地回到长安是因为牺牲了杨玉环,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皇帝还是重感情的。
即便皇帝重感情,在关键时刻仍然能够杀伐决断,比如从长安跑路,比如牺牲杨贵妃,比如将皇位传给肃宗,这些就是他的圣明之处。如果唐玄宗没有这么圣明,那会怎样呢?那就毁了,对于“景阳宫”这个典故,诗词爱好者颇为熟悉,诗人许浑曾以诗句“迷楼还似景阳楼”来说隋炀帝的腐败,景阳宫是陈后主陈叔宝的享乐之处。在韩擒虎攻入建康之时,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进了景阳宫的井中,被隋兵俘获。
郑大人的意思就是,如果玄宗没有这么“圣明”,那他就成了被俘亡国的陈后主了。我们接着进行推理,这种“圣明”同样适用于僖宗。在黄巢的草军进逼长安之际,他的逃跑路线和逃跑方式完全照抄的祖上的方案。郑畋看似是为玄宗在不得已中做出如此圣明的举动而感慨,实际上是为僖宗幸蜀来进行回护。其中固然有那么一点儿借用陈叔宝亡国的故事来进行讽谏的意思,但是归根结底诗人还是要为出逃归来的皇帝找回一点儿场子。
(5)读诗还是看脸——郑畋的女儿
说到郑畋和罗隐,还真有一段故事可以说说。罗隐虽然屡试不第,但是他的诗却在晚唐的文坛上很出名,不少人看了他的诗作最后都成了他的拥趸。当时,有一个女读者,对他相当迷恋。两人从未谋面,这个女子只是读了他的诗,就对他喜欢得不得了。她每天几乎都拿出罗隐的诗作阅读背诵,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不止如此,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她居然在闺中和父亲说出了非罗隐而不嫁这样的话。她是真的因为这位才子染上了相思病,这个女子就是曾担任宰相之职、《马嵬坡》的作者郑畋的宝贝女儿。
郑畋知道这件事之后,和女儿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再三询问女儿是否要嫁给这位诗坛才子,这位大小姐也再三表态非罗诗人不嫁。
虽然没有安排相亲,可有一天郑畋邀请罗隐来家里。郑畋让这位大小姐在闺房里暗中观察罗隐,这似乎有点儿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前奏。但是,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只有前奏,就在罗隐离开郑家后,这位大小姐的相思病一下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她不但不再声称非他不嫁,而且连他的诗都不读了。原来,她是嫌罗隐容貌不佳。罗隐的容貌在诗人当中可以说是以难看出名的,能与他媲美的可能只有“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和西晋的左思,就连有“温鬼头”之称的温庭筠可能都要比他长相端正。
但罗隐并没有对这件事记挂在心,他反而在政治上对“女祸亡国”之说不是很感冒,在《帝幸蜀》中用“休怨杨妃”之句来为杨玉环正名。然而在另一首讽刺诗中,他为“四大美女”中的一位进行了翻案。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兴亡自有时”,比喻的就是行将就木的大唐,继而诗人用“何苦”这种劝说的态度来嘲讽朝廷的当权者。后一句用非常有说服力的事实逻辑来为西施翻案,这也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亡国非与女子相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