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河南教育教学活动70年的创造性发展
教学活动是施教者在一定教学环境中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肩负着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使命。而这一使命的实现最终是要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传播与落实,还是各级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实现;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和继承,还是劳动生活技能的提高与培养;无论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个人品德的养成与塑造,所有的教育目的、教育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河南教育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广大教育工作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河南省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节 1949~1956年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一 教学工作的相关政策及落实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
1949年12月31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会上致开幕词,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他指出:“新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我们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就是要推行这种教育,而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的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我们的主要的任务。”教学改革涉及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的一系列改革。马叙伦还指出:“因此,我们对于旧教育不能不作根本的改革,而这种改革正如《共同纲领》所规定,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进行。这样,在我们面前就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全国教育的制度,各级学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等,都要求有一个彻底的,同时又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和解决,这就是一个摆在全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极其艰巨的任务。”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会上指出,中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在于反对书本与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同时防止轻视基本理论学习的狭隘实用主义。必须坚决走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河南各地积极响应,条件艰苦的豫西各县,初等教育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49年,卢氏县人民民主政府在各区设立了初级小学,教师由所在区人民民主政府选拔任命,报县文教科备案,初小均为4年制小学,人数少的设复式班,一至四年级为一班称四级复式,两个年级为一班的,如一、三年级为一班,二、四年级为一班,称二级复式。山区初小多为复式班,教师一人一校。较大村镇学生数量多的,则按年级分设单班,初级小学发展较快。1969年,提倡普及小学教育,初小改为3年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对中等学校的类型、培养目标、任务、修业年限、入学和毕业的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程》对中学的教学计划、教材、教导原则、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等做了全面的系统的规定。《规程》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计划,规定了中学所用各种课本须采用中央教育部审定或指定的课本。《规程》明确了学校教导过程中采用教师责任制。
为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自1953年以后,在教育部、高教部领导下,各类学校普遍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使我国学校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1953年7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规定该计划从1953年8月起施行。
中学教学计划的统一,推动了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为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及体育、开展美育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正确贯彻。
二 以教学为主的办学理念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中小学逐步确立了以教学为主的办学理念。办学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之上。
1951年3月31日,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会上指出:“学校的基本工作是教学,搞好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环。学校的一切组织、一切人员、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服从教学的要求,为完满完成教学计划而努力。目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不利于教学甚至妨碍教学的现象,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马叙伦认为,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行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责任制。马叙伦指出:“我们明确了要办好学校,做好教学工作,必须正确地执行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责任制。学校办好办坏,校长应对人民政府、对全体学生负完全的责任。教师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人员。每一个教师,若能按照分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工作严肃负责地教好做好,学校就基本上办好了。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还要辅以课外和校外的活动。”提出并落实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责任制是尊重和把握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规律的实际行动表现。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有必要努力消除妨碍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不利因素,限制师生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1951年5月2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克服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偏向的指示》。《指示》指出:“若干地区的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往往为了眼前某些需要,不顾国家长期培养人才的计划,不遵照中央的规定,随便抽调学生参加工作,致使学生情绪经常波动,学校无法按照一定计划进行工作。在中等学校,动员全体师生参加社会工作,常常停课数日以至数周,甚至有达两三个月之久者,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计划的完成。”
为了很好地解决社会活动对教学工作的冲击,《指示》指出:“各地对于上述妨碍国家教育顺利进行的情形,应立即迅速加以制止和纠正。”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意义十分重大。
三 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
1949年12月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的中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迅速建立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以学习苏联教学经验为契机,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苏珊娜·佩伯指出:“最为迅速和最佳的道路是直接从苏联吸取精华。由于教育和工业是运用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主要社会部门,它们的组织和管理也都是按照苏联的模式重建的。”“一个与苏联一致的做法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和专业教科书。”“苏联的教育学和教学法也被广泛地学习和模仿,这些做法为机械的模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类似美国的从A到F的打分制的苏联的五分制,取代了当时使用的更为准确的百分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了凯洛夫、申比廖夫、斯卡特金、加里宁、马卡连柯、波波夫等人的著作。同时,苏联的几十位学者先后来到中国讲学。以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相关教育理论书籍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人们引进了以重视学习系统知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的规范为特点的苏联教学理论和方法,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致力于创建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轰轰烈烈的学习苏联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学习运动,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人们澄清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一些基本观点。人们对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提出的实用主义和实验主义教学论进行批判,对形式教育论与形式主义教学进行区分,对重视儿童兴趣与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主张予以区分。这些做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当的方式方法。苏联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思想方法方面的一些形而上学特征,造成了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建构的教学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方法论,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以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为思想渊源,反映的是苏联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将国外的经验应用到国内时,人们还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我国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反思。陈桂生指出:“作为苏维埃俄国教育的辩护理论与经验概括,本质上属于‘实践教育学’范畴;由于它漠视现代国际教育研究成果,教育理论视野较为狭窄,理论概括程度不高,缺乏严格论证,实际上属于‘工作手册式’的教科书,算不上现代教育理论基础。”
其次,这一时期人们规范了课堂教学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人们直接引进了分六个阶段的课堂教学结构,制定和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采用五级记分的考核方法。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无计划、无要求、松散低效的现象,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完成。
但在学习苏联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存在机械模仿的不足之处。当时人们不顾我国“六三三制”的现实情况,机械照搬苏联十年制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一度使我国中小学一些学科的教学水平有所下降。由于降低了中等学校里数学教材的难度,中学毕业生的数学学习程度大体上比以前同年龄的人降低了一年的水平。一些中等学校机械套用苏联学校的俄语和文学分科的教学经验,从1956年起开始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的做法,结果把语文课教成了文学课,从而削弱了作文教学。
四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等学校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教育内容方面的改革。
1951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总结和195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旧教育的改革,其步骤为先从改革教育内容着手,开始进行改革课程、改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组织等一系列工作。”
1954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教育与师范教育工作的基本总结和1954年的方针任务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教育内容的改革上,即根据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按照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吸取老解放区的优良经验和苏联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修订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改编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偃师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党的教育事业要“向工农开门,为工农服务”的方针,动员工农子女入学,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加强对工农子女学习的辅导,工农子女从1949年占在校人数的65.4%提高到1959年的95.4%,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随着党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各级学校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回忆、对比、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按照《共同纲领》和宪法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和校内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在教学方面,1952年开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广“《红领巾》教学法”,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普希金教学讲演录》等,实行“五环教学法”(每课时要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五级记分”制(用1、2、3、4、5表示5个分数等级)。但由于对5个环节扣得过死,产生了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倾向。
各地强调“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纠正师生参加宣传和劳动等社会活动过多的现象。1954年又经过小学整顿,各校建立学科教研组,推广新教法,领导深入教学,不断举行教学观摩,经常组织教学视导、集体备课、检查质量等各种活动,偃师县还组织教师到北京、郑州、开封、洛阳等地参观学习,举办业务刊物《教育通讯》总结交流经验,反映沟通情况。此阶段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教育改革高潮。
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省广大教师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使用毛主席的十大教授法,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教学原则,重视使用教具,如实物、图片、挂图、标本等,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五 以学以致用为根本准则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倡在中学各科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的学习和使用。
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这里提到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方面的整体化的方法,它也可以理解为形成和使用教育方法方面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
我国的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在教学方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的做法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1952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中学教师应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结合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自然科学的教学应力求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采用实验、实习、参观等实物教学法,使学生理解一般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与最简单最基本的生产工具的使用方法。”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指出:“教师要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来讲课,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搜集、采用国家建设的实际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制作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能做实验和参观,以巩固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毛病。”由此可见,在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时,教师要注重充实现实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教学材料,制作可直接使用的教具,多开展实验和参观活动,多做练习。
1956年5月,教育部颁布《关于1956年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工作计划》。《计划》指出,要“改进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制图和地理等六科的教学,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实际”。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学校较为注重提倡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1952年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中学教学方法,应当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分析、批判、独立思考的能力,务使学生对所学的各科知识能深切领会、具体运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验证和发展。”
六 教学手段的更新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中学对于图书、仪器、体育、卫生等设备,应尽先充实。各项设备标准另定之。”
1952年7月16日,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程》指出:“师范学校对于图书、仪器、体育、卫生、音乐、美术等教学设备,尤其应先充实。”
1952年8月9日,教育部颁布《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办法》规定:“中等技术学校应重视实验与实习设备。”
1953年,教育部有重点地充实了部分中等及以上学校的教学设备。
1956年,教育部对中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指出:“师范学校除了普通教室外,还应设立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
七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中学以课堂教学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掌握教材内容,运用正确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1955年2月,张凌光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一文。他指出,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矛盾有五个:提高教学质量和加重学生负担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好与身体好的矛盾),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中学生要求的矛盾,各科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灌输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动钻研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矛盾,全面和重点的矛盾(全面发展还是重点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教学方面的问题。张凌光提出,人们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重视差异,才能适应个性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有必要明确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的复杂性,提出一些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的好的方式方法。
第二节 1956~1965年的中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 教学工作的相关政策分析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条例》对中学教学工作做了重要的规定。
《条例》对全日制中学教学工作应当遵照的基本做法做了规定。《条例》指出:“全日制中学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全日制中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保持必要的稳定,以便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的质量。”
《条例》强调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做法。《条例》指出:“全日制中学必须以教学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升学打好必要的文化基础。”
《条例》对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条例》指出:“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应该注意适合少年和青年的特点,研究和改进教育方法,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条例》强调双基教学的重要性。《条例》指出:“全日制中学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条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做了阐述。《条例》指出:“教学应该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也要适当地通过实验、实习、生产劳动、参观等活动,使学生得到一定的直接知识。教师讲课,必须把课文内容讲解清楚。一般不要把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要把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过低,不适当地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要求,也不要把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得过高,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条例》指出:“对学生的学习应该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在加强班级教学的同时,要认真加强个别辅导,要因材施教。在加强班级教学的同时,要认真加强个别辅导,要注意发挥有特长的学生的才能,要耐心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
二 以生产劳动带动教学的理念的形成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对中学教学工作做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加强生产劳动和走群众路线的做法。就加强生产劳动而言,《指示》指出:“在一些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
《指示》指出:“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可以自己办,也可以协助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生可以在学校自己办的工厂和农场中劳动,也可以到校外的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去参加劳动。学校也要协助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开办学校。”
由此可见,学校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学校不单纯是一个教育教学组织和单位,同时学校还具有经济职能,最好每一个学校都办起工厂和农场。
1958年,河南各地为纠正教学中的“三脱离”(脱离政治、生产、实际),实行“三结合”。但由于执行中学生过多地参加政治活动和生产劳动,如大办钢铁、挖河修渠等,使正常的教学受到很大影响。
三 教学管理制度的变迁
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过多,使学生学习时间减少,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当时不少中学生缺乏充分的睡眠时间和必要的休息,缺乏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和必要的文化娱乐时间。学校里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临时安排的突击任务过多,学生中活动积极分子兼职过多,各种会议过多,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当地增多作业和考试测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于紧张,身体过于疲劳,甚至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国务院和教育部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195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规定》指出,每年教学时间(包括复习、考试的时间),“普通中学为三十七到四十周”。《规定》对中学的劳动时间做了限定。《规定》指出:“中学生每周的劳动时间,高中一般规定为八小时,最多不超过十小时;初中学生一般规定为六小时,最多不超过八小时;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时间每年不超过半个月。”
1960年5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指示》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和劳动时间在内),“中等学校不超过八小时”。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中等学校学生必须保障八小时至九小时”。中等学校学生除学习、劳动和睡眠外,“每天应有七至八小时用于社会活动、吃饭、娱乐和处理自己的事情”。《指示》指出:“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地应该依靠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是仅仅依靠增加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实际上不仅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为此,“学校党组织和学校行政领导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工作,有领导地帮助教师做好革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作业的分量应留得适当,测验考试应当减少”。
为了进一步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从整体上确立学校的正常的工作制度,根据邓小平同志于1961年提出的“要搞个章程”的指示,教育部于1961年着手组织力量草拟大、中、小学工作条例。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
四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当时不少人认为,我国中小学同许多国家相比,教学内容陈腐落后,循环过多,落后于青少年学生的智力发展,于是他们提出要增加教学内容。1959年11月,教育部召开中小学数学教学座谈会,提出初中算术改到小学,在小学学完算术,初中学完平面几何、代数二次方程,高中增加导数、行列式、近似计算等知识,增设分析几何。此外,物理、化学等学科也增加了某些基础知识,并在教学中补充联系生产实际的知识,增加反映科学新成果的内容。有人还提出,要把全日制中学的教学程度提高到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水平,把大部分课程逐级下放,合并次要科目,提高主要学科的知识水平。这样的改革,固然提高了程度但要求过高,且教师教不了,一般学生也学不了,负担过重。
五 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革的展开,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提了出来。这一时期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实行精讲多练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精讲要求重点讲清关键,即教材中的特点、重点、难点。多练是要和精讲结合,学生要有明确目的地练。
20世纪60年代,贯彻执行《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通知》和《小学教育工作暂行条例》,在各科教学中,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进行思想教育,强调教育与教养的统一开始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贯彻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以课本为主,师生以老师为主的“三主”原则。并且强调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规定教师要有5/6的时间用于教学。这些规定和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 教学手段的更新
196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学应当有够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
196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条例》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充实图书、仪器、标本、挂图等设备,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对现有的图书、仪器、体育、卫生等设备应该充分利用和妥善保管。”
在“大跃进”时期,针对当时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的特点,出现了群众性的革新教学设备的运动。人们积极开展中小学电化教育活动。
七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但存在忽视专家的作用的倾向。《指示》指出:“办教育需要依靠专门的队伍,没有强大的专门队伍是不行的。但是教育工作的专门队伍必须与群众结合,办教育更必须依靠群众。把教育工作神秘化,以为‘只有专家才能办教育’、‘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党委不懂教育’、‘群众不懂教育’、‘学生不能批评教师’,那是错误的。”
《指示》指出:“在学校内部,在政治工作、管理工作、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等方面,也应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大鸣大放和大字报,应当成为一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提高师生政治觉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团结的普遍和经常采用的方法。在制订学校教育计划、制订教学大纲的时候,应当采取在党委领导之下,师生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鉴定、评定学生助学金的时候,也应该在党委领导下,采取师生结合的方法。教授课程必须贯彻执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应当在党委领导之下,尽可能采取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人(干部、模范工作者、劳动英雄、‘土专家’)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的方法。学校领导人员要尽可能在生活和劳动中同学生打成一片。党和团的工作者、政治课教师,应当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学校的财政、建设计划等,应该向全体师生员工公开,使师生员工能参加管理工作。应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当接近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施行教育,要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在以上提到的走群众路线的方法中,学生在提出意见、参与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进行学生鉴定、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方面都享有较大的权利。
1960年,中央宣传部对中小学教育事业提出了克服“少慢差费”的现象,适当缩短学习年限,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为此,各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实验。
1960年4月,时任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发言。他指出,1958年以来的教学改革的一般做法和设想可以概括为:①将大、中学的部分课程,适当逐级下放;②适当合并学科,精简内容,减少循环;③改革教材,提高水平,去掉陈旧和烦琐的东西,增加或加深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知识;④改进教学方法。
1959年后,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教学中搞突击竞赛。学校各个班级订立德智体方面的指标,争取全班消灭不及格,增加获得4分和5分的比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推波助澜,频繁地用统考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次、定优劣。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表明,订立分数指标的学习竞赛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实际成绩,反倒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受到损害。有些教师在进行学习竞赛时提出“大战三个月,消灭三分”的口号。结果三分没有消灭,反而消灭了五分。因为优等生天天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他们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当时,在教育理论上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有人提出了一种正确的观点,即学习应该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习主要靠个人的独立钻研。人为地搞学习上的竞赛,容易造成死记硬背,只展示虚假的成绩。毫无疑问,明确提出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当时也有人反对这种正确的观点,甚至说什么循序渐进就是慢慢来,是资产阶级的规律。
值得一提的是,否定学习上的突击竞赛,并不否定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数学竞赛、物理竞赛、作文竞赛、朗读竞赛等学习竞赛。这些竞赛主要是学习成果的比较,有助于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苗子。适当的和合理的学习竞赛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的上进心。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 1978~1991年的中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教学工作的相关政策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指导,开始纠正过去“左”的做法,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教训,使教学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秩序开始稳定。教学秩序的稳定,一方面使人们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利于人们矫正以往教学实践中发生的一系列偏差。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教育战线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人们“认真从中小学抓起,切实打好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为了加速造就人才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它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980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把认真进行教学改革作为办好重点中学的一项主要工作。重点中学要改革课程设置,增设职业技术教育课,设立选修课。重点中学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培养能力。重点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学改革的规划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教育事业还较为落后,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决定》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还很不够,发扬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很不够,生动活泼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决定》颁布后,人们积极进行较为全面综合的教学改革。
这一时期,河南省小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尤为活跃。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引下,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从单项改革向着整体改革发展,从单一化改革向多层次、多样化改革发展。一批成熟的或比较成熟的教改经验已经或正在得到推广。如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和作文教学的“分项计划训练”的实验;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坚持德育为首,进行小学德育的社会化、网络化、系统化的实验;开封市县街小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工作,该校音乐教师张兆瑞进行的音乐教学改革;新乡市育才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五个一”活动;开封二师附小的整体改革、和谐发展实验;许昌实验小学的作文教学改革……这一朵朵教改奇葩,使河南小学教改园地繁花似锦,异彩纷呈。有些改革成果,不仅在省内,甚至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一大批教改积极分子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二)教学理念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人为本和以智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多是从视教育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这一工具论的视角,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更多的是考虑社会政治的、经济的需求和教育的政治功能,很少从人的发展这一教育具有的本体属性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对人的价值、尊严和人自身的价值探讨较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开始反思“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学说。我国教育学术界开展了有关人的价值、教育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大讨论。在教学中,人们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师生关系上,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
1982年开始,根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指示精神,实行就近入学原则,由区文教局给各校划分招生范围,凡年满7周岁(最低6岁半)的儿童均可就近报名入学,纠正了1982年以前曾要求对新生进行口试、辨色、数数、体检,合格者方准入学的要求。除痴、呆、傻、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一律免试,就近入学。小学的课程设置有语文、算术、珠算、体育、音乐、美术、政治,高年级增设自然、地理、历史。
第二,以发展智能为核心的理念。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教学实际工作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存在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的倾向,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抱着走、嚼着喂、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往往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将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教育工作在调整和整顿中逐步发展。这一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工作与四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当时,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介绍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教育学说,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关系论等。这些教育学说的介绍,给人们带来了新异的思想观点,大大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吸取了他们注重智能开发的先进思想,并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教育界,人们开展了一场关于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关系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即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差别,但并不相互排斥。人们形成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主旨的教育改革任务方面的提法。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中等学校致力于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运行机制,注重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师生揭批“四人帮”在教育战线上的滔天罪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教育事业处于恢复、整顿和调整的阶段。在教学工作方面,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主要的做法包括5条:①党和政府部门全面恢复学校中党和行政的正常领导,确立了对教学工作的有效领导机制;②1978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确立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工作;③1978年,教育部发文恢复重点中学体制;④1978年,中等学校开始使用新编全国通用教材;⑤教育部门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教师培训。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停止执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并确定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学校工作中,确定教学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中,学校有必要迅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
1979年1月20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小学教育工作重点转移的几个问题》。1979年2月12日,《文汇报》刊登了《把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上来》的文章。其他报纸杂志也发表了不少类似的文章。通过讨论,人们对将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实现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的目标。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一些“文化大革命”以前有丰富办学经验的学校,努力恢复优良的传统,并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1979年,当一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叹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时候,姚文俊和他的同事们就在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开始了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和尝试。1979年,他主持编写的《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被教育部和团中央称为“全国第一家”。20世纪80年代初,当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越刮越盛的时候,他主持制定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13项规定》,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其后,他总结推行的“分年级、按学期、有层次、有坡度”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曾在全国教育系统推广。他根据新的形势系统地回顾总结了本校多年来德育工作的实践,推出了“教师为主,全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协调一致”的新做法,使小学德育教育更加系列化、整体化、科学化,再次受到了同行们的瞩目。姚文俊创造性的德育工作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他所在的学校先后被国家教委、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和省“文明学校”、“先进教育单位”等光荣称号。1989年,该校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德育整体改革实验的试点学校。1989年9月19日,由《半月谈》杂志发起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在北京揭晓。在全国各界的10名获奖者中,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姚文俊是普教战线唯一的当选者。
在认识有所提高后,注重改革的实践在多个层面展开。人们关注建立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人们注重改革教学目标,努力把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年龄特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人们根据知识的更新、知识的程序化、知识的合理量和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潜在性等原则,采取调整、借用、自编、引进等办法,使教学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也注重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郑铁六中过去以生源差、教学质量低闻名,曾经长期为挤高考“独木桥”成绩不佳面临困扰。从1985年起他们遵循“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铁路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大抓初中基础教育的同时,使高中教育多层次化,1987年又把普通高中转为职业高中,陆续开设了理科、文科、体育、美术、管乐、电器、书法、摄影、英文打字等专业,同时使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并采用因材施教、分段把关、抓好讲评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办法,学校因而由死变活,社会效益大大提高。该校工艺美术班当初是由高中二年级的49名“双差生”凑成的,校领导的本意是让威信较高的模范教师李志伟把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管起来,以防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谁知两年过后,这个班参加1987年全国艺术高校招考时,竟一鸣惊人,49名考生有43名被录取。从那时起,这个工艺美术班越办越红火,使一批又一批基础较差的学生变成了优秀生,参加高考的录取率也随之逐年提高。1991年的171名毕业生有103名被美术院校录取,在郑州全市占艺术类(含音乐)高校录取总数的55.5%,1992年他们又上新台阶,230名毕业生有162名被美术院校录取。
(四)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1976年后,全省逐步恢复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个别校、班使用实验教材。1981年,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高年级又恢复自然、地理、历史课,并增设劳动课。自1983年开始,高中部分学科实行两种教学要求。1983年,教育部决定对高中的教学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对现行的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学科的教学,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基本的和较高的两种教学要求;第二步,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现行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提出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方案,并予以落实。
198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一种是基本要求的教学纲要,一种是较高要求的教学纲要。
就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而言,删除了函数的极限、导数和微分及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应用等内容,将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概率等内容改为选学内容,同时适当控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习题的难度也有所降低。高中数学的较高要求体现在现有的教科书的要求方面。
就高中物理的基本要求而言,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五点:一是降低了概念的抽象严谨程度,如即时速度的概念不用极限来讲;二是降低了公式、规律的推导论证水平,如向心力公式、万有引力定律等,直接给出公式,不做推导;三是降低计算要求,如力学部分不要求用矢量式进行计算;四是一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有初步了解,不要求做书面作业,也不考查,诸如运动的图像、光的衍射;五是增加使用基本仪器的实验方面的练习,简化一些复杂的实验。
就高中化学的基本要求而言,主要的调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学的理论知识水平适当降低,二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稍做精简,三是学生实验内容删去了一些操作较难的实验和有定量要求的实验,四是化学计算要求适当降低。
教育部在印发教学纲要的时候规定:“学校采用哪种教学纲要,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基础和学校条件确定。一般说来,两年制高中,由于课时较少,可以按照基本要求的教学纲要进行教学;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校的条件较好,可以按照较高要求的教学纲要进行教学。”
就教材改革而言,逐步形成了一个大纲、多种教材的格局。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编写出了各种实验教材,包括四年制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学科的实验教材,以及“六三制”“五四制”中小学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人口教育、生产技术教育等多种教材。其他地方也编写了多种教材。这些教材大部分都是与学科教学方法改革或学科教学目标改革的实验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引导下进行的。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工作走上正轨。但是我国中学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上出现了偏差,一些地方和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教学中,采取机械的、呆板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种状况亟须改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广大中等学校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其主要做法有四个。第一,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为纲,探索和完善常规教学方法,诸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第二,系统总结和归纳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学方法,诸如各种提问方法、板书设计法等。第三,针对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方法的经验概括,诸如提出备课法、课外辅导法、作业指导法等。第四,按照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诸如提出理科实验教学方法、数学习题授课方法、概念教学方法、古诗教学法等。
鹤壁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小学开展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在中学开展了“目标教学与异步教学的相互渗透法”等项改革,初步取得良好效果。进行学法改革,在部分年级开设学法指导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许昌市实验小学教师白中兴深知,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工具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突破难点,就能带动全面。基于这样的认识,白老师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及认识规律出发,进行了“激发兴趣—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作文三步教学法实验。1984年,白中兴老师从“完善作文教学任务的认识、设计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确定连续性的实验项目、改进一次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开展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5个方面入手,主持进行了全校作文整体改革。从1985年开始,白老师又进行了“小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实践和探索,并总结出了“情节扩充法、续写补写法、故事延伸法、诗歌改写法、描绘词义法、词语连缀法、画面写意法、观察联想法、音响诱导法、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13种对小学生进行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
桐柏县地处偏僻,是一个重方言区。当时还是一名民办教师的汪贵海同志,为了练就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虚心向几位老教师请教,坚持听新闻广播;利用出差到外地学习的机会,坚持说普通话,逛大街、转商店,坚持用普通话与售货员对话。为了发准一个音,他在办公桌前挂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练口型,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从住室里也常常传出他练习普通话的声音,终于练就了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1982年,汪贵海担任北杨庄小学校长后,摒弃世俗观念,在偏僻的山村学校率先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要求全校教师学会普通话,用普通话教学。在他的带动、鼓励、帮助下,北杨庄小学的全体教师都能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推普环境。1985年,处在山沟里的北杨庄小学被南阳地区树为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
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大面积推广普通话,汪贵海“独出心裁”,于1983年和1984年暑假在城郊乡举办了两期中小学语文教师汉语拼音培训班。当时,这在全省尚属首例,作为教学动态,当年的第一期《河南教育》刊登了这则消息。
在语文教学中,汪贵海大胆地进行了打破“五步式”(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文教学的传统模式,采用“六课型”单元教学(即自学—答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新框架,摒弃“老师当主演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当观众听得昏昏欲睡”的那种单向信息传递的死板模式,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的多渠道、全方位、发散型、求异型、活泼型的课堂机制,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89年,汪贵海被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六)教学手段的更新
我国中等学校的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实验室的建设、电化教育设施的添置等方面。
就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而言,1978年12月25日,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试行草案)》。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器材配备目录》。两个目录均列出了中学配备理科各类教学仪器的品种和数量,其配备的数量是按照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一个班级为50人的需要计算的。
就实验室的建设而言,1983年1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重点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城市一般中学,至少应设置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两个,生物实验室一个;一般中学至少应设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农村中学可根据实际情况,两个以上学校共建实验中心或各校自建实验室,至少应暂时设立综合实验室。”
就电化教育设施的添置而言,1979年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和业务工作,电教事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到1985年底,全国已经有2253个县区建立了电教机构,占全国县区的95%左右,许多中小学先后建立了电教中心和电教室。我国中小学的电教教材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投影、幻灯发展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录音和录像。
20世纪80年代,幼儿教育逐渐走向正规,现代化教具已逐渐进入教学领域。投影器、电唱机、电视机、盒式磁带、活动性图片、磁铁、木偶表演,以及教养员自制多种复合性图片等,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更重视运用故事化、趣味化、游戏化、形象化的“四化”原则,并且强调运用、推广、普及普通话。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中等学校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辅助管理系统。1984年以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发展迅速,并在中等学校得到应用。1987年,作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了一批中华学习机教育软件,为教育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装机容量达到数十万台,已经有上千个面向中学的教学软件开发出来。
(七)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为了使中等教育更好地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教学的灵活性。1982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在高中阶段进行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程的试点。首批进行试点的中学包括北大、清华、北师大等五所高校的附属中学。1983年8月,教育部召开了专门会议,确定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最基本、最易学习和使用的BASIC语言。教育部还对选修课程提出了要求。中学的选修课内容可以有所侧重。职业选修课可以侧重程序操作,而作为提高性的选修课可以侧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教育部提倡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为学生接触计算机创造条件。此后,不少中学还开设了一些其他的选修课程,如文学史、古代汉语、文艺理论,关于海洋、激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电工技术等。
辉县市校舍建设与教育改革相结合。作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在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实践中,辉县市提出了自己的“两种教育渗透,两类人才齐飞”的改革指导思想,并形成了有特色的“四个一”办学模式,即小学一校多功能,初中三加一,普通高中一校两制,职业高中一专多能。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些办学模式有利于教育的转轨定向,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利于教育更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辉县市要求市、乡、村各级建校工作,都要根据自己办学模式的需要,考虑校舍的设计、基地的规划,力求实用教学,服务改革。
二 1992~2009年的中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工作的相关政策分析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2002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理念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中等学校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辉县市教育局确立了德育先行的方针。2003年,辉县市成为中央教科所确定的河南唯一一家德育实验区,33所学校参与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科研实验课题。按照“课题带动、分层推进”的原则,在实验校的示范辐射下,全市德育工作确立了小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生开展法制教育,高中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辉县特色的德育基本模式,力争打造出新辉县人的精神品质,在德育教育的带动下,涌现出一批素质教育典型。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变迁
中等学校的考试制度得到改进。自20世纪90年代始,国家教委对中小学的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已经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逐步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采取分区就近入学的办法。高中毕业考试和大学招生考试分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是合格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命题和组织实施。会考科目分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学完一门考一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合格,思想品德表现、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成绩都达到毕业标准后,学生即可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书。
中等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初步形成。对中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工作是政府促使中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教学行政管理的职能内容之一。中等学校内部监控是中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等学校教学监控体系包括中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行政机制的构建及体系的运行等环节。一个体系能否适时建立和有效运行,关系教学质量监控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要落到实处,离不开微观的教学活动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制定规范并检查督促教学活动管理机构的建设,是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内容。
郑州市上街区教育文体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进行小学评价制度改革,根据区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自1997年9月以来在考试制度改革实验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课题启动后历时五年,全区各小学全面推开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评价,逐步形成了全新的等级评定模式,即分散时间、分项考查、随堂进行、等级评价、四级调控、分层管理。五年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95%以上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通过制定实施《上街区小学教学质量四级监控方案》,上街区形成了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室四级质量监控网络。监控方案特别强调,要变考试过程为训练过程,把学生从被动应考的地位转向主动参与。提出考查方法要做到灵活多样,从根本上推进了等级评价的实施,光大了等级评价的积极成果。
几年的考试改革,一年比一年深入,每一年度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力求有新的突破,从1998年的《上街区小学考试制度改革方案》、1999年的《分项考查、等级评价》、2000年的《上街区教文体委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到2001年度《随堂监控、堂堂达标》,一次比一次规范,一次比一次科学。所有这些,都是力图从根本上为等级评价实施创设全方位、多层面的大环境和总策略。
通过几年来的考试制度改革,上街区小学呈现出“八大优势”和“八大转变”。八大优势是,学生的发展全面了,学生的主体意志鲜明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先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八大转变是,观念上把重结果变为重过程,内容上把重知识变为更重能力,评价上把教师一人说了算变为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形式上把学生的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时间上把集中一次变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效果上把学生由“要我考”变为“我要考”,教学上把“考什么”教什么变为未来人才“需要什么”教什么,管理上把“单一”的形式变为“四级”管理体系。
(四)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鹤壁市教育局在全市倡导教学改革,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升华和转变。该局立足鹤壁教学实际,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教学作为构建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体系的突破口、着力点,全力推进,抓实抓好“生命课堂”的构建。通过推进课堂教学的五项创新,即创新课堂理念、创新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促进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即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整合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调控课堂,进而实现课堂理念的五个转变,即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传授”向“体验”转变,从“课本”向“生活”转变,从“他律”向“自律”转变,从“适应教”向“适应学”转变,建立课堂运行的五项机制,即多向交流机制、诱思探究机制、自我发展机制、科学评价机制、反馈调控机制。坚持课堂评价的五项原则,即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多元评价相结合原则。
河南各地教师还因地制宜地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例如,济源市东沟小学坐落在一条河谷岸边,那里景色秀美,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石板,平时小学生们在上面写写画画,学校领导和教师突发奇想,干脆把一部分美术课搬到河边去上。每逢晴朗的天气,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彩色粉、颜料和雕刻工具,来到河边,在石板上写诗作画,内容和形式逐步丰富,形成科幻、安全、环保、人文等系列,一幅幅惟妙惟肖、生动有趣的诗画分布在1000多米长的河谷岩石上,形成特色鲜明的“石板文化艺术长廊”。这项颇受师生欢迎的活动,后来就整合为一门校本课程,定名为“石板文化艺术”。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有选择地将国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移植过来,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修改,在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先后形成。这些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注重自学和指导的教学方法。这类方法包括五种产生较大影响的方法。一是卢仲衡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方法。在教学程序方面,它包括一堂课最初五分钟的启发、其后的阅读、学生在作业本上做练习、学生当堂知道结果、学生进行小结等五个步骤。
二是魏书生提出的六步教学法。这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①定向。教师要明确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②自学。学生根据学习重点、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③讨论。对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环节去解决。④答题。这一阶段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的任务,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中的疑难问题。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及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⑤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⑥小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从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三是黎世法提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六课型为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在每一个课型中,学生的学习都经过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等环节,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出了系统要求。
四是钱梦龙提出的语文导读法。这种方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课程类型包括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教学的关键是练习,它包括教前独立练、教中重点练、教后反复练。
第二类是注重引导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方法。一是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人员提出的引导探究法。引导探究法的教学程序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
二是邱学华提出的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形成六段式课堂结构。六段式课堂结构包括:①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应用基本训练等。②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③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新课,如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演示实验等。④探究性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⑤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⑥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该方法包括的教学程序包括六个步骤:①诱导,即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②尝试,即探究知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③归纳,即将所学内容纳入知识体系;④变式,即开展变式练习;⑤回授,即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讲解;⑥调节,即单元教学效果的回授调节。
第三类方法是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这一类方法包括两种产生较大影响的方法。一是冯忠良提出的结构定向教学法。此方法强调确立教学目标必须系统化和明确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讲求师生主动、程序优化、方法多样,教学程序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设立二级教学程序、评定学习成就。二是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的方法。所谓大语文教育,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于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该方法的教学流程包括预习见疑、质询研讨、巩固深化。
为提高教师素质,河南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开展“三课一带”活动。一是面向青年教师,上好“达标课”。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末面对本班学生和10名评委上一次汇报课。评委根据其教学方法、效果、板书、组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情况及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等几方面当场打分,合格三次者,方为“达标”。二是面向全体教师,每学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对优胜者,颁发证书,装入业务档案,作为评定职称和晋级的依据。三是每学年开展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汇报课”。届时让各个教研组集思广益,推出代表,然后面向全体教师公开讲课。此外,他们还发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传、帮、带。创造“三课八步作文教学法”的语文教师傅幼琴、创造“激情导读法”的语文教师曹丽娅和青年数学教师王晓丽、常识课教师王荣芳等分别捧回了全国和全省教学大奖赛的一等奖。该校的体、音、美教学成果也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竞赛中获奖。
延津一中转变教育理念,实行课堂教学改革。2001年学校提出“苦战三年,二次创业,实现‘三个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再创学校辉煌”的目标。学校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之路,提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本”的教育理念,向社会庄重承诺: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学校北上(河北)衡水(一中),南下(江苏)洋思(初中)取经,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热潮,制定《课堂教学改革教案基本模式》《课堂教学评价表》,启动“名师工程”。结合本校经验,规范各项管理、评价、奖励体系,取消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市县领导和教育教研部门均给予好评。
(六)教学手段的更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学校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它主要表现在制订和实施“教学手段更新战略”和计划、实施电化教育、使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等方面。
就制定和实施教学手段更新战略和计划而言,1993年2月13日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要重视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的仪器设备、教科书和图书资料的短缺,增加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资金。”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中等教育方面,主要的措施包括到2000年使1000所以上中等学校入网,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
就实施电化教育而言,1991年4月24日,国家教委颁布《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计划》。《计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是大力发展学校电化教育,提高电化教育水平,切实推进教学改革。电化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对电化教育设备配置进行分类指导,抓好教师电化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电化教育硬件和软件经费投入形成合理的比例,在中学建立不同类型的电化教育实验学校。1997年7月14日,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电化教育规程》,为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郑州市金水区电化教育起步于1978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水区不断加大对电化教学的投入,尤其是实行电教教材代办费统一管理后,每学期投入35万元用于购置电教教材,服务于教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7年,开封市电教馆制作的专题片《不可缺少的一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收购并两次播出;教改经验片《运用音乐手段开发儿童智力》,由中央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采茶灯》和《衣、食、住来之不易》两部教学录像片,获得河南省首届电教教材评比一等奖。1991年,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在开封市召开了“全省电化教育工作现场会”,介绍并推广了开封市的电化教育工作经验。
199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普九”的焦作市,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在全市强力推行、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电化教育的普及。1996年,开封市电教馆指导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完成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音乐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级成果奖。1998年9月1日,郑州市金水区属小学建成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班班都配置了29寸的彩色电视机。2000年10月,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到2002年,电教实验学校实现一室一机(一个教室一部投影仪),普通学校实现一级一部(一个年级一部书写教学仪)。
1999年,开封市教委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明确了市电教馆在学校电教设备购置、使用、管理以及计算机上网、教育信息提供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成立了“开封市电教教材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全市电教教材发行网络,出台了管理办法;深入县区学校,对电教音像教材和制品进行审核,颁发了统一制作的“电教教材认定”标签。2000年开封市电教馆制定了《开封市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条件》,认定了一批农村电教师范学校。开封市教育电视台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录制了专题片《从天上到人间——〈清明上河图〉赏析》,并4次在该台播出;独立制作的专题片《北宋官瓷》荣获全省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片一等奖,并参加全国展评,获优秀奖。
就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而言,至1995年,我国的教育软件市场已经开始形成。1996年9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中小学计算机软件规划(1990~2000年)》。《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利用的目标和战略。1997年10月,郑州市金水区教育文化体育委员会在优胜路小学、黄河路第二小学、文化路第二小学、农科路小学等7所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建立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配备30台电脑。2000年,金水区在全区学校广泛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活动。2000年4月,举办首次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奖赛。从1996年到2000年,金水区累计共投资1200多万元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推动区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2000年12月20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2001年开始,河南省已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郑州市金水区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建设计算机教室、多功能电教室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始筹划“校校通”工程。2001年4月,为承办郑州市信息化现场会,金水区在纬五路第一小学、纬三路小学、黄河路第二小学、文化路第二小学进行建设数字校园网的尝试。同年6月,教育部确定金水区为全国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金水区人民政府投资500万元开始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金水教育信息网,其中200万元用于金水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软硬件建设,300万元用于校园网建设和租用光纤电路。同年12月,金水教育信息网正式开通。与北师大校校通公司和香港博文公司分别建立包括信息发布系统、资源库系统、视频点播系统、OA办公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的金水区信息网软件平台和校园网教学平台,为师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的互动空间。2002年,金水区校园网络建设全面推开。2002年7月底,市区学校和4个乡镇中心校的校园网络全部建成,并和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高速相连。2002年10月,金水区又被确定为教育部重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世纪曙光工程”8个国家级实验区之一。到2002年底,全区建有微机室67个,多媒体教室61个,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优质教学资源库100多个,教学影片200多部。河南省从2004年开始按照国家的规划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5年,河南省建立了河南教育科研计算机高速主干网,建成18个省辖市网络中心。特别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河南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后,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从全省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总体情况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中单一教学模式的现状,改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和教学质量;初步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把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的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起来,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共同分享了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
就中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而言,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调整后的配备目录在品种、规格、数量等方面做了增减,对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验教学在现代化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普及和提高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济源市王屋乡第三初中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名为“野生动物标本”。学校并不要求学生制作出多么正规的成品从事专门研究,而是为了增加学生对生命奥秘的探求感悟,对自然之美的认识体验,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精神。他们制出了鱼类系列、蛇类系列、植物的根叶花系列标本。在采制过程中,学生们还写出了大量的观察、操作日记和研究报告。乡第七小学开设一门别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巧手妙饰”,让学生收集奇石、根枝、废料等物品,通过创意设计和动手操作,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学校专设陈列室,经常举办展评活动,作品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
(七)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小班教育的开展、教室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小组教学的开展三个方面。就班级规模的小型化而言,一些地区和中等学校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重点是减少班级人数,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河南省的小班化教育最早在郑州市二七区试水。2000年秋季,经郑州市教育局批准,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小学和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最先开展此项实验。2004年5月,郑州市教育局批准在郑州市第49中学实施初中的小班化教育实验,郑州市第49中学成为河南省最早开展此项实验的公立初中。
通过几年的实践,小班化教育实验由省会郑州迅速扩大到河南其他省辖市,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安阳、驻马店、三门峡、济源等省辖市和南阳油田、中原油田等地相继开展了此项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验研究表明,不但小班化实验班中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明显加强,品德行为方面的问题日益减少,而且教师的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多才多能的教师不断涌现,同时,学校的社会声誉也不断提升。
2005年4月,在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小班化教育现场会在郑州市二七区召开,全省5个省辖市的12所学校参会,其间成立了河南省小班化教育研究会理事会。2006年5月,河南省小班化教育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在济源市召开,全省11个省辖市以及南阳油田、中原油田等共52所中小学的领导和代表参会,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07年9月,河南省小班化教育研究会在郑州市召开第三次年会,全省共16个省辖市及南阳油田、中原油田等116个单位的领导和教师参会,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全省遍地开花,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小班化教学实验班的班额,小学24~36人,中学30~40人,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根据家长的意愿,不搞任何形式的测试,随机编班,不做挑选,面向全体。小班化教学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改变了过去所谓的“抓两头、带中间”实质上只抓尖子生,其他学生陪读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受教育、受关注的机会。在小班化教学中,学校采取分层施教,逐步达标的办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小班化教学实验促进了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首先,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面对每一个孩子的机会更多,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各方面的发展差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必须在差异性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发展的条件,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其次,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班级人数的减少,使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关爱成为可能。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只抓尖子生而放弃大多数学生的不平等做法,在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方面比大班教师做得更好。最后,教学过程本身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由于小班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密度和融洽度明显高于大班,如何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情感与认知、知识能力与潜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综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成为小班教师教学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教室空间安排的形式的多样化而言,教师经常性地变动学生的座位位置,对全班学生座位进行轮换,同时适当考虑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等进行不同的座位搭配,教师考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交往的全面性,进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辖区人口连年迅猛增长。为满足广大居民和流动人口对教育的要求,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1995年,郑州市金水区在文化路一小、文化路二小、纬五路一小、黄河路三小实行“二部制”教学。
就个别化形式的采用而言,教师在吸收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实现个别化教学。中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的外显的方式。目前中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形成了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格局。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四种。第一种是分组教学形式。部分高中阶段的学校采取校外分组的形式。一些初中和高中采取校内分组的形式,即分成实验班(重点班或尖子班)和普通班。一些中学采取学科教学内部的分组教学或分层递进教学方式。第二种是小队教学形式,其操作方式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小队,分工负责教学事宜。第三种是个别化教学形式,即教师重点关照个别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第四种形式是合作学习方式,即使用学生的同伴互学互教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组织的协同合作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水平,改善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金水区当年成为全国38个、省内唯一一个课改实验区。按照课改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各校课余纷纷开设了科学小组、收藏小组、管弦乐小组等。课改直接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学生跟城市学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2002年10月,中央教育电视台在《关注》栏目播放专题节目《山区美育开新花》,介绍的是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的艺术教育经验。位于该镇东北山村的第三小学,研究群众喜爱的小品、豫剧、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改造加工,结合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把崇尚科学、树立新风、科技兴农、建设小康社会、道德规范进万家等内容,融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向村民宣传,所到之处,村民踊跃观看,场面异常热烈。该镇二中的艺术教育最初从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开始,后来借鉴当地民间艺术特色,建立了管弦乐队,学生们操起了二胡、板胡、笛子和唢呐,演奏水平在坚持不懈中逐渐提高,每逢村、镇重大活动,常常被邀请演出。此事感动了政府,市里拨专款扶持,学校根据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购置了一批小提琴、萨克斯、长号等西洋乐器,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点并校的大背景下,以前在不少学校采取的复式教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灵宝市川口乡红土地中心校,复式教学仍然是最普遍的教学模式。该乡红土地小学是周围3个行政村的唯一一所学校,学生上学要走七八里的山路,如果撤掉,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将失学。该校6个年级共有25名学生,只有两名教师。全市17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复式教学。2005年2月4日,《教育时报》刊发了《复式教学:顽强撑起一片绿阴》的报道。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复式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很多农村山区学校,对降低辍学率、巩固“普九”成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中等学校的教学评价取得进展。教学评价的内容逐步趋于多元化。人们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测评,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的测评,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评。教学评价的方法逐步多样化。除考试或测验外,人们还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维度逐步多样化。人们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即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
2004年,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小学以小班化教育实验为背景,在河南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城市小学全息化评价模式研究”,对“全息化学生评价”从理论上积极探索,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改革实验,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全息化学生评价初见成效:更新了教师的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在全息化学生评价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评价理念,提高了教师科学评价的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评价具有引领、助推、促进作用,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艺术欣赏水平、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评价反思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及学校的工作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全息化学生评价模式丰富和完善了学生评价的理论体系。学校的改革实验使得理性的思考不再飞翔在高空俯视,而将理论浸润到实践中,使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滋养而生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能力明显提高。班级规模的大小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内人数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解就深刻。对教师的调查显示,课余时间学生经常找教师谈心,师生交流机会多,相互帮助,师生之间平等相处,使彼此之间建立起朋友关系,师生之间友好相处,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交往能力的提高。小组围坐形式以及组织间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三 近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近十年来,教育的内涵化、生态化发展方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教育教学的政策重点开始转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城乡居民在满足了有学上以后,进而追求优质教育,也要求在政策上加强对师资培养质量提升的引导。
河南省2009年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各省辖市也都制定了配套计划,要求把“特岗计划”打造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工程,打造成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的导向工程,打造成培养造就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人才工程,打造成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濮阳市还制定实施了《濮阳市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国培”、“省培”以及“市培”和专项的梯级教师培训计划,培训教师2.9万人次,培养出河南省“中原名师”2人,省级名师18人,省级骨干教师219人,其中,“中原名师”人数占全省总数的1/10。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教师资格、校长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1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引导发展计划。
为发展乡村教育,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建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2014年,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濮阳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现场会。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发,开始了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2016年8月,《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要求河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至2021年,高考将不分文理科,高考模式将会采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就要求全省高中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教育管理方法以及考核评价体制。
2015年10月,《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应为:着力为乡村教学点免费培养一批适应时代要求和农村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农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