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成本管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强化财务思维,提升HR的业务参与能力


作为企业的HR,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的业务部门沟通交流,这主要表现为HR参与业务部门的会议、参与企业产品的流程设计、与业务部门共同会见企业的大客户等。那么,HR为了能在这样一些工作场景中更高效地工作,就不得不强化自己的财务知识储备,因为企业的业务最终都是以财务数据或指标的形式呈现,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财务知识,HR才能更好地参与企业的业务事项。


2.3.1 理解与业务相关的五大会计术语

HR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时,需要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HR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部门的需求结合起来,让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业务部门的一部分,然后用业务部门的语言,去解决职工和部门面临的困难。为了实现这个目的,HR就需要了解一些与业务相关的会计术语。

1.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又称营业收入、经营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动取得的货币收入或应收账款收入。按照业务收入的比重、主次及经常性情况,销售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收入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销售收入按权责发生制确认,但是由于行业经营内容的不同,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例如,一般的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商品的销售收入,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收入则是转让、销售或出租房产的收入。

2.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活动,就必须消耗一定的资源,而消耗的这些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就被称为成本。

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生产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价值,例如原材料、燃料等的费用以及机械的折旧费用;二是生产者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例如工资。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而应计入发生的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作为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以分为三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净利润

在会计学上,利润可以分为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些利润,我们还可以结合利润表来一步步认识净利润。

(1)毛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毛利润又称毛利,存在一个与之相关的比率——毛利率,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100%=(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毛利率反映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后的增加值部分,表示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还有多少毛利润可以支付各项期间费用并形成盈利。

(2)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3)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


(4)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通过这样一些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净利润主要受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两个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的企业所承担的所得税率由法律明确规定,所以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提高利润总额是关键。


2.3.2 理解业务部门看重的三大财务指标

HR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服务,例如岗位招聘、员工考核、岗位薪酬设计等,这些工作不仅是HR所看重的,更是业务部门所看重的,所以在解决这些问题时,HR不能仅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而应在做决策之前引入业务部门非常看重的一些财务指标,然后从指标出发,根据指标做出更可靠的决策。

1.股东回报率

股东回报率(ROE)又称股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用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和财务控制,计算公式如下。


股东回报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该公式继续变形,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股东回报率=×100%=××

       ×100%


通过上述变形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股东回报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或盈利效率在提升,企业表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

2.净利润率

在实践中,只有净利润是不够的,也就是仅凭净利润的绝对值不能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我们就要使用净利润率指标。

净利润率是对企业盈利能力更精准的反映,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率表明:在与历史数据的比较中,如果企业净利润的增长慢于主营业务收入,则净利润率就会下降,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如果企业净利润的增长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则净利润率就会上升,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增强。

在了解净利润率的基础上,HR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对其制订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措施很有帮助。

3.人均产能

人均产能是由一系列指标共同构成的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反映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均产能系列指标中,常用的人力资源效率有六个。

(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一般用劳动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当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意味着个人或企业的劳动效率更高,企业的发展更有可能性。

(2)人均销售收入,指总销售收入与职工人数的比值,反映企业创造销售收入的人效,计算公式如下。


人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人均销售收入是HR考核企业效率的重要指标,经常被用于同行业间的比较。人均销售收入越高的企业,其销售效率就越高。

(3)人均净利润,指净利润总额与职工人数之间的比值,反映企业平均每一名职工创造的利润额,计算公示如下。


人均净利润=净利润总额÷平均职工人数×100%


人均净利润越高,说明每一位职工为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贡献越大。因此,人均净利润也称为人均贡献,是考核企业利润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有效指标。

(4)万元工资销售收入,指平均每万元工资能产生的销售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万元工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额÷工资总额÷10 000×100%


(5)万元工资净利润,指平均每万元工资能产生的净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万元工资净利润=净利润总额÷工资总额÷10 000×100%


(6)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指平均每万元人工成本能产生的净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净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 000×100%


所以,HR依据这些与企业业务相关的、业务部门看重的指标,更能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更便于制订相应的人工成本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