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寻常语文路:一个普通教师的思与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语文需要“不求甚解”

语文是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文字的浓缩,是道德与情感的寄托……我想,正是因为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有了语文学术界异彩纷呈的争鸣,于漪老师的情感语文,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李吉林老师的情境式语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说到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他有如下幽默而精辟的见解:

“假如三年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意语文?我会这样回答:诗意语文是一种精神的语文,一种感性的语文,一种儿童的语文,一种灵魂的语文,一种生活的语文。

假如两年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意语文?我会这样回答:诗意语文不是一种另类的语文,而是力图使语文更形象一些,更抒情一些,更模糊一些,更精致一些,更灵魂一些,当然还可以加更多的一些……

假如一年以前,有人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会这样回答: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就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

假如现在有人再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跟他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我前面说的可能都是废话;第二句话,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

不管哪一种回答,王崧舟老师都将语文定位在精神层面,或者说更偏向于人文方面,“诗意”必定如此。“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王老师言下之意即说诗意语文是无法用言语说清的,是无法用各种技巧、公式之类的来将此剖析殆尽的,如诗歌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其中韵味皆被破坏。诗意语文如此,因为它本质是语文,语文本身就该是一种形象的、意象的活动,只不过它以抽象的文字表现出来而已。

个人认为,语文的学习该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旅行。徜徉在书籍中,泛游在字里行间,在文字的草坪上休憩,在语言的花园里品赏,在作者的情感中神往,在文本的思想中激荡,在灵魂与文本的对话中将种种精神体验转化为个人外显的表现,内化为隐性的生命体征。但是,“本国的学生学习本国语文,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花了二千多个学时,到头来却是大多数人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人。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少慢差费。”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撰文如此批评语文教学。这样的语文现状不能不说与我们目前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有着太多的给予,太多的接受,而太少有具象,太少有主动的体验,太少有精神上的熏染,一切如现代社会的步伐一样快速,我不懂经济,也不懂政治,不敢遑论快速发展的好坏,但我敢说学习没有捷径,尤其语文的学习更没有速成。用王崧舟老师的话来讲,即“语文教学的言与意不能直来直去,不能由言到意,不能由意到言。……应该‘执起两端而用其中’。”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与学中需要有言有意更有象,有象才能使言与意生动起来,使所学具有立体感,才能保持长久的印象,触景即立象进而现意。

如以下两个教学案例:

★ 案例一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

师:你吃过吗?运动脑子再想一想!

生:就是吃过很多苦头。

师:没错。这位同学就知道是吃苦头。

师:谁能讲得更准确些?

生:(将词语手册上的解释读了出来)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词语手册。

师: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啊。

师: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艰辛和磨难的意思。

师:对!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

★ 案例二

第一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

第二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

第三步,你还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当学生纷纷假想车夫的艰难遭遇后,老师又追问,假如你就在现场……

案例二中教师没有让学生解释什么是“饱经风霜”,而是引导学生想象“饱经风霜”的具象,并且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又从情感上启发了学生,尽管没有说出该词的意思,但相信只要遇到相似情境,学生自然而然会联系到“饱经风霜”一词,即真正掌握了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我想语文不在于能将某字某词某句的意思完全表述到位,有时候往往会其意知其情察其境比能用语言道出意思来得更重要更有用,就如许多成语或许我们不能将它解释得很清楚,但却知道怎么用、有什么效果一样。很多时候,语文就是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是一种“欣然会意”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