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都市新症:失乐群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
他们崇尚自由,渴望毫无羁绊的生活。他们不愿意做安定平稳的工作。他们不喜欢规章制度、条条框框的约束,“跳槽”及不断地换工作是他们行为特征的一部分。他们似乎永远无法从一种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快乐。有时候,甚至家庭也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单位之间辗转流徙。
如果你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其实连他们自己也不特别明了自己到底在追寻什么,但是他们说,自己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
陈峰就是这个人群中典型的一员。他今年35岁了,换过的工作不计其数:从电脑维修员到公司职员,从推销员到工人,从服务员到教师……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每次找到新工作的时候他总是热情洋溢,但没过几天就又兴趣全无。这种自由随性的状态虽然看上去洒脱,却让陈峰疲惫不堪。面对一个新工作,他总会从充满期待快速滑落到心灰意冷,情绪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虽然有时候,他也会羡慕那些可以在一个领域坚持奋斗的人,但自己却总是做不到。在他看来,自己每次离职的理由都非常正当和充分,“我很想踏实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跟我想的不太一样”。
像陈峰这样,在工作—辞职、辞职—工作之间徘徊的人,真的是想要追求自由吗?
这使我想起《唐·吉诃德》这部戏,其中有这样一幕:一头马戏团的狮子总想离开囚禁它的笼子到外面去。有一天,驯养员一时疏忽,竟忘记锁住笼子。这头狮子大喜过望,立即跑出笼子投奔自由的天地。然而,当这只狮子站在笼子外面时,忽然觉得很迷茫、很恐惧,自由让它不知所措。它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自由做什么,也不知道在自由里怎么生活。最终,它又转身跑回笼子里去了。
很多人向往自由,不是因为他们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而是以此当作逃避约束,畏惧责任的借口。因为害怕来自家庭、社会、事业、成就等各方面的责任与压力,讨厌各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规矩的约束,或厌倦一成不变、极少新鲜和刺激的普通家庭生活,所以选择了逃离,这使得他们拥有了漂泊不定的想法和行为。
他们会为了生活的物质基础而去工作,也会为了工作这一极富责任性的束缚而选择离职。可是,当拥有自由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要拿这些自由去做什么。因为不知道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们并没有从自由中感受到快乐与轻松。相反,这些自由带给他们的往往是困惑与迷茫。
除此以外,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另外一群人:
白天的时候,他们被众人环绕,却害怕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后独自面对自己的影子。他们拒绝面对孤独时的恐惧,所以用无数繁杂却又毫无意义的活动和无数毫无意义的人际关系来填满自己的空余时间。
相对于承认自己是个孤独的人,他们更愿意被别人想象成是世界的中心。
然而,他们越是这样,孤独的情绪就越会如影随形。时间久了,他们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孤独、空虚,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否认且畏惧孤独这种真实的情绪,只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困境,而困境中的他们是万物之灵。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人,如果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你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每日与自己同在,但同时也都畏惧面对自己。这两类人患上了同一种心理疾病——“失乐症”。
“失乐症”是一种心理病症,具体是指失去满足和快乐的能力。很多人之所以会陷入这种心理困境,就是因为他们不肯面对真正的情绪,对身体发出的真正需求视而不见,才会与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渐行渐远,永远丧失了享受满足和快乐的体验。
究其原因,上面两类人的不幸都在于,他们没有找到自己人生中真正的问题,归因方式出了问题,他们将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归因到外界,结果导致了更大的不快乐。
归因理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会对发生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会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可能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事件采取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对于上面两类失乐症症候群来说,正是由于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对自我产生的种种情绪避而不见,才会在向外求乐的过程中,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甚至越努力越迷茫。
仔细想一想,那些让我们避之不及的情绪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事实上,一定程度的孤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当你面对孤独并审视自己的时候,奇迹往往由此发生。孤独往往并不表示你被排斥或遗弃,而是表示你与自己同在。一些有才华的人往04402往都会自怜自恋,即使他们的事业发展得很顺利。他们的付出也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回报,但他们仍然会继续自怜,常常会把自己想象成为曲高和寡的独奏者,心中也往往会期待着伯牙、子期的岀现,这正是他们畏惧孤独时,逃避畏惧的表现。
然而,谁也不能在失意、空虚的时候,随意找个人来填补自己的时间,并以此来排遣孤独。解决孤独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面对它、正视它,认清它的客观存在性。要知道孤独不是过错。害怕孤独也不是过错,但是不能逃避自己畏惧的感觉。
责任真的这么可怕吗?
事实上,如果你害怕责任,你将永远不会对自己、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
不论你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如果你逃避这种畏惧感,选择否定它、忽视它,那么你将永远无法摆脱它。要知道,自由是需要责任才能维持的。如果只追求前者而逃避后者,快乐也会变成镜花水月。这就是畏惧责任者最可悲的地方:气喘吁吁地寻求快乐与自由,结果却急匆匆地与自由和快乐擦肩而过。
说到底,快乐其实并不难,唯有解开我们与自我之间的误会,重新构建起与之交流的通道,才能扫清障碍,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