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控制的分类
1.按照控制过程分类
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
(1)事前控制。在项目的策划和计划阶段,根据历史数据、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消除和缩小偏差。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方法。例如,项目实施前的技术交底、对拟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
(2)事中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和指导的控制。例如,对拟使用的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情况、分部工程验收等。
(3)事后控制。在项目的阶段性工作或全部工作结束,或偏差发生之后再进行纠偏的控制。例如,项目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的评定等。
项目控制的重点应放在事前控制上,它经济有效,但需要丰富的经验。
2.按照控制内容分类
项目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能满足项目的目标要求。对于项目可交付成果的目标描述一般都包括交付时间、成本和质量这三项指标,因此项目控制的基本内容就包括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和质量控制三项内容,俗称三大控制。
(1)进度控制。项目进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监控项目的进程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按进度计划进行。同时,必须不断收集实际数据,并将实际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项目按预定的进度目标进行,避免工期的拖延。
(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要保证各项工作要在它们各自的预算范围内进行。费用控制的基础是事先制定的费用预算。费用控制的基本思路是:各部门定期上报其费用报告,再由控制部门对其进行费用审核,以保证各种支出的合理性,然后再将已经发生的费用与预算相比较,分析其是否超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
(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项目质量能满足有关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项目控制过程中,三大控制指标通常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如加快进度往往会导致成本上升和质量下降;降低成本也会影响进度和质量;同样过于强调质量也会影响工期和成本。因此,在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控制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三者的协调。
3.按照控制方式分类
可分为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
(1)主动控制。预先确定影响计划的风险因素,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拟定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要尽力消除不利风险因素,使被动局面不易出现。
(2)被动控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发现偏差后,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一旦出现偏差就能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