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与融资效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又是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尤为显著且典型。本书基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视角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融资模式和融资效率,通过剖析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资金供给以及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吉林省多元化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并进行吉林省融资及其效率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分析和测度,试图探寻提升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过程中提高城镇化融资效率的路径,对于推进吉林省内区域经济全面协调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建立现代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基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视角,剖析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融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就吉林省的融资状况展开分析,对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建设资金的供给以及资金缺口进行测算,探求提出适合当前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以及通过提高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投融资效率以提升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同时,本书针对吉林省城镇化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融资风险的措施,并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尝试性的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书中主体部分的各章分别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效率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城镇化建设各项指标做出对比排序,效率测算、回归检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运用各具体模型分析了吉林省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总量,具体模型的应用原理在各章中分别详细介绍。

(三)研究创新点

本书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相对缺乏关于城镇化建设融资效率的研究,更缺乏针对吉林省城镇化融资效率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结合吉林省经济结构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城镇化融资效率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吉林省城镇化融资效率进行评价,从而研究吉林省融资效率,提出提高城镇化融资效率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结论和尝试性的政策建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文献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本书构建了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融资需求模型、资金供给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资金供给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分析了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这为吉林省下一步建设新型城镇化应采用何种模式融资提供了衡量依据。第三,本书分析了城镇化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也是一个创新点。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24-25.

[2]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49):46-63.

[3]崔功豪.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康就升.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概述[J].学术界动态,1990(6):56-59.

[6]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4):29-36.

[7]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08-112.

[8]刘冠生.论我国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迁移问题[J].东岳论丛,2002,05:65-66+69.

[9]许经勇,黄焕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70-74.

[10]李明宇,李丽.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误区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07:78-80.

[11]戎章榕.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05,01:71-72.

[12]罗杜吉.城市化及其问题解决[J].现代商业,2008,05:31.

[13]王德勇,王刚毅.黑龙江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3:10-12.

[14]文尚卿.浅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消费导刊,2010,05:245 +202.

[15]沈伟基,李国民.我国现行融资制度功能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4,10:3-8 +62.

[16]曲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17]曾康霖.怎样看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J].金融研究,1993,10:7-11.

[18]高学哲.企业融资效率:内涵及外延[J].生产力研究,2005,06:205-207.

[19]高西有.中国金融体制的效率评价及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06:36-40.

[20]卢福财.改变融资模式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2001,24:17-19.

[21]刘海虹.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03:41-45.

[22]宋文兵.资本流动的“速度”[J].国际贸易,2000,06:55-57.

[23]吕景波,覃家琦.企业资产及其微观基础[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04:9-16.

[24]P.N.Rosenstein-rodan.“大推进”理论笔记[J].H.S.埃利斯.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圣马丁出版社1996英文版,57-67.

[25]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63-66+72.

[26]付剑峰,李十六,朱鸿鸣.融资困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35-142.

[2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课题组,雷薇.以宏观审慎视角推进新一轮金融改革[J].中国发展观察,2013,(08):54-57.

[28]李胜文,邱俊杰.环保型合作组织、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中国[J].南方农村,2014,(06):11-16.

[29]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探索,2013,(04):82-86.

[30]杨志勇.把城镇化纳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N].人民日报,2012-11-21(007).

[31]董仕军.论地方政府举债总量的规模控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8.

[32]李琦,王亮.地方政府破产与财政重建的一般过程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05):258-259.

[33]孙洁.采用PPP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J].地方财政研究,2014,(09):23-25.

[34]王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融资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62-65.

[35]封北麟.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融资[J].经济研究参考,2013,(13):40-53.

[36]马明.我国省级公共资本经济效应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03):64-70.

[37]徐策.从投融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3,(01):31-32.

[38]巴曙松,王劲松,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2011,(19):20-22.

[39]曾康霖.怎样看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J].金融研究,1993,(10):7-11.

[40]宋文兵.对当前融资形势的理性思考[J].改革与战略,1997,(06):1-6.

[41]王佩艳.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J].经济评论,2001,(02):89-92.

[42]方洁.融资制度绩效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2004,(07):65-67.

[43]李国民.融资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和次序安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4):100-103.

[44]高西有.中国金融体制的效率评价及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06):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