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关研究评述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融资问题一直是各国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核心所在。各国和地区在城镇化的建设中都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办法和解决方案。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也同样遇到了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资金缺口问题,需要进行相关的投融资研究。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作为本书的理论研究基础,以期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推进融资的解决出路。
(一)国外城镇化融资研究现状
1.城镇化融资主体
英国经济学家P. N. Rosenstein-Rodan(1943)提出由于基础设施在供给上存在“不可分性”和“配置上规模的初始集聚性”,因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必须依靠政府干预,并认为“基础设施这个具有积聚性特征的领域无疑要求计划化,通常的市场机制不能提供最合适的供给”[24]。
Adam Smith(1979)指出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属于国家的重要职能,他认为“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护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设施”。
John Maynard Keynes(1988)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通过开发公共工程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社会就业,并从治理经济危机的角度出发,指出政府应将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的投资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特性研究的成熟以及Kirwan和Antonio Es-tach等世界银行专家把市场、竞争、商业化原则、私人部门参与等因素引入基础设施及其投资的研究,基础设施投资逐渐摆脱了只能由政府提供的传统认识,拓宽了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研究。
莱米(2001)等将需要融资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划分为未来有现金流入的项目和未来没有现金流入项目,两类项目对应的融资方式有所不同,未来有现金流入项目的投资主体是受控于公用事业公司或政府,可以通过企业留存收益、银行借款、地方政府债券、股本和税收等多种方式融资。未来没有现金流入项目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其资金只能来源于税收、银行借款和地方政府债券。
RoyBahl(2007)等认为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选择取决于城镇化基础设施的服务特性,服务具有普遍性的应通过税收进行融资;服务具有区域性内部和外部两种效益的融资方式为税收和上级拨款;服务具有区域性外部效益的融资方式为上级拨款;服务可定价但具有外部性的融资方式为向用户收费;服务可定价但没有外部性的应交由私人部门投资。
2.城镇化融资方式
Berry和Johnson(1964)提出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应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除了从政府那里获得财政投入外,还应该联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组织,多渠道、多形式的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
Fouzul Khan(1985)对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采用的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
Kabir(1990)提出城镇化中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建设,以及城镇化后的居民安置,如教育、再就业、医疗、住房等。因而,所需要的资金规模非常庞大。融资渠道必须多元化,才能供给满足上述需求。
Nevit(1998)提出通过融资双方,为了融资渠道的长期稳定,应该对融资的款项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借款规模、规划时间、利息率大小以及有无附加要求等。同时要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有一个后续的跟踪和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到位,预防金融风险和不当的投入。
Mark(2000)提出在进行融资时,需要考虑该融资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影响因素及退出机制等要素。指出融资需要严格依照程序办理,保障资金被合理使用。
Adams(2001)提出了借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城镇化所需的资金。
Besley(2001)认为非正式的金融组织,融资更具灵活性,可以成为城镇化融资的另一个渠道的选择。
Zeller(2004)指出信贷融资中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必需的,影响着融资资金的回收,同时也关系着未来融资资金的长期使用。
在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方面,Schwarcz(1994)、Bharat A. Jain(2001)等都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中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功能及优势。
美国政府采用以市政债券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美国各级政府将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行以地方政府资信为担保的市政债券。加拿大政府则采用以政府区域融资机构为导的模式。例如,Janes Leigland(1997)、Judy Wesalo Temel(2001)都对利用市政债券为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优势进行了分析。Kenneth N. Daniels(2002)还指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市政债券是一种极吸引人的机制,能够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
Mare Anderson(2005)认为用户收费、征收财产税和租金、银行借贷和市政债券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作者还指出,应不断扩大包括市政债在内的融资渠道。
Darrin Grimsey(2008)对城镇化建设中PPP融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法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法国的城镇化融资中,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城镇企业税收、城乡规划和发展税、政府资助、发行长期债券、银行贷款、发行机构投资、企业投资和保险公司、老年保险基金投资。
韩国学者在城镇化融资方式的研究中指出,韩国政府建立了国有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制定众多吸引民间资本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投入公共基础建设。此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向国外拆借外债,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再将这些国外借款按低于一般水平的利率贷给基础设施企业。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城镇化建设资金的提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梧桐引凤”,即用小量投资吸引民间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投资条件;第二种是联合投资,即将民间资本和优良的经营方法应用于政府投资的事业中,政府、地方团体以及民间企业合力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二)国内城镇化融资研究现状
新型城镇化提出后,资金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内学者也针对我国的城镇化融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城镇化建设融资困境
范立夫(2010)指出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缺少外源资金,导致了城镇化建设中有很大的资金缺口。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为需要有多个投入点,因而,在城镇化建设上的自有资金不足,急需外源资金支持[25]。
朱鸿鸣(2011)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自有资金的紧张导致城镇化资金吃紧,同时指出现有的融资平台存在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特别是地方的投融资平台不健全[26]。
雷薇(2013)分全国和不同省份的城镇化,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地区的财政收入不同,因而在投融资的过程中,资金需求和供给表现不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融资问题较为严重[27]。
邱俊杰(2013)指出传统的、单一的财政融资路径面临融资难题。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等,可以确保地方政府融资的资金到位和资金的可持续使用[28]。
邱兆祥(2013)认为完全依靠政府出资,难以负担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应该需求多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可以通过改变金融环境、调节外部资金来源配置,解决融资困境[29]。
2.城镇化建设融资路径创新
杨志勇(2012)指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融资路径,如从商业银行需求贷款,发行市政债券、从非银行的金融组织或民间组织筹集资金[30]。
董仕军(2013)也肯定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优点以及实现的途径,认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可行的,能迅速筹集到大规模的资金[31]。
李琦(2011)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具有信用级别高、偿付有保障、流动性强的特点,因而是一个路径的选择。指出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投入的资金规模大,但是投资回报率低,因而政府债券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32]。
孙洁(2014)提出了不同于发行地方政府发行证券的方法,认为可以通过合作的融资方式对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进行筹集资金,通过借助于非金融机构的资金力量,发掘民间资本的潜力,推动地方的城镇化发展[33]。
3.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
王薇(2012)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融资模式,再提出了创新的融资模式。传统的融资模式有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性金融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入,而创新的融资模式主要有公司合作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化、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等[34]。
封北麟(2013)提出了集中新的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券融资模式,还有搭建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公司合营等[35]。
马明(2013)提出融资模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提高财政收入,进而增加财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出比重。外源融资是通过多种融资模式,从外部需求更多的资金,以弥补大量的资金缺口[36]。
徐策(2013)提出了几种创新融资模式。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券,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展产业基金,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央财政支持[37]。
巴曙松(2011)指出应该实行中央财政、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央代发地方债、民间资本结合、搭配使用的融资模式[38]。
4.城镇化建设融资效率
融资效率这一概念是曾康霖教授(1993)提出的,他在文章中探讨了影响融资成本、融资效率的七个因素,并予以深入分析[39]。
宋文兵(1997)又对“融资效率”的概念做出了进一步实质性研究。他认为:“经济学中的效率融资效率可以定义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具体可分为配置效率以及交易效率。应对资本的稀缺性、将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的过程叫作配置效率,提高投资者的融资能力,使其以最低的融资成本融通资金的程度叫作交易效率”[40]。
王佩艳(2001)等人认为,政府部门的干预不恰当、金融政策僵化以及政治环境不稳定都会对关系型融资模式的效率产生影响[41]。
方洁(2004)认为信息不对称现象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有效配置,降低融资绩效。促进金融体系的有效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对于改善这种状况极其重要[42]。
李国民(2004)认为,现行制度下无法克服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储蓄增加和资本转化方面,政府融资作用比市场融资明显,总体上资本的运用效率偏低,资源的逆配置现象存在于地区间和企业间[43]。
高西有(2000)认为融资能力、融资成本是与融资效率紧密联系的。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企业的融资效率可以由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两个指标来衡量[44]。
(三)国内外城镇化融资文献评述
从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研究,可以看出:
(1)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研究更偏重于宏观分析,主要探讨融资的影响因素、融资的模式和路径。对融资的动力机制和融资的体制制度改革,没有过多的表述。
(2)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而且能够结合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研究更有针对性,提出的对策建议和模式、路径也更具现实性。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涉及了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式、路径、对策建议也更具有可行性。但是,由于我国的地方发展差距,未来研究中应更加注意省市的融资对策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