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城镇化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的翻译,又可称为“城市化”,主要说明国外的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由于国外有的国家没有镇的建制,因此称为“城市化”,而我国设有镇的建制,因此翻译为“城镇化”。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首次提出“城镇化”概念,即: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镇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1]。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城镇化概念来源。国外对城镇化概念的解读,不同的学科表述不一,美国社会学家Louis Wirth(1989)认为:城市化是生活方式上乡村向城市转变的全过程[2]。美国学者索罗金认为:城市化是乡村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化的全过程[3]。罗西在《社会科学词典》中认为城市化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一是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4]。美国J. Friedman(1990)认为:城市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的地域集中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5]。
我国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1979年吴友仁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为标志。1980年我国首次提出城镇化发展方向。在城镇化概念界定方面,国内学者由于自身研究方向不同,对城镇化界定也有一定区别:观点一认为城镇化本质即是地区工业化。洪银兴(2003),程怀儒(2006)认为:城镇化过程即是地区工业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生产要素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6][7];观点二认为城镇化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刘冠生(2002),许经勇(2005)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8][9]。观点三认为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乡村和城市人口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的趋同过程。李明宇(2003),戎章榕(2005)认为:城镇化过程即是农村人口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生活方式向城市文明趋同的过程[10][11]。观点四认为城镇化内涵体现在城市化数量、质量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三个方面。罗杜吉(2008),王德勇(2005)认为: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资源、文明等社会要素在社会相异结构中的流动[12][13]。观点五认为城镇化实质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文尚卿(2010)认为:城镇化的内涵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14]。从上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早期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城镇化理论的介绍与探讨,以及总结国外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城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其概念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中被定义: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城镇化的内涵应包括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镇转变,从业范围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的综合过程。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出,发改委等各部门应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城镇化重点突出城镇化在质的方面的转变,强调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因此,我国城镇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人口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二是空间城镇化,表现为农村地域转换为城镇地域,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三是社会城镇化,农村人口的生活、思维、行为方式向城镇转变,城镇精神文明向农村人口渗透;
四是经济城镇化,表现为经济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向城镇集聚,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
五是生态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城镇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确保城镇化的效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城镇化融资
1.融资
融资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资金融通,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是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资金匮乏部门的转移,是购买力的转移。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概念包括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即资金的融入和融出;狭义的融资概念只指资金需求者资金的融入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是一个单向的概念。本文所用的融资概念为狭义概念。美国经济学家Morris Copeland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是融资的经济实质,具体来讲,他们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三类,即盈余部门、平衡部门、亏损部门,分别代表收入大于支出部门、收支平衡部门和入不敷出部门,这三个部门中,盈余部门一般是储蓄者即资金供给方,而亏损部门一般是投资者即资金需求方,由此,产生融资问题。
2.融资方式
融资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就是融资方式。从经济学上讲,由于融资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因此,融资方式指的就是储蓄想投资转化的具体形式、手段、途径或渠道,通过这些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资金匮乏部门转化。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融资方式的分类也不同,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第一,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融资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美国经济学家John G. Gurley和Edward S. Shaw(1956)在《金融中介体和储蓄——投资过程》中认为:内源融资是投资者利用自我储蓄进行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是投资者通过一定方式吸收经济主体的资金,再进行投资的过程。
第二,按照融资过程中是否涉及中介机构,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过程不涉及银行等中介机构,资金直接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流动,即资金供给方直接将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方,资金的需求方提供给资金供给方有价凭证进行证明,最常见的此种有价凭证为股票、债券,所以常见的直接融资为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对,融资过程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即资金供给方先将资金提供给银行等中介结构,再由中介机构将资金转借给资金的需求方,最常见的间接融资方式为银行借款。
不同主体可以利用的融资具体形式也不同,对企业来说,融资方式按资金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权益性融资主要指股票融资。对于政府来说,筹集资金的来源包括税收、公共收费、举债、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公共财产收益、罚没等。
3.融资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不断完善,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必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不会单纯依靠一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必须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因此产生了融资模式。融资模式是指不同融资方式的组合,它往往是以某一种或几种融资方式为主,其他融资方式为辅,形成多种融资方式相互配合共同起作用的格局。本书城镇化融资主要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融资,因此城镇化融资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融资时所选取的融资方式的组合。
4.城镇化融资
城镇化融资是指为城镇化建设融通资金,为其发展筹集资金,以确保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获得稳定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本书城镇化融资主要指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发生的融资。地方政府融资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与财政、金融有着密切联系,并以独特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融资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依托,以地方政府自身或其所属投融资机构为载体,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通过财政、金融等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的行为、过程和活动。
地方政府融资按照融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财政拨款、债务融资、资产融资和权益融资四类。财政拨款源于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拨款收入、税收收入、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债务融资即各级地方政府或其投资公司的贷款收入、发行债券收入;资产融资即各级地方政府利用其控制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及资源进行融资筹集到资金;权益融资即各级地方政府以其投资的项目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筹集到的资金。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可以划分为依托信用进行融资的信用融资和依托财政进行融资的预算融资。按照不同的资金用途,可以划分为生产建设进行融资的地方政府融资和为非生产建设进行融资的地方政府融资。
我国城镇化建设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国家财政性资金、国内商业及政策性银行贷款、国内资本市场、国内私人资本,以及国外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本市场、国外私人资本等渠道。
城镇化融资即筹集、形成、集中城镇化资金的经济活动。由于本书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反映城镇化资金,因此城镇化融资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筹集、形成与集中过程。吉林省城镇化融资渠道主要有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等。按照沈伟基(2004)[15]对我国资金总量分类的标准,本书将吉林省城镇化融资分为财政融资、金融市场融资和外资融资三类。其中,财政融资是指国家预算内资金的融资过程,其主要是依靠政府筹集资金,它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则主要依赖于区域财政收入的高低;金融市场融资是指国内贷款、债券和自筹资金的融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体现的是城市内部积累的力量,它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则主要依赖于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和区域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外资融资是指利用外资的融资过程,是境外融资,体现的是区域外部力量,它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则依赖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
(三)融资效率
1.经济效率[16]
效率一词,在经济学上主要说的是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浪费,在技术水平一定情况下,既定投入,经济资源没有被浪费,而是合理高效配置,或是资源发挥了最大可能的利用程度。经济效率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其所利用的生产资源从事生产活动获得的效用的满足程度。这说明经济效率不仅仅是指产量有多少的问题,而是涉及效用或者说是社会福利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是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使其服务于居民和消费者,即效率是围绕经济活动展开的,是投入和产出数量关系,用函数关系表如下:
其中,E表示效率,u表示收益,c表示成本。
2.融资效率
国外学者对融资效率的研究比较少,国内曾康霖(1993)[17]被认为是较早研究融资效率的学者。他指出,釆用什么形式融资需从融资成本和效率角度,并提出了影响融资成本和效率的要素,遗憾的是他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定义。国内学者对融资效率的界定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融资效率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高学哲(2005)认为:融资效率指的是不仅融资成本低,而且融资可获得性高,资金使用合理规范[18]。
高西有(2000)、卢福财(2001)认为:融资效率是企业在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19][20]。
刘海虹(2000)认为:融资效率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融资能力大小或是融资能力强及其融资成本低方面[21]。
宋文兵(2000)认为:融资效率是指融资效益和融资成本间的关系。以最低成本筹资,以最大流动性提供资金,同时又可发挥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即使得资源分配给最有效率的企业从事经济活动[22]。
吕景波(2003)认为:融资效率是融资成本、收益和风险的综合体,或融资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23]。
上述观点虽然研究的是企业融资效率,但从当前政府城镇化融资角度来看,政府由于受“身份”影响,其城镇化融资行为需要借助于各类企业性质的融资平台,因此,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对城镇化建设资金融资效率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当前关于城镇化融资效率的研究较少,在借鉴企业融资效率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企业融资效率研究侧重于“量”的研究多,忽略融资效率“质”的研究,忽视融资成本、融资环境、融资能力、资金融资利用率、行业特点和融资产出效率等结合。同时,众所周知,企业的融资成本是相对的,因为即使融资成本再怎么低,如果产出也很低,那这肯定不能说企业融资效率是高的。因此研究融资效率应该从利用资金量和质的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其融资效率的经济效果,这样的研究才够完整和有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书认为城镇化建设融资效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质的方面,即城镇化建设融资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融通的资金能否有效被利用。从融资营利性角度出发,城镇化建设融资效率应包括融通资金的增值性和收益性两个方面。只有融通资金获得了高效的使用,才可以弥补融资成本,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如果融资的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融资成本,即使融资成本很低,那这个融资活动也是缺乏效率的,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融资成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仅研究其本身是缺乏意义的。因此,在研究融资效率时,仅仅对融资渠道效率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要包括对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也是最科学、最全面的。
第二,在量的方面,即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的效率。在量的过程中也就是强调融资中选择何种金融工具,通过何种渠道获得资金,以及资金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专家数量繁多,如何在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的市场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融资过程中要重视融资资金对流动性、风险性和利率敏感性的约束,根据项目的周期和特点来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
第三,在制度方面,即企业融资机制与宏观经济环境的状况结合实现融资高效率。企业的融资过程是企业在现有融资制度安排下,获取资金的过程。现有融资制度安排规定着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成本的高低,换言之,融资渠道的制度安排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融资的效率和成败。
城镇化融资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或者代表地方政府的具有企业性质的融资平台,因此城镇化融资效率分析与一般企业融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