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党委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各级党的部门工作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国各级党委的组织、纪检、宣传、政法、统战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一)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党员、干部、人才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目前,以中组部为中心节点,贯通省、市、县党委组织部,连接中央和国家部委、国有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组织部门的“大组工网”已经建成。中组部建立了干部考察信息管理平台、“12371”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任免多媒体演示系统、高级专家系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中管干部信息库等。

干部考察信息管理平台使组织部门能够快速分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各个干部考察环节的结果。2006年以来,在省区市四套班子换届、十七大“两委”考察以及省部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等工作中,这套系统被300多个中央考察组使用,处理各类选票达80余万张。两个副省级城市党委换届计票工作对比显示:应用这套系统的城市,仅投入2人、3小时就完成了计票工作,并可以根据考察工作需要实时生成各类图文并茂的统计分析结果;而采用手工方式的城市,需要投入40多人、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才完成计票任务。

通过“12371”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中组部能够及时发布中央精神和基层党建工作政策信息,了解基层情况。

干部任免多媒体演示系统已成为中央和省级党委研究干部任免事项的常规手段。

高级专家系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使中组部能够直接掌握一批高层次人才情况,助推了“千人计划”的顺利实施。

中管干部信息库已成为干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从一名干部成为中管干部的那天起,他的各项信息便被纳入中管干部信息库中。此后的职务变动、教育培训、待遇调整、家庭情况等各种信息,都被动态管理起来。有了中管干部信息库,中组部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干部情况、分析班子结构、酝酿调整方案等。在地方,所有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都建立了省管干部信息库,超过一半的地市级党委组织部也建立了市管干部信息库。

我国已建成全国公务员信息库,全国所有公务员信息实行联网管理,中央可以随时掌握全国公务员队伍的最新情况。

一些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例如,2016年,中共昆山市委组织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原有党建工作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建立了一套党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基层干部信息管理、发展党员纪实、组织关系转接、积分管理、电子考试、手机党校以及组织生活记录等功能模块,形成了集查、建、联、管、用于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全程纪实促进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网上审批实现关系转接便捷化,积分管理促使日常管理严格化,线上学习助推党员教育随身化,大数据分析促进基层干部管理科学化,过程监管确保工作督导精准化,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减轻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纪检部门信息化建设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和巡视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能力。

信息化是纪检监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十多年来,全国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在领导体制、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9年3月,中纪委启动了纪检监察信息系统工程(“金纪工程”),包括案件信息管理、信访信息管理、法规信息管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公共服务信息等应用系统。以中纪委、监察部为中心,连接各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机构、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再连接地市纪检监察机关的三级信息网络已经建成。案件、信访、廉洁自律工作管理方面的业务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2015年6月,中纪委监察部在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App)上开通了“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主要受理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等问题举报,意在为群众举报搭建一个便利、快捷、直接的监督平台,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广大群众可登录中纪委监察部网站(http://www.ccdi.gov.cn)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通过手机照片、视频和文字说明反映身边的“四风”问题[1]

四川省纪检监察工作综合业务平台集成了18套业务应用系统,覆盖了信访、案件等业务。该平台上联中纪委监察部,下联42个派驻机构以及21个市州、183个区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规范、数据准确、分析快捷,纪检监察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升[3]

(三)统战部门信息化建设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

“互联网+统战”是指运用互联网思维对统战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利用互联网创新统战工作模式,加强与统战人士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统战工作水平。

2005年,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全国统战宣传调研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了“网络统战”这一概念。他提出了做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四梁八柱法”。“四梁”是指明确一项工作的主题、思路、计划、方案。“八柱”是指明确完成这项工作涉及的8个环节:(1)为什么要做,明确工作的意义;(2)做到什么程度,明确工作的目标;(3)做谁的工作,明确工作的对象;(4)谁来做工作,明确工作的责任主体;(5)做什么,明确工作的内容;(6)怎么做,明确工作方法;(7)做了没有,明确督查落实要求;(8)做得怎么样,明确评估考核内容。[4]

中央统战部推出了移动客户端(App),包括“统战时讯”“统战微信”“统战文摘”等栏目。2015年7月,中国侨联组织开发的“侨联通”App上线运行,让全球6000万华侨华人迅速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寻找更多商机,方便海外留学生和新华侨适应住在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推动华裔新生代开展网络华文教育等活动。这是中国侨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创新侨联工作手段和为侨服务载体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8年以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党委积极开展统战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同心桥”统战工作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区、乡街、村居、网格四级统战工作网络,实行统战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扁平化的新路子。通过“同心桥”统战工作大数据平台,全区统战工作将做到统战对象全覆盖、统战服务零距离、统战力量全融入、统战决策更智慧。

建议各级统战部门积极利用微博、微信、App等互联网渠道,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物、港澳台和海外有关社团代表人士、党外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等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宣传中央方针政策,推行网上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维护祖国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调查研究、干部培训和宣传工作等,实现统战工作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