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1644-1800年(上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顺治朝

顺治朝的时间不长,它始于1644[1]年,终于1661年。皇太极将努尔哈赤的八旗联盟改造为大清国之后,于1643年去世。同年,福临即位,年号顺治,至1661年,年仅22岁的顺治帝驾崩。这是一个记载有限、人们对其所知无多的时期,此前十年社会动乱的影响——包括明代经济的崩溃以及因此导致的战乱——是极其显著的。1644年4月25日,明都城北京陷落在农民军手中。当时中国境内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当属满洲人,但是没有人能够预言大清帝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会使乡村安定、经济稳定和发展,并使文化重新恢复活力。未来主要依赖于为数不多、长于骑射的年轻人,也依赖于少数住在关外毡帐里、会几种语言的文人。他们中的核心人物是摄政王多尔衮,他因其生前炫耀其帝王之资而在1650年死后受到诋毁,此外,还有一些将领及八旗官员,他们也参与了诋毁多尔衮。

清朝作为世界已知最成功的帝国之一,其立国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年轻人所具备的卓越能力。他们从那一时期接连不断的政治阴谋中脱颖而出,保持高度的纪律性和目标的一致性,以完成征服大业。在征服过程中,他们从努尔哈赤创建的旗制中受益颇多,例如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进行集体决策、对政事直言不讳地展开讨论、对拒降者的严厉惩罚,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对作战的将领和旗主贝勒因功行奖,审时度势,缔结新盟友,接纳受降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受益于之后的、皇太极的建国方略,此方略有效地控制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满洲亲贵,比如,充分利用大学士的影响,由中央任命并强化八旗官员的权力,以及补充汉官。本章描述的是政治、军事的统一过程,以及清廷是如何吸纳汉人士大夫精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