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等强国概念的理论梳理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国家,随之产生了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开始是邻国之间,进而扩大为地区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关系,由此产生了国际关系及其发展进程。但在古代和中世纪,因受种种客观条件所限,相互交往和联系既松弛、又不频繁,多局限于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或为谋取皇室王族的、宗教族群的权益而争斗。[1]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主权的概念,主权意味着统治者或君主将不会认可任何在其领土之内地位同等或更高的权力存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主权民族国家为基本政治单位和行为主体的现代国际体系新时代。但在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社会里,大国作为具有关键性影响和作用的核心力量,才是决定国际格局构成的基础性因素。中等强国由于不具备媲美大国的超众实力,无法拥有压倒性的国际影响和制度优势,因而无论是影响全球权力结构的变迁还是推动国际政治体系的演进,中等强国的作用都没有大国突出,其价值意义也不那么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感知。但事实上,中等强国作为最接近大国的次强势力,时常扮演承接权力格局转型和国际体系更迭的优先递补者角色,进而成为改变世界政治分布版图的重要因素之一。回顾国际体系变迁的历史可知,从“城邦型”秩序到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秩序,再到完成覆盖全球的世界性秩序,中等强国都是与相应体系构成紧密互动关系的组成单位和关键因素。因此,深入探索中等强国的理论内涵和演变规律,对于认识、把握国际体系的格局变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