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情涵养心自然,才德化人语天成
建湖,江苏里下河地区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水城。这里,留下了宋代名相陆秀夫青少年时代的身影,承载过新中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童年的岁月;这里,哺育了饮誉大江南北的淮剧,诞生了蜚声五洲四海的杂技……而今,这块得天独厚的水土和拂面劲吹的改革创新东风,不仅孕育和发展着建湖的现代文明,也催生和绽放了特色鲜明的建湖县实验小学这朵烂漫艳丽的花朵。
始建于1914年的建湖县实验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汲取道家“无为而治,无痕而治”的教育精华,融合卢梭自然主义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着眼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涵化教育”校本办学理念,确立了“大大方方说好话”“恭恭敬敬写好字”“开开心心读好书”“真真切切作好文”“端端正正做好人”的改革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业绩。尤其是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育人语境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语文课程特色日益明显。语文,已成为建湖实小的品牌课程。
一、涵化语文——好方法决定一切
建湖实小的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核心育人理念的一种校本探索,它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自主发展需要为特征,通过主体的合理交往对话,引导儿童自主体验、主动建构,实现儿童素质的全面适切的发展。这几年来,学校以“涵化教育”的理念为指引,提出了“实践引领学习”“自主选择资源”“对话提升品质”“素质突出个性”的语文改革基本思路和“大大方方说好话”“恭恭敬敬写好字”“开开心心读好书”“真真切切作好文”“端端正正做好人”的实施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教学业绩,吸引了众多学校的教师前来听课。
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能使参观者用上“震撼”“惊讶”这样的词,以至“好评如潮”?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学能让师生在感悟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共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被家长和学生称道,令人发出“方法决定一切”的感慨?走进建湖实小,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堂课讲的是《槐乡五月》: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好消息,还记得吗?把这个好消息轻轻地告诉我——(点击课件,出示槐花盛开的画面)
(生:五月,洋槐开花了。)
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后面听课的老师——
(生:五月,洋槐开花了。)
师: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方的客人——
(生:五月,洋槐开花了。)
师:五月的槐乡,景美花香,如诗如画!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
(师手指板书,生齐读课题—— 《槐乡五月》)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出示课件)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师:你能用上第一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师评价:1.繁花似雪,槐花真多啊!2.槐花的香味把小精灵也吸引来了!3.槐林里跳动着孩子们的身影!花美人欢!4.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过渡:是啊,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想置身香海,和槐乡孩子成为朋友吗?那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些新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
(生读文,师巡视,随机评价)
师:读书真认真!槐乡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呢?谁先来说?
(生:热情好客、俊俏、大大咧咧)(师板书:热情好客、俊俏、大大咧咧)
师:真会读书,一下子就发现了新朋友这么多特点——(师指板书,生读)想更深入了解这些新朋友吗?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到文中捕捉写他们热情好客的镜头,用笔画下来仔细读一读。
(生:投入地读;师巡视评价)
师:感受到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导演,你会抓住哪些镜头来表现槐乡朋友的热情好客呢?
……
师:小朋友们,愉快的槐乡之旅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和槐乡的朋友们说再见了。(点击课件)回望这白生生、白茫茫的槐花;回味那香喷喷、甜丝丝的美味;回想着傻乎乎的醉意、喜盈盈的满足……此刻,在你的心中,五月的槐乡又像什么呢?你能用上比喻句来赞美它吗?先在纸上写一写。
师:都写好了吗?谁先来说?(生:交流)
师:(师送槐花)1.一首美丽的诗!2.人在槐乡走,如在画中游!3.上有天堂,下有槐乡!
师:槐乡仅仅美在五月吗?请听(点击课件录音)这就是作者尹黎所写的《槐乡三月》中的片段,他还写了《槐乡八月》(点击课件),课后同学们去美美地欣赏,读后你一定会更喜欢美丽的槐乡,更喜欢槐乡的朋友们!
本节课以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勤劳能干”为立足点,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感,读中感悟,内化文本语言。本着“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以槐乡的“花香、景美、人更美”为立足点,从美入手,以读解文,读中感悟,内化文本语言。在挖掘文本美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五月槐乡的美,从而放飞孩子的童心,熏陶孩子的价值观。在对话中,儿童的品质得到提升,他们感受到自主阅读的快乐,课堂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乐园。在阅读中,学生利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去自主阅读,拓展了学习的资源,实现了主题教学的效能。此外,教师还充分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让评价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二、和谐“四环节”——构建最具活力的语文课堂
建湖实小的语文课,用独特的教学形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课堂平台,把学校的课堂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对此,建湖实小荀以勇老师说:“‘涵养化育,自然天成’语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植根于人类共同的文化及学生实践生活的滋养,注重儿童情感、心灵、人格的建构。通过涵化课堂文化的建设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培育儿童的精神文化,让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授的过程,更要成为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感悟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共享。”学校的涵化语文课堂大致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情景导入。这是涵化课堂的起点和基点,是营造涵化课堂文化,吸引孩子进入涵化情境,激发好奇、生疑、探究的冲动。情景有原生活情景、移用情景、自创情景等,而原生活情景却是涵化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情景的创设以及筛选要求具有诱惑力、穿透力、可再生的张力,使涵化课堂在起始的第一时间吸引孩子的视听、注意力,从而进入涵化境界。
感知体验。这是情景引入的自然走向,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体验文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感知体验中得以涵养化育。此时此境的感知体验是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实践,在体验中形成经验,发现问题,从而引发解惑的强烈需求。她是文本蕴含的涵化,是心灵的涵化,是生活实践的涵化。
对话探究。课堂上的对话探究,是直接从感知体验中生发出来的。对话是师生、生生的交流过程,对话是探究的对话,探究是依托对话的探究。孩子从感知体验中得到的收获、乐趣、成功,需要在探究中沟通交流;对感知体验中产生的疑难、设想,需要在对话中互相质疑、碰撞、争论、辩白,甚至还要有争吵。这样的课堂不在乎求得所谓认知的统一,而在于孩子发表丰富多彩的不同意见的撞击,在撞击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因此,对话探究的过程是最丰富的涵养化育的过程,这是涵化课堂最期盼诞生的美妙境界。
建构生成。建构生成是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的涵化全程的顺利入境的结果。建构生成什么,这是设计课堂模式时早已预设的涵化目标。建构生成的过程是拓展,是检验,又是新的生成。课堂上要创设新的涵化情境,让孩子已生成的知识、智力、智慧及身心面临新的挑战,让孩子跳起来采摘树上成熟的桃子。
“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建构生成”是互相衔接、密不可分的“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阅读教学通用模式,它是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生活作文——为学生开辟广阔写作空间
基于涵化教育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旨在通过研究,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涵化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写作,真真切切地表达自我,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春风化雨,自然天成,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习作,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建湖实小的生活作文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有着一套全新的“运作模式”:
让学生走进生活— 猎取,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素材。为了让学生能够融入生活、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学校教师抓住各种契机,让学生为自己的教室、为自己设计的板报等写解说词;引导学生编写“公益广告”;为学校植物的属性特征撰写“说明书”。学校充分地挖掘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对话题材,不拘形式,唤醒学生沉睡的表达需要,使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当有学生对作者文中的描写产生怀疑、或对课文的中心有不同的观点、或对课文的表述持批判的态度时,学校教师就采取“筑渠引水”的方式,引导他们搜集生活中的有力证据,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写下来,并且在班组开辟“论坛”,让他们自由“争鸣”。
现如今,当看到社会上人们环保意识差,在小河边倒垃圾,在电线杆、围墙上贴广告时,学生们就会纷纷行动起来,给环保局局长、城管局长写建议书,不少好的建议得到采纳;当有人践踏草坪、乱抛杂物、随地吐痰时,教师又倡导学生设计“广告语”。学生还用自己的日记与教师交流看法,学生用留言条向父母提意见。在这种作文教学精神的指引下,建湖实小的学生不仅写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他们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让生活走进作文— 体验,使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在实践中,学校发现:“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织网。”也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就必须教给学生扎扎实实观察生活的方法,因此他们把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作为“重头戏”。学校积极开展游览活动、采访活动、竞赛活动、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拓宽“材路”,从而强化活动感悟。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源头活水”,更主要的是丰富了学生校内外生活,敞开了写作大门,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走进创造— 想象,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生理学家强调:创造,是激发人生命活力的最有效手段。心理学家指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新课程不仅有知识和技能标准,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认同、内化生活,从而走向创造。因此建湖实小在“生活作文”的教改实践中,精心设计体验性情境,让学生既源于生活又超出生活,既联系生活又审视生活,既培养了作文能力,又深入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个性飞扬的生命活力。在学校的“生活作文”训练中,“联想作文”显示出勃勃的生机。《江苏教育》“独家策划”栏目以《让作文充满生活的阳光》为题进行了上万字的专题报道。学校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后记:
通过一堂堂语文课,我们看到建湖实小在用凝固的物态文化、丰厚的经典文化、鲜明的现代文化,涵养着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在涵化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中,实小在学科教学模式的改进、师生关系的重塑、校本课程的开放以及管理与评价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更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相信:建湖实小的语文课堂能越来越精彩,学校的涵化教育能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