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教育”成就学生未来
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育人理念,把涵化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模式,以“有敬、有执、有容”为育人目标,夯实基础,放眼未来,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实现儿童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一、用涵化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之魂
品德是学生素质的灵魂,我们坚持育人为先,育人以德,倡导大爱无言、教育无痕,让孩子的情感、心灵、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化。
1.用高位的文化熏陶
在继承学校优秀德育工作方法传统的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立高位的文化氛围。为了给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我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开设了经典阅读,用传统的文化引领学生,用高位的文化提升学生。每天的晨读辟出15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潜心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之作,定期举办“校园读书节”“阅读暑假天”等阅读推进活动。先哲的风范、圣贤的智慧,熏陶着我们禀性淳良的孩子,也感染了我们善良的家长们。校园里,到处都充盈着丰厚的文化韵味:教室前的“德育墙”,学生创作的经典童话想象画、名人名言、电脑绘画等,引领着学生健康的人生;立体式绿化、“太阳羽”雕塑,激发了学生的童心、童趣,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科普长廊里的航模、车模、宇宙奥秘等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2.用真实的生活锤炼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借助“西塘少儿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班会晨会等阵地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听讲座、作演讲、看影片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大力开展“我是漂亮实小娃”主题教育活动,从“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攀枝折叶,不乱抛杂物”“管住自己的脚——走好路,上好厕所”等抓起,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日日检查,周周公布,月月总结,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个性,逐步使学生成为生动活泼而又不失规范的优秀学生。“童心放歌”“情牵九龙”“淮剧唱童谣”“小足球运动”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孩子们单纯的童年生活多打开了几扇生活的窗。
3.用科学的方法推进。
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大力推行学生德育个案研究,形成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措施,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构建生活涵化、情感涵化、榜样涵化的德育工作范式。
二、用涵化教育点燃孩子智慧之光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
1.进一步优化涵化教育课堂范式
我们在构建“情境引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建构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入挖掘文本资源,加大课堂文化的含量,提高课堂文化的厚度,用文化浸濡课堂,依课堂涵化学生,在课堂教学理念、形式、师生关系方面落实“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思想。涵化教育的课堂上弥漫着宽容、平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平等;涵化教育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人生体验的过程;涵化教育的课堂蕴含着浓烈的生命意识,把童趣、童心、童真作为起始点和落脚点,关注独特的生命个体;涵化教育的课堂重视孩子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生成……同时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双师双轮”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自己当学生,评课时把自己当专家,实现二度开发教材,三维立体备课,努力提高涵化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让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丰收地。
2.让“涵化”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源泉
课堂的涵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离不开中流砥柱——教师。我们努力从教师的内在需求入手,从精神世界着手,以“敬、执、容”作为教师人生境界的追求,倡导大爱无言,教育无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架设平台。进行“师徒结对”,将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合成一个“共同发展体”,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实施“名家引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一批骨干教师走进省内外一流专家名师的课堂,感受、汲取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形式,让名师与我校教师“面对面”,使广大教师产生自主成长的内驱力。学校成立青年教师研习会,为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定期举行教科研活动。其次,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论坛。我们通过建立多层面的“教研论坛”,把大批教师紧紧汇聚在课改这一中心周围,倡导与同仁“对话”、与名师“对话”、与大师“对话”等“对话式”研讨方式,唤醒广大教师成长的心理需求,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校本教研观摩活动、备课组内的研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竞赛课、新进教师的入门课、徒弟出师的汇报课等等如百花齐放,有效地实现了涵化教学思想的融会贯通。
3.用“涵化”凝聚教育的新力源
每年举行“亲子”阅读活动。“阅读暑假天”成为家庭亲情升温的催化剂,“百佳书房”评选、“亲子故事会”“亲子美文诵读”等优化了家庭阅读环境、实现了家校阅读的互补。为了加强学生与长辈的情感沟通,组织“三八母子通信”活动。孩子在这特殊的节日里向母亲吐露了心声。通信中,孩子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母爱的慈祥与博大;母亲在孩子的真情叙说中感受到了童心的呼唤、童言的纯真和童爱的炙热。在以“飞翔的风筝·飞翔的梦”为主题的“亲子放飞”活动中,众多的家庭团团圆圆,将象征亲情挚爱的风筝放飞高空。风筝飞翔,童心飞翔,亲情飞翔……
三、用涵化教育放飞孩子的心灵
我校在探索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形式的过程中,把“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基”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生命各方面品质的协调发展,培育完满的生命作为根本,从关爱学生生命出发,在生活的体验中,在无痕的教育中逐步“天成”。
1.“生活作文”给学生生活带来一片艳阳天
多年来,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留住生活,乐于表达,描绘生活,形成良好的习作情感,流畅的习作思维;广掘生活之源,自由表达,创设宽松的习作氛围,使每一个学生能大胆表现,形成个性,富有创造力。“生活作文”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猎取、拥有丰富的素材;“生活作文”转变了教学观念,构建先“生活”,后“作文”的教学形式;“生活作文”倡导作文即生活实践;“生活作文”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同时鼓励学生创造生活。该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教育》“独家策划”栏目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长达万字的报道。
2.“生命践旅”,演绎童年生活的精彩
为了培养“有敬、有执、有容”的阳光少年,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学会创造,我校每年11月份都组织一个年级部的全体师生前往冈西、冈东等偏远乡镇生活一周,进行生命体验活动。学生第一次离开温暖的家,自带生活用品,睡乡村小学简陋的木板床,每天按时起居、上课、活动,自褶被褥,自洗衣袜,自扫居室,自洗餐具……看露天电影,与乡村小学生同台献艺,挖山芋,做野炊,摘棉花,进行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一周的生命践旅为孩子们的童年注入了酸甜苦辣、喜笑忧乐;一周的生命践旅让孩子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体验到农民生活的不易;一周的生命践旅让孩子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少了一份随意,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思考;一周的生命践旅让孩子们学会了理解、尊重、宽容和感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讯》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3.公民教育实践,为孩子创造学习与锻炼的平台。
省教研室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签署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合作协议”,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中美合作项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验学校。我校四年级开展的《烟花爆竹燃放与安全》的课题,成为全市小学组唯一获得参加省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听证会的课题。省卫视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为调查烟花爆竹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孩子们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获得了许多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孩子们的心愿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正如孩子自己所言:“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充满魅力的活动,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许多自由和民主的气息,我们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我们在体验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4.科技教育,为梦想插上翅膀。
围绕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实施能力等素质目标,我们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科技节、科普长廊、科普兴趣小组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科技才能的舞台。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节,每次突出一个主题。科技节上,听院士报告,逛科技超市,放亲情风筝,看航模表演,为学生探索科学、发现奥秘、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学校在活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辟出专地建立植物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拓一片乐园。全校学生在浓烈的科技氛围与常态的科技活动中把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结合起来,提升了自身的科技素质。日积月累,孩子们在接触科学的过程中,擦出了一朵朵耀眼的火花:省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连续五年获团体一等奖,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获金奖,省科技航模比赛连续十年勇夺团体冠军……学校也先后被评为省、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全国少年宇航技师江苏省活动基地”……
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以涵化教育为模式的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孩子有爱心、有学力,有特长,有品位,充满了阳光。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建设好涵化教育课程,让涵化教育成就更多孩子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