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明确指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这些要求为我们研究与实践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校秉承 “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办学理念,以“有敬、有执、有容”为育人目标,以“涵化教育”理念下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夯实基础,放眼未来,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实现儿童素质全面和谐发展,逐步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素养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推进了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优质发展。
一、我们的思考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内容的全程性,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可是,现行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在评价体系上,考试制度的确立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二是在评价指标上,形式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三是在评价方法上,显得单调,过于重视笔试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四是忽视了师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以及各学科的特殊任务等问题,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我们的实践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为了落实《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遵循人性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涵养化育”理念引导下,积极探索适切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模式。
(一)评价原则科学化
1.全面性评价。在“涵化教育”理念的观照下,形成科学全面的校本评价体系,既测试知识能力,又考查学习习惯,同时也注意学生的情感领域、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还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激励性评价。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马克·吐温也说过:“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可见,采用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我们以鼓励为兴趣生发点,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3.生成性评价。学生成长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涵化教育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为学生的生成性发展服务。
4.多元化评价。一是评价人的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涵化教育模式倡导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在既注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又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同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二是评价方式上的多元化。评价时选择恰当的结果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分数的,也可以是等级的;可以是评语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综合。
5.适时性评价。评价时机的把握也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适时评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及时评价。在教育教学进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效果比较好。对于这类的评价,我们要求评价语言巧妙,指导得法,要能够以教师的魅力去涵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儿童在文化影响下的快乐生长。二是延时评价。有些问题并不是一时能够解决得了的,也不是正面评价能够起作用的,我们就采用延时评价。延时评价的运用会激起学生心灵的波澜。
(二)评价内容具体化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的涵化教育理念下的评价体系,除重视对学生认知领域的内容评价外,更加注重对学生非认知领域的评价。根据各年段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素质手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生素质十项标准》,内容有:(1)有一颗爱心和孝心;(2)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3)能写一手漂亮的字;(4)能写一手文从字顺的文章;(5)能简单英语会话;(6)会踢足球;(7)会唱淮剧;(8)能演奏一种乐器;(9)有一项美术特长;(10)会下一种棋。
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设计了《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生阶段性操行评价表》,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参加文体活动等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设计了“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自我评议或小组评议”三个小栏目。二是学生知识能力。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观察、思考、想象、动手、质疑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三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根据学生身体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综合评价。四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对学生的性格品质、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和意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五是学生劳动技能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的基本能力及劳动创造力进行综合评价。六是学生特长素质发展水平。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课外活动兴趣、课外阅读兴趣及学生的才能优势、学科特长、艺术体育特长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价方式最优化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评价,是关注过程、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学业水平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我校涵化教育课题研究,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测评方式,意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一是课内进行评价。如班队会上对班级出现的种种好的或不良的现象进行适时评价,指导孩子的行为;各学科在课堂上针对学生表现,如习惯养成、口语表达、习作、书写、器乐演奏、手工作品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或不足给予鼓励或提醒,使其尝到成功的喜悦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二是借助活动进行评价。学校每年举办德育主题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架设展示自己爱好和特长的舞台。并通过严格程序进行评选,最后颁发奖项。活动中,每位孩子胸怀梦想,期待成功,向往鼓励和赞誉,从而产生继续向前的动力。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认识自我、欣赏别人。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态度习惯、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学校出台了《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杯”优秀少年评选方案》。内容摘要如下:
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杯”优秀少年评选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引导全体学生活泼、主动、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德有所养、学有所成、技有所长的莘莘学子,塑造“有敬、有执、有容”的阳光少年,特制订本方案。
二、参评对象
凡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学业优秀,特长明显,学科素质高的学生均可报名参评。
三、荣誉称号
十佳少年、风采少年、阳光少年、三好少年、校园之星。
四、评选办法
(一)形成性评价
个人申报,班级学生民主测评,班主任推荐,每班上报8名同学。报名时写好自荐表(包括民主测评得票数)并提供本学期教育类各类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校级以上)。所有奖次按方案量化积分并计入参评成绩。
表彰:校级3分,县级4分,市级5分,省级及以上6分。
获奖: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分;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4、3分;省级及以上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5、4分。
发表:按同级获奖一等奖计分。 以上各项以最高分计一次,不重复计分。
注:(1)申报时间:6月7日—6月10日
(2)所有获奖证书以2019年2月1日—2019年6月10日。
(3)每班取积分前5名学生参加展示性评价。
(二)展示性评价(满分50分)英语口语(10分)、 信息技术(10分)、 音乐(10分)、体育(10分)、美术(10分)
(三) 学科素质评价(与期末考试同步进行)
(四) 公示表彰
学科素质测试结束后,按形成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学科素质评价三项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表彰“十佳少年”“风采少年”“阳光少年”名单。各班表彰20名“三好少年”。另外,根据特长分别表彰部分学生为“文学之星”“书画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进步之星”等校园之星。
实施步骤:一是形成性评价。个人申报,班主任推荐。报名时写好自荐表并提供本年度各类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所有奖次按方案量化积分并计入参评成绩。二是学科素质评价。学校将组织对申报同学进行学科综合素质书面测试,笔试以期末调研三科成绩为准。三是学科展示性评价。项目分为行为品德、电脑操作、英语口语、体育体能、口语交际、乐器演奏、个人特长;展示性评价的内容及考核办法①行为品德,由本班同学对其平时礼仪、诚信、行为习惯、爱他人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评议打分,在班主任推荐前完成。②电脑操作,三、四年级5分钟汉字录入;五、六年级30分钟按要求制作幻灯片。③英语口语:观察、情境说话。④体育体能:50米跑(必测);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自选一项参加测试)。⑤口语交际:讲故事(自选自演内容不超过2分钟)。⑥乐器演奏:教材中指定一首乐曲,由学生自选乐器演奏。⑦个人特长:个人申报项目并展示自己的特长。展示性评价结束后,按形成性评价、学科素质评价、展示性评价三项成绩计算总成绩,最后按从高到低确定获奖名单。综合性评价对学生“过去”的努力,进行了有力的反映,既能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又能让学生规划好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新课程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渐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体现教育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文化,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好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评价者对被评价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不断改进和发展。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在校和在家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自己,努力使自己体验成功,受到激励,从而能够自觉地养成积极进取以及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自我完善的好习惯。《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既有固定项目,也有自主的空间。其特点如下:一是学生参与评价全过程。开学初自定成长目标,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学期中自析成长过程,定期对自己成长中的快乐与痛苦、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肯定与反思;学期结束自评成长效果,把自己成长中留下的印迹保存到记录册中。二是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开学前对孩子自定目标进行共同商讨,在“家长寄语”中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学期中对孩子成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纠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亲子交流”中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学期结束认真总结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给孩子恰如其分的评价。三是教师积极参与。教师通过“老师寄语”“成长交流”等栏目,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点收获都给予鼓励,对学生平时的表现积极引导,看到每个学生长处,同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衷心希望。《学生成长记录册》真实、生动地记载了学生成长中的脚印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成为学生收获生长的快乐园地。它是学生与家长的心灵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倾情交流,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得到增强,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
总之,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但评价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随着教育的灿烂旅程不断延伸,评价也随之时俱进,不断更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倦地探寻“涵化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涵化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涂抹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