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彩虹和倡导转变的文化
我们文化中的悲伤失语症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所有看上去无害的陈词滥调背后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我们已经探讨了大众对悲痛的观点,以及表达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深层逻辑。然而,反悲痛的文化根源埋藏得更深,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悲伤五阶段理论对专业人士和大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当我们随意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悲痛”和“困境”时,跳出来的是成百上千条画着彩虹的鸡汤表情包,写着“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认为,遇到困难时只要态度端正并勤奋努力,一切都会柳暗花明,毕竟在电影和小说里,失去伴侣的女人和失去孩子的母亲最后总会过上比原来更好的生活。就算结局有些悲伤或者喜忧参半,我们也能接受,因为至少主人公明白了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悲痛的双亲会从孩子的死亡中得到教训,并暗暗发誓:不会让下一个孩子遭遇这种不幸。可怕的濒死事故并没有导致死亡,实际上,它让整个家庭更加亲密。事情总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与悲痛之间的文化关系之所以如此奇怪,部分是因为一个看似无害的产业—娱乐。
我们所有的文化故事都涉及“转变”,都是救赎的故事。书、电影、纪录片、儿童故事,甚至我们讲给自己听的故事,所有的结局都是积极的。我们需要大团圆结局。如果结局不好,那就是主人公做错了。没人想读一本直到结尾主角还在痛苦中挣扎的书。
我们相信童话故事,因为在童话故事里,只要努力和坚持,困难总会迎刃而解。我们一定会迎难而上,绝不向困难低头,至少不会一直沉浸在悲伤里。故事的主人公,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在痛苦面前都是坚强、勇敢的。反派(那些令人失望的角色)总是固执地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愿回头。
我们的文化鼓励克服所有困难。坏事发生了,我们要以更强大的姿态战胜它们。这就是我们讲述的故事。它们不仅存在于屏幕中,还存在于现实里。
社会学家布琳·布朗(Brené Brown)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为失败镀金的年代”,我们崇尚那些绝处逢生的故事,因为这样的结局能使人得到救赎,但这些故事美化了过程中的黑暗与煎熬。1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条叙事原则:不幸和困苦能够助人成长,虽然过程艰辛,但结果一定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的。只要你相信,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光辉灿烂的幸福结局。
悲痛者会遭遇冷眼的原因恰恰是他们违背了克服困境的文化叙事原则。如果你不能转化你的悲伤,并从中发现美好的一面,你就失败了。如果你不尽快调整,在大家的注意范围之内,按照这个叙事原则完成从意外事件到身心转变的过程,你就脱离了文化叙事原则的轨道。
我们的文化对讲真话有一条看不见的禁言令,无论是虚构故事还是现实生活都是如此。我们不愿承认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愿承认有无法消散的痛苦。然而,我们必须学着和一些经历共处,这和一切最终都得到解决是两个概念。无论放进去多少彩虹和蝴蝶,有些故事就是不会有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