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阶段以及为何治疗师会失败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经常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抱歉。我经常能从来访者那里听到很多可怕的经历,他们向治疗师寻求帮助,得到的却是愤怒和羞辱。容易漠视、评判、乱开药方的往往是专业人士。
无论接受了多少心理治疗的培训,或者多么强烈地渴望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治疗师都常常是诊疗室里技能最差的人。很多时候,是悲伤的来访者在“教”他们的治疗师什么是悲伤的真实状况。
我在前面提到,心理治疗师培训大多学的是悲痛五阶段理论,这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1969年出版的《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许多咨询师和医生都默认,这是指导我们“健康”地度过悲伤时期的理论基础。难怪许多悲痛者放弃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因为悲伤五阶段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悲伤五阶段理论是库伯勒–罗斯博士在倾听和观察临终者时提出的理论模型,原本是用来分析临终情绪的方法,后来演变成一种处理悲痛的策略。根据该理论,悲痛者会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这就是“悲痛”作用于我们身上的完整流程。
广泛流传的悲伤五阶段理论暗示我们应对悲痛的方式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会按照这个顺序有准备地走过每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完整地经历这些阶段,否则就永远无法痊愈。
我们的目标是摆脱悲伤,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按照顺序尽快走完这五个阶段,否则一定会在与悲痛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库伯勒–罗斯博士在晚年表示,她后悔用这样的方式创造了这个理论模型,导致大众误认为悲痛体验是千篇一律的、有迹可循的。她提出悲伤的五阶段理论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在何时会感受到何种情绪,也不是为了判断你是否“正确地”经历悲伤。无论是对于临终者还是他们的家属,悲伤五阶段理论的目的是确认并合理化丧恸、死亡和悲痛。它的本意是安抚情绪,而非制造牢笼。
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都要度过一段痛苦、迷茫的时期。我理解悲痛者和其亲友的心理,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都希望得到一张路线图,图上清晰地标出每一个阶段和站点,从而保证在旅程的最后给悲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然而,你无法强行规划痛苦。你无法让痛苦井井有条或符合预期。悲痛和爱一样是私人化的,每个生命、每条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章法,无迹可寻。无论“专家”怎样说,悲伤都不存在阶段。
无论大众的观念如何,悲伤都无法被分阶段处理。
能否顺利度过悲伤时期完全取决于个体经历。这意味着你要倾听自己的心声,要像承认爱一样承认悲伤,要抛弃所有人为设定的阶段、要求和限制,给悲伤、痛苦留出空间。
你或许和别人有很多相似的悲痛经历,倾听他人的经历会对你有所帮助。但是,请不要做比较,不要设立一条及格线,两个人分出个高下—这是无用的。
在专业医师学会给予悲痛者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之前,很少有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人讲述悲伤的治疗师。
在这里,作为一名从业者,我深表歉意,但这并不是说行业里就没有经验丰富、方式得当的优秀医生和治疗师。在我刚失去丈夫的时候,我就遇到了他们。这些年在持续的悲伤援助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如果你一直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是始终受挫,请你不要放弃。你会遇到善良的人。
根据临床诊断,我的抑郁程度正在加重,焦虑水平很高。治疗师建议我服用抗抑郁药物,并且采用一些线上的认知行为疗法。离开治疗室的时候,我感觉比来时更糟。国家健康保险中心办公室的人研发了一项测试,测验结果显示我不仅是悲痛了,我现在患有精神疾病。我一定是输给了悲痛,因为我还在悲伤。虽然我努力不让悲痛影响我,但是现在我拿不准这事到底结束了没有。毕竟我已经跨过6个月这道坎了。
贝弗莉·沃德(Beverly Ward)
“写出你的悲伤”工作坊学员
关于伴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