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
从人才成长的条件来考虑,在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母亲是文盲的家庭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小概率事件。况且,在梅自强的家乡常州一共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多名院士,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资料显示,从隋唐开科取士,直到清末,常州共产生进士1546名,位列中国城市中的前三甲(另一种说法是位列第四)。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以上数字还不包括常州的属县。紧邻常州的苏州市,是中国科举考试当之无愧的状元之乡,近邻无锡市也位列前茅。在中华大地,长江三角洲始终是我们民族和国家高级人才密集产生的高地。
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北倚长江,东临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和苏州、无锡联袂成片,自古就是著名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历史名城。
常州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周以来,常州作为吴国的领地已有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常州武进区的淹城遗址,是中国目前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城市区,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自西晋起至今的1700余年间,常州始终是郡治或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誉。
常州作为人类居住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常州戚墅堰区的圩墩新石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余年;天宁区青龙镇潘家塘、奚蒋塘、刘家村一带的潘家塘聚落遗址距今5500多年;戚墅堰区丁堰乡排姆村附近的常州果园遗址距今5000多年,属马家浜文化后期;武进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距今约4500年,属良渚文化时期。这些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从时间坐标上证明了以常州为中心的苏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同步进程,也证明常州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
近现代以来,革命家“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语言学家赵元任,戏剧家洪琛,书画大师刘海粟、艺术家谢稚柳等,以及以数学家华罗庚、医学家吴阶平为代表的37位中科院院士和20位工程院院士,在新中国的史册上留下了恢宏的篇章。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清代大诗人龚自珍的这一句吟咏,是对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绝佳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