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张石川的电影生产经营研究
张石川,原名张伟通,字蚀川(后改为石川),189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蚕茧小商人之家,从小帮助父亲料理商务,磨炼务实的经商作风和管理才能。少年时代,他跟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谋生,从洋行买办起家,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广泛涉猎文明新剧、娱乐业,民国初年“触电”后又一头扎进电影界,为中国电影耗尽毕生心血。作为电影公司经营者与电影制片人,张石川先后历经新民公司、幻仙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国华影片公司、“中联”“华影”、大同电影公司等,并且都留下了各具时代印记和个人特色的导演作品。40年影坛生涯拳打脚踢,这位中国电影事业的“开疆拓土功臣”,始终是以勤奋苦干的形象立足影坛,以一人之行踪基本勾勒出民国电影发展的起伏脉络。仅从这方面,张石川在民国电影业的“第一人”地位和名望无人能及。没有这位“民族事业的开拓者”,民族电影志的第一页也将改写。
早期电影在中国经常被作为一种短期投机或者“游戏事业”,由于电影资金、技术与人才匮乏,影片公司此起彼伏,电影制作缺乏长远规划,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不断,加之外国资本长期控制和垄断中国电影的放映和发行市场,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业初创阶段的基本情境。当时,介入电影业的中国人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能坚持下来的极少,张石川就是其中的领军性人物。他多年的搭档郑正秋这样评价,“石川读书不多,而有兼人之才识,富进取心,复勇于任事,辛勤艰险,皆不足以挫其坚韧不拔之气”。在强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张石川展示出他在观念和实践上敏锐的“财商”。他从手工作坊式的电影生产起步,在民族影业尚处于边缘地位的境地中争取自身的发展空间,凭借实干精神和对时机的把握,遵循商业规则,追寻时代新潮,揣摩观众心理,在复杂政治生态环境与残酷的电影市场考验中,带领他的核心团队,以及凝聚起来的影戏界人才队伍,做着筚路蓝缕的开拓性工作,努力建立并维持了自己的一套电影生产经营秩序。本篇将沿着张石川的事业轨迹,通过还原机构变迁、人际交往、技术发展、文本生产与消费的丰富语境,探讨他的电影生产经营活动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的发生与发展所产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