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 疥螨的发现
弗朗切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1626—1697)
吉辛托·塞斯顿(Diacinto Cestoni,1637—1718)
乔瓦尼·玛丽亚·兰奇希(Giovanni Maria Lancisi,1654—1720)
乔瓦尼·科西莫·博诺莫(Giovanni Cosimo Bonomo,1663—1696)
1687年,疥螨还很难研究,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不过,今天有了非常先进的观察手段。美国农业研究院(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的科学家冷冻疥螨之后,使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左图是一种黄色的疥螨—台湾罗里螨(Lorryia formosa),在它的周围,是一些真菌。
盖伦的著作(190年)、洛基山斑疹热病因(1906年)
通过与药剂师吉辛托·塞斯顿合作,意大利科学家乔瓦尼·科西莫·博诺莫发现了疥癣发作的原因。他认为:疥癣是通过螨虫传播的,而且他还观察到一只螨虫产卵。他根据这一现象推测,疥癣在人际间的传播是通过螨虫或虫卵污染的衣物实现的。博诺莫还提出了治疗疥癣的药物,比如硫黄。皮肤病学教授玛西娅·拉莫斯-e-席尔瓦(Marcia Ramos-e-Silva)写道:“他们的研究首次让人们注意到传染性疾病背后的寄生虫机制。尽管他们没有直接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的发现首次证明,一种微小的生物可以导致疾病。甚至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博诺莫和塞斯顿的发现开启了医学的新纪元。”
1687年,博诺莫在写给医生和博物学家弗朗切斯科· 雷迪的一封信中,对疥螨(Sarcoptes scabiei)这种很小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生物进行了详细描述。尽管在博诺莫之前,就有人观察到疥螨,但他们并没有把它们看作疥癣的致病因素,而是通常把疥癣与盖伦的体液学说(参见“盖伦的著作”)联系起来。博诺莫写道:“我从(皮肤上)取下一个非常小的、几乎无法辨别的白色小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发现螨虫的幼虫有点像白色的乌龟,背上有一个黑点,身上长着细而长的鞭毛,动作灵活,六足,脑袋尖尖的,在鼻子末端有两只小小的触角。”
博诺莫的信件发表后,罗马教皇的首席医生乔瓦尼·玛丽亚·兰奇希立即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把寄生虫视为疥癣的唯一致病因素是不对的。当兰奇希以体液假说并引用了《圣经》来解释疥癣的病因时,博诺莫决定回避争议。
疥癣是一种会让人感到非常痒的皮肤病。比较严重的病例通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科学家后来还发现,疥螨还和其他皮肤疾病有关,比如家畜中的兽疥癣。另外,螨虫还可能寄生在植物和蜜蜂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