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沟通:改变人生的说话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课
鸟笼效应:要想不被别人反复提及,就得先行道破

【核心提示】在沟通中,如果有些事情不想被别人反复提及,我们自己就得先行打破令人反感的话题。

【理论指导】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其内容是:如果你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你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其含义是:要想不被别人反复提及,就得先行道破。

鸟笼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1907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于哈佛大学退休了,闲来无事,他去好朋友物理学家卡尔森家走访。这天,两人开玩笑似的打了一个赌。

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的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纳了:“我只当它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然而从此以后,每逢有客人到访,看到卡尔森书桌上那个精致的、空荡荡的鸟笼,便会问:“教授,您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耐心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态度虽然诚恳,客人的目光却分明是不相信的。

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这就是詹姆斯著名的鸟笼效应。正如一个男孩送了女朋友一束花,女孩很高兴,特意让妈妈从家里带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当然这是鸟笼效应的一种甜蜜的体现。

鸟笼效应为什么会奏效呢?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心里先挂上一只“鸟笼”,再不由自主地往笼子里放“小鸟”,事实上只能给自己创造一次又一次麻烦。

以卡尔森为例,其实就算是没有客人来问,卡尔森长时间面对着空鸟笼,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压力,精致漂亮的鸟笼弃之可惜,只有买鸟来养才能与之匹配,环境才能协调、才能和谐,才不致招来猜疑的询问和怪异的眼光。

应用在沟通过程中,鸟笼效应告诉人们:如果我们不想被别人反复提及讨厌的话语,我们自己就得先行打破令人反感的话题,否则你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