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 不喜欢语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套”中人

艾比

高中时代,我很喜欢文学。由于要参加高考,父母反对我看课外书,但那时的我却对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着如饥似渴的向往,于是语文课本便成了我的最佳选择。晚上做完作业,我就会翻开语文书,徜徉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文学作品带给我的感动与启迪,有时也会模仿课本中的语句写一些文字。那是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我对文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也蒸蒸日上。

然而,在语文考试中,我常常做不好阅读分析,因为我答题总是不符合“主流”。为了分数,我开始刻意去迎合标准答案。凡是语文课上老师对文章的分析(后来才知道这些分析往往出自所谓的“教学参考”),我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背出来;我看了很多教辅材料,总结出阅读分析的答题“套路”,把自己的思维放到一个固定的模板中去。

如果说“套路”助我赢得了高考,那么高考之后它的后遗症大爆发却让我困惑不已,最明显的症状是创造性思维的缺失。我以高分考上了中文系,却发现自己无力应付专业课程,尤其是不会写论文。我能把文学作品中的名句背得滚瓜烂熟,能准确地说出作者的写作手法,却体会不了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到作者的思想,更别提对作品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导致我专业课学得很累,拼命背笔记和参考书仍无济于事。我开始讨厌文学了,因为它没有“套路”可循,让我无所适从。

“套路”的后遗症还表现为阅读兴趣的丧失。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大学期间我几乎没有读过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多少次,我说服自己拿起书来,可才读了几行便感觉索然无味。每当我看到一个形容词,就会不自觉地考虑“这个词为什么不可以用别的词替代”;每当我读到一句优美的句子,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每当我读完一段,总忍不住要想“这段话放在这里有什么用处,可不可以换个位置”……如此一来,自然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与快感,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沉浸在文学之中了。

我曾听到过一句话:一天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虽是戏言,却道出了读书对人的重要性。不读书对人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当我开始反思自己已经多少年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想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幼稚,思维越来越迟缓、越来越僵化了。要命的是,我还从事着编辑工作,因为严重缺乏读写兴趣与创作能力,我的工作效率很低,对工作的迷茫与抱怨使我渐渐产生了自卑、消沉、怠惰的情绪。

应试教育的“套路”束缚了我的思维,现在我虽然可以摆脱它,但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我的骨髓,成了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条我始终挣脱不开的锁链,那锁环相碰时冰冷沉重的声音时常回响在我耳边。每当有一丝新鲜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中时,那个声音总是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你所做的一切都有“套路”可以沿袭吗?于是,我便犹豫着不敢行动了。

(作者系《新读写》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