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 不喜欢语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序

看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感到奇怪,语文不就是阅读与写作么?哪有喜爱阅读之人,反而讨厌语文的?非常不幸,这就是残酷之现实。而这一切,皆因那篇《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而起,此文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一经推出,便引起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紧接着被“外滩教育”等公众号与网站转载。《新读写》杂志特意围绕它组织了一次讨论。然后,被该书编辑看中,就有了放在你面前的这本书。

相信凡上过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新学期,发下新课本,大家首先会翻开语文课本,选感兴趣的课文,读得津津有味。可到后来,当老师在课堂之上,一本正经带着大家条分缕析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词时,当初阅读的快感便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味同嚼蜡般的感觉。极端者,便是本来承担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重任的语文课,到头来反而扼杀了学生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之所以如此,便在于高高挥舞于中学师生头上的“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的指挥棒,及随之起舞的烤羊肉串般之碎片化语文课本与教学。两者一唱一和,便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轻而易举地给扼杀掉了,岂不悲哉!

已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先生曾说过,读中学时,语文课上,他多半躲在下面偷偷看小说,等到快考试了,借老师的备课笔记看看,语文照样拿高分。方老师同时还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类似的话我还从其他优秀语文教师的嘴中听到过。他们的话,无意中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多阅读、勤练笔方是正道。对课文过度之解剖,及与之相应的高考标准化试题,其实都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而这些“倒行逆驶”,便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彻底丧失了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本书的作者们便是围绕此而展开分析与探讨的。他们或分析自己为何讨厌语文,讨厌语文的后果有哪些;或谈自己是如何喜爱上阅读的,热爱阅读又给自己带来了些什么。王俊期同学列举了语文教材的三宗“罪”:剜其肉(选作家的个别作品而失其全面性、丰富性),折其骨(拆解式分析),夺其魂(标准答案);张正涛同学也认为,“如果想通过语文课做得‘太多’,反而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刘墨文同学认为,“在我眼中,自行阅读与上语文课相比,前者更能激发我对语文的兴趣”;而张卓尔同学更是坦言,“我自己所选择的阅读书目,以及我随性之读书态度,就是我给自己上的离经叛道的语文课”;而退休教师杨友苏与作家周佩红,更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畅谈了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和国内的“碎片化”语文教材与“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正相反的,便是国外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与测试。为此,我特意选了上海市市西中学国际班、瑞士蒙塔娜学院及美国纽波特中学(Newport High School,Bellevue,WA)的老师对自己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文章资料及学生们的书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矣!

何时,语文课能够真正引领学生们爱上阅读与写作,那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育栋

2017年10月22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