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妈妈出差,孩子又哭又闹不让走怎么办?
【问题解析】
从上述的介绍看,当妈妈要出差离开时,孩子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不光是出差,有的孩子平时也特别黏妈妈。妈妈把他送到营地去锻炼,可孩子晚上想妈妈哭闹,经常就被提前接回家;还有的孩子没法上学,每天早上,妈妈好说歹说送到学校门口,却哭着不进去,连正常的学习也保证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可能与三岁以前,母亲和孩子没有处理好分离有关。如果孩子分离焦虑的情绪过于强烈,即使年龄更大一些,也同样会出现这种现象。
怎样做才能处理好分离焦虑的情绪呢?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都自带原始分离焦虑,孩子离开妈妈的子宫出生就必然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我们提倡孩子出生的1年内,妈妈最好24小时不离开孩子的视线。只要孩子有需要,就尽力马上满足。这样,孩子的基本安全感才会建立起来,对外部世界才有了最基本的信任。
当然,这也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即使妈妈使出全身的力气,也不可能全部按需满足。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养育环境失败”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比如:孩子饿了大哭,可妈妈正在做饭,不能马上喂奶;孩子需要抱抱,可妈妈上班还没有回家……为了让自己适应现实,孩子会逐渐发展出“自我安慰机制”,比如吃手,或者用有妈妈味道的东西替代妈妈等,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从养育环境的绝对满足,到适当失败,孩子通过自我探索和使用“过渡客体”,不仅提高耐受焦虑情绪的能力,还发展出“自发创造性”。
但如果孩子刚出生,妈妈比较焦虑,或者不能在孩子身边全心照顾,孩子没有体验过养育环境绝对满足,长大一些,妈妈还不允许他们用吃手、闻被角等方式缓解焦虑,孩子就容易处于原始焦虑的痛苦状态,很难控制情绪。
前面说到的妈妈,她看见孩子哭得烦,就让家人拉走孩子,强硬地离开,或者偷偷溜走,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式。这是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哭闹,妈妈无法承载他的情绪,“眼不见心不烦”,就会选择“扔掉孩子”的办法。这种做法更加剧了孩子的恐惧,他被动地失去妈妈,却又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再次出现。失去掌控感的孩子会陷入情绪崩溃的局面。下次,他会担心妈妈再次消失,情绪愈加强烈,坚决不放手。因此,这种逃跑、回避,或者教育孩子“你要坚强”的办法,往往都是无效的,甚至还会加深孩子的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面对这样的孩子,妈妈还是要尽力弥补情感陪伴的缺失,找机会多跟他在一起。即使真要离开,也要直面孩子的情绪。比如:跟他说清楚自己去哪里,走几天,什么时候就回来了;提前给孩子做个日历,让孩子看着日子等待妈妈;还可以让孩子选择随身物件替代妈妈……虽然依然不愿妈妈离开,但是这些方法至少令孩子感觉还能掌控“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会安心很多。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营地,一个孩子因为想妈妈哭了。老师并没有回避孩子的情绪,也没有教育他“要勇敢坚强”,而是跟孩子一起给妈妈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妈妈虽然人不在这里,但她并没有消失。而后,老师陪孩子躺在床上,拍着她的身体,有意识地跟孩子谈论妈妈:“妈妈平时是怎么哄你睡觉的?你教教我,我也这样做。”孩子边哭边和老师回忆着妈妈,内心的焦虑情绪得到安抚,很快就睡着了。
对话演练
SEL方法
妈妈要离开,但孩子很焦虑时:
1.接纳和包容孩子的焦虑情绪。
2.告知孩子妈妈离开和回来的准确时间。
3.找一个“妈妈替代物”,讨论使用方法。
4.提前几天开始讨论。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是因为心理不安全导致的。如果每次都能用以上的方法赋予他掌控感,这种问题就会逐渐减轻,至少不会加深。如果妈妈预判,分离的时候情况会比较严重,就要再提前几天,每天跟孩子来探讨这个问题。甚至多想一些“掌控妈妈”的办法,帮助孩子。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强硬执行,否则,孩子好容易建立的一点信任就会再次丧失,孩子会更加不相信妈妈,变本加厉地依赖妈妈。
问题延伸
还要提醒的是,平时妈妈也可以经常跟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妈妈藏起来,让孩子来找。故意让孩子找到时,告诉他:“妈妈又被你抓到了。看来妈妈跑到哪里都逃不出你的手掌啊!”用这样的语言帮孩子建构一个认知——“即使妈妈不在,她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妈妈永远都在我的掌控中。”随着孩子长大,“妈妈在心里”的安全感已经夯实,就是他们要远走高飞的时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因为母爱从一开始就在为孩子离开妈妈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