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儿童社会与情绪学习家庭指导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问题4:孩子一直都很乖,很听话,好不好?

家长们聚在一起,一说到自己家的孩子爱发脾气,就感到发愁。但也有的家长此时会非常自豪地表达:“看我家孩子,从小到大从没发过脾气,现在上了小学,在学校是听话的好学生,在家里也是懂事的乖孩子,一点都不给家长添乱。”往往这时,其他家长都禁不住表示羡慕,赞扬这个省心的好孩子。

【问题解析】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天,说变就变。”像案例中这个从来不变脸的“好孩子”,真的值得鼓励吗?大家都看过美国动画电影《头脑特攻队》吧。里面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莱利的故事,在经历了搬家、转学等一系列的事情后,莱利变得郁郁寡欢。为了让她快乐起来,头脑中的情绪小人“乐乐”想占据大脑操控台,不允许其他情绪“干扰”她,尤其是不让“忧忧”靠近大脑操控台。但是这些努力仿佛都是徒劳。“乐乐”越讨厌“忧忧”,莱利越高兴不起来,大脑中构建的世界逐渐崩塌。直到有一天,莱利终于离家出走了,“忧忧”才回到大脑操控台。那些童年的美好回忆突然浮现在莱利的脑海中,莱利大哭了起来,当伤心的情绪被允许和接纳的那一刻,女孩的世界终于再一次光明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直都没有情绪的乖孩子,或者始终都保持快乐的“阳光孩子”,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他们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却可能是暗潮汹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各种情绪都是人类大脑的必然产物。无论是喜还是怒、哀、惧,都伴随大脑的演化一直存在着,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忽视了它们的作用,不允许多种情绪同时存在,就违背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必然会出现心理问题。那么,喜、怒、哀、惧的情绪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喜”,是人类动力的源头。想想看,当你做一件感到高兴的事,会怎样?孩子玩乐高的时候特别高兴,他就会一直想玩下去;跳舞的时候很开心,他就会想当个舞蹈家;喜欢谁,就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与他(她)相处。反之,不喜欢的事情则做得很没劲,没有动力继续下去。很多人的拖延就是缺乏动力造成的。

“怒”,表达边界。比如:有人不经同意就拿走自己的东西;孩子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完成计划;被人用言语谩骂,甚至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攻击……这些行为会让我们生气发怒。这是因为对方侵犯了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侵入了自己的边界。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互相尊重边界,才能更容易和睦相处。如果不能适时的表达“怒”,他人就会不断侵犯自己的边界,人就失去了自尊与平等。

“哀”,获得成长。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心想事成”“十全十美”,这往往是人类美好的愿望。面对生活中的“失去”和“得不到”,悲哀是向它们告别的方式。当我们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时,才能放下完美的期待,向现实妥协,去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下去。这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成熟的过程。不能够悲哀的人,就不能在释放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惧”,保护安全。不管对事物,还是对人,害怕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人身的安全。

如果说任何情绪都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没有情绪。表面的平静,很有可能隐藏着危机。在心理学临床上,有些孩子像电影中的女孩一样,青春期集中爆发,出现极端行为;有些孩子则由于长期压抑情绪,出现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抽动等躯体症状。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不要以孩子“没有情绪”“听话”为骄傲,更不要用夸奖强化孩子的这些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允许孩子有任何情绪的表达,越能够大胆表达情绪的孩子,对身体和心理发育越有好处。对于不善于表达情绪的孩子,家长反而要鼓励他们宣泄情绪。甚至,家长可以主动成为孩子情绪的“垃圾桶”,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任何情绪。

对话演练

妈妈:宝贝,因为昨天9点没有写完作业,爸爸狠狠批评了你。你是不是很委屈呢?

孩子:没事的,妈妈,爸爸批评我是对的,是我做得不好。

妈妈:那咱们想一想,要是你的玩具小熊听到爸爸这样批评它,会是什么感受呢?

孩子:也可能是伤心吧。

妈妈:我猜还可能是害怕,或者委屈。

孩子:妈妈,我昨天好像也挺害怕的,吓得我都不敢说话。

妈妈:妈妈也看出来了。你要是感到害怕,就大声地哭出来,告诉妈妈也行,不要憋在心里。

孩子:可是,爸爸说不要动不动就哭,爱哭鼻子不是好孩子。

妈妈:喜怒哀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特别是一些让你不舒服的情绪,如果不允许它跑出来,它们就会像管道里的淤泥一样,积攒在你的心里。等哪天实在憋不住了,一股脑地喷出来,这样会让你更难受。所以,妈妈希望你能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发,伤心了就哭,害怕了就来找妈妈保护你。你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好孩子。

孩子:可是小明前天上课的时候跟老师发脾气,老师就请了家长,狠狠地批评了他呢!

妈妈:这并不能说明小明是坏孩子,只是他发脾气没有找对时间和场合而已。妈妈告诉你,你有情绪的时候,要是感到有些地方不安全,你就来找妈妈,妈妈随时都是你的情绪垃圾桶,好吗?

孩子:好,谢谢妈妈。

SEL方法

情绪的意义:“喜”产生动力,“怒”划定边界,“哀”学会放下,“惧”保护自己。

面对不会表达情绪的孩子:

1.允许他的各种情绪。

2.鼓励他用任何方式表达情绪。

3.给他的情绪做坚强后盾。

每个人强憋着情绪,都会感到很累,更何况是孩子。当给堵满了淤泥的情绪管道打开一个出口,那些不舒服的情绪就有流动和倾泻的机会了。管理情绪不是压抑情绪,而是允许各种情绪在身体里流动。情绪是孩子内心的声音,他们的情绪被看见,被允许,才能让他们脱去伪装的面具,做真实的自己。

问题延伸

还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成人在成长道路上也有可能曾经压抑了很多情绪,要想学习理解孩子的情绪,家长首先要允许自己的情绪。如果每次发完脾气,您都会伴有自责、内疚、后悔,就说明您并没有理解和允许自己的情绪。有的家长容易将自己积累的情绪宣泄给孩子,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我们需要多一份觉察,知道自己的情绪被孩子所承载。在您发完脾气后,别忘记跟孩子说声谢谢,感谢他为您的情绪做了一次“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