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天人之道,一也。天有五运六气,以成四时,人之府俞经络实因之。圣人者,人而天者也。以天道治一身,而性命各正;以天道治天下,而民物仁寿。古之圣人,不为君则为相。五帝、三王、风[1]、牧[2]、稷[3]、 [4]、皋繇[5]、伊尹、巫咸、太公、周召、毕散之徒,皆以治身者治世,燮和阴阳,祛除患害,以还天地之雍熙,故自古无不寿之圣人。圣人而不为君与相者,自孔子始;圣人而不登上寿者,亦自孔子始。宓犧[6]、神农、黄帝,不欲其道仅传于一时,而发明之于《灵》《素》诸书,以传万世。孔子既不得为君且相焉,以治一世,又不忍若容成、偓佺、鼓[7]、聃、庄、列之徒,仅以其道私之于一身。既悲悯忧劳,辙环敝敝以伤其生而勤勤焉,删述笔削诗书,以传万世,不徒欲寿万世之人之身,而欲救万世之人之心,使不徒生而虚死。则医药之道,直视为小数,周公列之庶官之末,孔孟亦等之巫匠之流,圣人不贵也。非圣人之不贵,亦谓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则治心又急于治身也。世虽不古,而生民之道不可绝于是。和扁之徒,发明黄帝之旨,俾无绝于世。而长沙、河间、东垣、丹溪四氏,得引申触类而长之,著书立言以传述来兹,天下谓之四圣。四氏者,不居圣人之名,而能心圣人之心以救民物者也。先贤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四氏之徒,劳于撰述而不已者,以为汤液剂铩之功在一时,不若笔之于书为功万世之大也。近世言轩岐之言者,遍海内能尽其道者,旷世而少一遇也。云间李念莪先生,固近代之和扁也。期叔李子,瑰才伟器,思有所为,以立效于时。既不得志,益研穷其家学,精妙入神,出而应物,往往奇效。沉痼之疾,诸家罔措,期叔按指望色而知之,忽焉起死人而肉白骨,名满南北。而期叔欿[8]然不自足也。研几极深,撰次成书,曰《脉决汇辨》,益畅念莪未尽之旨,凡二十余年,七易稿而始定。补前圣之未备,正往贤之或差。凡叔和、伯仁诸家之微乖偶类,无不刊而正之。条分缕晰,以明伪诀之误,以归《灵》《素》之正。譬之于书,四氏则孔子之述六经也,期叔则孟子之辟邪说也。古人谓孟子之功不在禹下,吾于期叔亦云,山海可童可泐[9],此书必不可废。海内宗工,故能辨之矣。
康熙壬寅[10]午日淮南年家眷社弟彭孙贻拜题
[1]风:即黄帝之臣风后,三公之一。
[2]牧:即黄帝之臣力牧,三公之一。
[3]稷:即后稷。传说为周的始祖,曾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4](xiè谢):传说为商代的始祖,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
[5]皋繇:即皋陶,尧聘其为大理官,舜聘其为士师。
[6]宓犠:即伏羲。
[7]鼓:即彭祖,上古著名的长寿者。
[8]欿(kǎn砍)然:谦虚貌。
[9]泐(lè乐):裂开。
[10]康熙壬寅:即16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