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河南乡试文选》中的简化俗字详释
在越南刻本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简化字,如《河南乡试文选》中出现的简化字就有草书楷化后的规范字“”(黨)、“”(禮),省略不重要部件后而成的“”(懷)、“”(能),以及一部分采用符号代替而成的“”(類)、“”(離)、“”(豈)等。
简化的方法大概有草书楷化、符号代替、省略部件、合并法等几种。《河南乡试文选》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草书楷化
草书楷化法是指以草书结构改造笔画繁多的汉字,从而达到简化目的。
【黨—党】
公之失不在于盟而在于与楚~而盟也。(16a-7)
按:“党”为“黨”的俗体。黨,《说文解字》:“不鲜也。从黑尚声。”《说文解字》云:“,朋群也,从手黨声。”但后世乃多以“黨”代“攩”。俗体“党”是在草书的基础上用“儿”替代部件“黑”楷化而成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引《太平乐府》《目连记》《金瓶梅》《岭南逸事》,皆作“党”,此为简化字形作俗字。
(二)省略部件
有些汉字字形部件比较复杂,俗书往往把那些不影响字义的部件加以省略,形成俗字。如:
1.懷—
视同人于野,上固别一特立焉耳,由今而~兰臭同以情然也。(5a-5)
按:懷,小篆作。《说文》:“念思也。从心褱声。”“懷”的俗体,就是在省略“褱”中间部件,保留上下部件的基础上形成的。1900年(《河南乡试文选》43a-5):“彼都何必懷也。”1900年(《乡试文选》6b-3):“吾民懷荡析之忧。”这两种文献中的“懷”皆写作。
2.能—
虽本非矫情孤介,而人莫我□,更不~合彼此为一家,则舍于郊者限之也。(5a-3)[8]
按:能,小篆作,《说文》:“熊属。足似鹿。从肉㠯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能”的俗体省略了部件“䏍”。1900年(《河南乡试文选》11a-3):“而皇训帝训之不能歧视者,法天之学。”“能”也作。
(三)符号化简省
张涌泉在《汉语俗字研究》中指出:“符号代替是简省笔画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在俗文字中应用极广。”[9]“厶”“文”“米”“又”“リ”“”等数种符号皆如此。这些符号大部分也见于《河南乡试文选》,但《河南乡试文选》中还有一些《汉语俗字研究》中未提及的符号。这些符号对于研究俗字也有着重要价值。
1.【丷】
(1)門→丷
①關—
高祖当暴秦残酷之余,而仗义入~,除苛约法,出于怜恤之意,则仁义之举与汤武共贯。(31a-5)
②聞—
而原其浊德彰,~清圣曾因之避处。(30a-5)
③問—
尔先此~者之端,当必预挟一达者之本真。(17b-5)
按:“關”“聞”“問”三字的俗体均用“丷”替代了“門”,使得书写更加便易。其中“關”的俗体变化最大。關,小篆作。《说文》:“關,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声。”战国文字“關”从“門”,中像门闩。小篆变为形声字,隶书承自篆文,而联其下体卝声(、卝之变形)。楷书承自篆文,变易下体卝声(、卝之变体)而定体。由此,我们可得出“關”演变的大致过程:(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关”(现行简化字)。
那么“”是如何演变为“并”的呢?声符与“并”在形体上相似,为了简化部件,使用“并”部件,这在中国书法中可以找到例证,如。后用“丷”代替“門”,从而有了越南书籍中的俗字。
(2)隹→丷
雖—
故岁功~未更始,而片念倍切殷勤。(11a-5)
按:雖,小篆作。《说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部件“隹”变为符号“丷”,也许书写的人为了与“聞”“問”等字形变化方式一致,也采用了两点符号替代法。这种变化方法在越南刻本中也比较常见,如1900(《河南乡试文选》50b-5):“雖若乐于恬旷而不孚实用也。”“雖”作。1900(《河南乡试文选》44a-9):“乐则行之,雖然士之生乎斯世,必以道为标准。”“雖”作。1900(《乡试文选》26a-7):“迹寻蝌蚪,墨认蝇虫,雖声音之或异,然字画之攸同。”“雖”作。1901(《会试文选》7a-7):“雖云小技,登高能赋。”“雖”作。
(3)彳攵→丷
懲—
况夷敌本无亲使,不能~之以斧钺,而欲要结于一言。(15a-4)
按:懲,小篆作。《说文》:“㣻也。从心征声。”符号“丷”代替“彳”部件。
2.【爻】
數—
御笔炳如学规赐~行书言。(23b-9)
按:數,小篆作。《说文》:“计也。从攴婁声。”部件“婁”变为符号部件“爻”。此类简省方法也有多例,如“類”。1903(《河南乡试文选》14a-8):“鳞介可以消异類。”“類”作,“爻”代替部件“类”。1900(《河南乡试文选》13a-1):“而象魏之悬,特其后焉者耳。”“魏”作,整个字采用符号替代法,“爻”代替“委”,“卜”代替“鬼”。
3.【巾】
違—
尔今日所谓达亦不妨与我相~,而何者之谓达我。(18b-6)
按:違,小篆作。《说文》:“离也。从辵韦声。”部件“韋”变为“巾”,凡从“韋”的字都可这样简省,如“圍”。1903(《河南乡试文选》15b-9):“楚圍之而可贬,则从楚而盟者,可不贬乎。”“圍”作。
4.【サ】
(1)敢→サ
嚴—
而旦明之劼怨维~。(6b-6)
按:嚴,小篆作。《说文》:“教命急也。从吅,声。”部件“敢”变为“サ”,同文献中的“儼”也作:儼然抗牛耳者,鲁公也。(14b-4)
(2)舛→サ
舜—
夫~恩尽戴其至仁犹。(25b-2)
按:舜,小篆作。《说文》:“艸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藑。蔓地连华。象形。从舛,舛亦声。”声符“舛”变为符号部件“サ”。
(3)豆→サ
豈—
~知其所以宣泄闭藏先有以开乎。(13b-1)
按:豈,小篆作。《说文》:“还师振旅乐也。一曰欲也,登也。从豆,微省声。”部件“豆”变为符号部件“サ”。
(4)欮→サ
厥—
圣后实深宥密之怀,又不观一哉心而钦~止。(6b-3)
按:厥,小篆作。《说文》:“发石也。从厂欮声。”表声符的部件“欮”变为符号部件“サ”。
5.【匕】
①證—
况一心严存诚,何以发虑出谋,显而~造化裁成之迹。(6b-10)
按:部件“登”,《说文》:“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1900(《河南乡试文选》44b-4):“试登车而凭轼,为国岂不壮哉。”“登”作,将部件“豆”变为符号部件“匕”。由此类推,凡从部件“登”的字形,其俗字形皆如此,如“簦”“鄧”,俗字形分别为、,这些在越南刻本中都存在。1900(《河南乡试文选》43a-5):“这间蹑履携,彼都何必怀也。”1900(《乡试文选》19a-4):“秀才第一名,叔许。”同理,“證”的俗体也可由上类推得出。
②當—
~此则—窃谓民之怀,岂不常于有仁哉。(26a-8)
按:當,小篆作。《说文》:“當,田相值也。从田,尚声。”其俗字形有,《龙龛手鉴》:“,古文當字。”古文“”应是用符号部件“匕”代替原有部件“口+田”,形成俗字。至于应是用部件“宀”代替“尚”字部件,“匕”代替“田”,形成一个新俗字字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