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喃文献与东亚汉字整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越南刻本《河南乡试文选》的价值

刻本作为文字载体之一,其研究热度虽不及铭刻、写本,但是只要深入挖掘就能发现刻本中蕴藏的宝藏,本文就刻本俗字的研究价值总结如下。

(一)文字研究价值

1.可以展示俗字的面貌,体现当时的用字情况。成泰十五年(1903)《河南乡试文选》是在20世纪初法国殖民统治时期产生的科举参考书籍,为当时参加科举中榜的秀才考试所写文章的结合体,大多数俗字都可在中国古籍中找到用例,也有其个性,即在继承中国用字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

2.理清俗字传承脉络,总结俗字变异特点。汉字在传播过程中,多少会有变化,会受域外民族文化影响。我们通过研究越南科举用书中的俗字,可以看到汉字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异,又有哪些继承了中国俗字,有什么特点。

3.有助于纠正整理越南汉籍刻本整理中的讹误,提高整理研究水平。

4.有助于正确认识汉字简化。在现行简化字中,有一部分文字由俗字转化而来,所以对俗字的研究可以了解汉字简化的过程,有利于汉字的进一步规范。

(二)汉字传播价值

陆锡兴《汉字传播史》将汉字的传播途径分为东、西、南、北、东北五大方向。越南、日本、朝韩同属汉字文化圈,受汉字影响最大。汉字虽是一个个独立的方块字,却拥有丰富的内涵,汉字传播不仅是一个语言文字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

通过调查越南20世纪初的科举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汉字的地位和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知晓汉字在域外是否具有能产性。事实证明是存在的,比如大量的变异俗字的存在就是汉字能产性的体现之一。

(三)文化生态价值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文字对研究所载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王宁《汉字六论》认为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越是具有民族或国别特点的文化,越容易产生相互理解上的隔膜和误解,也越有交流的价值。正如上文所讲,越南刻本内容涉猎极广,中越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文化上相互影响,有共同的书写习惯,故研究越南刻本俗字可以说是联结中越的一条纽带。

(四)越南古籍整理价值

现存越南汉喃研究院的汉籍不计其数,从载体上来讲,有写本、碑刻、刻本;从文字类型来讲,有汉文书、喃文书、汉喃书。内容涉及颇广,但大部分书籍无句读,大量俗字的存在也影响古籍的整理,所以辨认、研究俗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陆锡兴:《汉字传播史》,商务印书馆,2002。

[2]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

[4]叶昌元:《汉字部件通解》,东方出版社,2008。

[5]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6]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5。

[7]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构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

[8]曾良:《明清小说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

[9]吴润仪:《汉字部件解析》,商务印书馆,2017。

[10]何华珍:《国际俗字与国别俗字——基于汉字文化圈的视角》,《译学与译学书(韩国)》2014年第3期。

[11]李建斌:《日藏古抄〈白二十咏诗注〉俗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财经大学,2012。

[12]阮玉协:《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研究——以文献、文字、词汇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2。

[13]贾盖东:《越南汉籍〈大越史记全书〉俗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财经大学,2014。


[1] 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越南汉字资源整理及相关专题研究”(17ZDA308)、2019年度浙江财经大学汉字国际传播与书法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项目“域外刻本俗字专题研究”、2019年度浙江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科研项目“法属时期越南汉字文献用字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2] 作者简介:周亚军,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 王宁:《汉字学构形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5,第154页。

[4] 为了行文说明问题方便,下文必要时使用繁体字。

[5] 短横线前的数字为该字所在页码,a/b是一页分为a、b两面,右为a,左为b,短横线后的数字为该字所在列数。

[6]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第92页。

[7] 为使行文说明问题方便,字头在例句中的不再重复出现,用“~”代替,下文同。

[8] 原文中字迹不清,难以识别的字,在例句中用□代替。

[9]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