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越南刻本中的传承俗字与变异俗字
通过对越南成泰十五年(1903)《河南乡试文选》中俗字形体特征的考察,发现越南刻本中有传承中国的俗字,以下简称为“传承俗字”,也有根据本国人民用字情况创新的俗字,以下简称“变异俗字”。
(一)传承俗字
1.變—変
事有~通之或异,不有以宜之,则岁事亦乖矣。(11b-5)[7]
按:“変”为“變”之俗字。變,《说文解字》:“更也,从攴声。”然凡“”形,俗体多作“亦”,如“攣”作“挛”、“巒”作“峦”、“戀”作“恋”、“蠻”作“蛮”之类。“変”字形见于《宋元以来俗字谱·言部》引《列女传》《取经诗话》《通俗小说》等。《汉语大字典》《字学三正》《重订直音篇》《宋体母稿异体字》等辞典也有记载。此外《中日朝汉字字形对照表》也收有此字形,可见“変”的国际性。1713年(《策学提纲·卷一》19b-2)“于不可變者而變之适足为纷更”、1879年(《乡试文选》17b-5)“圣人与民變革,即文质三统,自人做底,夏商周之损益也”中的“變”常作“変”。
2.北—
即义士随待清于~海,大老隐处。(29a-7)
按:为“北”之俗字。北,《说文解字》:“乖也。从二人相背。”然而俗写多讹作,见《玉篇》。《字鉴》“北”下云:“俗从地,土字作,误。”《俗书刊误》亦云:“北,俗作,非。”《字汇》亦云:“北,从土,非。”《正字通》云:“北,俗作。”越南刻本1676年(《蓝山实录·卷二》P68-1):“乃遣使臣赍敕书晓谕众将,领兵北回,还安南地。”“北”作。1879年(《乡试文选》8b-3):“北鄙之伐齐侵鲁甚矣。”“北”亦作。可见,的历时传承性。
3.緬—
直不啻以栖迟自适者,寄踪迹于长江,~怀丰态于天,方知几重云水深深。(9a-6)
按:“”为“緬”的俗字。那么“缅”是如何演变为“”的呢?《说文》:“緬,微丝也。从糸,面声。”《说文》中对“面”的解释则为:“面,颜前也。从,象人面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足以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篆文从,则从口无义可说,及从目之讹。”对于“靣”,《汉语大字典》:“靣,同面。”《改并四声篇海》引《玉篇》:“‘靣’同‘面’。”《明清小说俗字典》引《集成》清刊本《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第二十三回:“只听得一声号子,两边跳出十数个壮汉,一个个都是齐眉短棍,四靣八方就地滚来。”而“”形则见《中华字海》:“同緬,见《直音篇》,还原未见,待考。”
由此观之,“面”从“”变为“口”应是属于用简单符号代替复杂部件。
4.覓—
常凭泌水而~胜,则苍茫之表,询为逸士之栖。(10a-9)
按:“覔”乃“覓”的俗字。《玉篇》:“覓,索也。”《说文》未见收录。楷书从金文,“覓”从爪从見。从“爪”,表示动手;从“見”,表示看。也就是用眼睛仔细看、动手仔细寻找的意思,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字在大型字典中也可查找到。《明清小说俗字典》引《集成》明刊本《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释家色相尽归空,辩论如何~旨宗。”(p.66)《敦煌俗字典》引《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练生尸经》:“九十年,遭东大荒,人民掘土~食,发其死尸,而即生化。”
从“覓”到“覔”,意符在变,由从“爪”变为从“不”,成为一个新的会意字,这两句中的“覓”均作“覓”,此乃意符更换而产生的俗字字形。
(二)变异俗字
1.部件变异
【塵—】
云水为家,清~可接。(7b-5)
按:乃“塵”的俗字。《说文解字》:“,鹿行扬土也。从麤、从土。”
“巛”此字始见于篆文。篆文作,由三个 构成。义为小水流,合而成“巛”,可表示畅通无阻的水流。隶书作,形体稍异。楷书作“巛”,沿自篆文之形以定体。“巛”会以三个 而成,是川的异体,又和 没声音关系,所以在六书中属于同文会意。今楷书之形均作“川”,释义和“川”字相同。
是由表示小水流义的“巛”替换部件“鹿”而形成的。《宋元以来俗字谱》《敦煌俗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字。在越南刻本中多次出现,1713年(《策学提纲卷一》p.2):“大而天地之无极,小而一塵之至微。”“塵”就写作。
2.草写变异
【飛—】
士闻鸟之~鸣无定在,而栖止必择深林。(26a-4)
按:飛,小篆作。《说文》:“飛,鸟翥也。”1900年(《河南乡试文选》45a-5):“五龙奋飛,非文之途。”“飛”作。1900年(《乡试文选》8b-6):“渎视侯假明禋为感格,抑谓飛熊入梦。”“飛”作。
越南刻本中的、、三种俗字形皆与“飛”的草书相关。“飛”的草书有、、等写法,这几种写法与相似,而、则是在草写基础上进一步楷化,变曲为直、变点为撇而形成的新俗字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