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灾害统计制度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中共和中央政府就把减灾救灾工作提上重要议程,针对各省市对灾情程度、标准等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于1951年3月以生产救灾委员会的名义下发了《关于统一灾情计算标准的通知》[27],这个统计标准此后一直延续多年。1963年9月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决定强调灾害统计、上报工作的重要性,表明中央政府对救灾工作和灾情统计工作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到2015年末,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有关灾害统计的通知、规定、意见和方针等,近20条(不完全统计),详见表2.3。这些文件、规范的出台,使得我国在水灾害方面的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表2.3 有关部门关于灾害统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及相关制度统计表
续表
资料来源:1.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2.李本公等.救灾救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3.民政部法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工作文件汇编(1949—1999)(中).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范宝俊.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根据表中有关灾害统计上报的相关制度,基本上明确了灾情上报的规定,各级部门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灾情信息人员,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同时,建立了灾情信息传递制度,报告灾情,一要迅速,二要准确。
我国现行的报灾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逐级上报,即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从下级行政单位及同级负责部门向上级行政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告。对于洪涝灾害而言,这种上报有两条线:第一条线由各级地方水利部门防汛办逐级上报,最后报到国家防汛办,属于政府部门内部上报制度;另一条线则由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同时申请救灾拨款。
水利部门要进行灾情上报工作,首先就要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主要的检灾方法有5种:①普遍调查,对灾害损失情况进行普遍的调查;②重点调查,从受灾单位中选择一部分进行核查;③典型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受灾单位进行核查;④抽样调查,按照随机的原则,在受灾总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⑤专项调查,即对某项损失情况进行专题调查。但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灾情评估体系,因此只能从倒房数,受灾、成灾人口规模,因灾缺粮人口和需要救济的人口数量,作物成灾面积等数据推算。
[1]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3]张扬.清代赈灾法律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么振华.唐朝的因灾蠲免程序及其实效[J].中国灾荒史论坛,http://www.iqh.net.cn/in.
[5]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6]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7]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8]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9]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0]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1]曾雄生.中国古代的雨量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7-19,第5版。
[12]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3]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4][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七十六《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6]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7][宋]司马光:《传家集》卷三十三《言蓄积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19][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0]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21]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22]吕美颐.清代灾赈制度中的“报灾”与“勘灾”[J]文史知识,1995(9).
[23]周琼.清代前期报灾制度研究.载:江南灾害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文集.复旦大学,2016.
[24]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5]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中华民国二十年水灾区域之经济调查.金陵大学学报.第二卷第一期.民国二十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图书馆藏书.
[26]李兴盛.会勘中俄水陆边界图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7]高庆华.自然灾害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