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贴士 要不要考核预测准确度[1]

没有人买你们的股票,是因为你们的预测准确度高。

人人都知道,你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要得到什么,就考核什么。但对于预测准确度,我的倾向是要统计,但不一定要考核(注意:如果你考核,我也不反对,不过要意识到绩效考核,特别是过程性指标的考核,一方面需要相当资源来维护,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副作用)。

先说不考核。预测准确度是个过程指标。人们习惯于操纵过程指标,让大家看上去都很成功,但客户满意度、股东回报率等结果指标乏善可陈,结果是“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反过来也是,有时候过程指标很糟糕,但结果指标不一定。比如你上周的预测是100个,但是需求一个都没来,预测准确度是0。不过这没关系,这周一,100个需求都来了,客户拿到了他想要的,客户满意;你的库存也降下来了,股东满意,可谓皆大欢喜。

有句笑话说,有几个人买你的股票是因为你的预测准确度高?不要说股东,就连销售,也对你的预测准确度不理不睬。月度、季度的运营会议上,当你在汇报预测准确度的时候,有几个销售在认真听?他们知道过程好作假,供应链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把预测准确度指标做好看。他们要的是结果,结果难作假,有货没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不考核,指的是不直接考核,并不是不间接考核。我们会通过考核结果的方式,比如给客户的按时交付率、库存周转率、产能利用率等来间接考核预测的准确度。

这也符合绩效考核的设计准则:关键绩效指标(KPI)要与客户、股东的直接诉求直接关系。比如,客户不能按时拿到货,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呆滞库存太多,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的指标千千万万——有个首席技术官对老总说,他能统计20000个指标,但这些指标大部分是过程指标,跟客户和股东的直接诉求没法直接联系起来,如果一一考核的话,那花在考核上的成本就大了。

此外,预测准确度本身有其片面性。看看这两种情况:①需求是100个,预测了150个;②需求是200个,预测了100个。这两种情况下,预测的“准确度”是一样的,都是50%。但它们的业务结果截然不同:一个是过剩,另一个是短缺。我们必须通过预测的业务结果,如库存周转率和给客户的按时交付率来真正判断预测的“准确度”。

再说“要统计”。不考核,并不是说不统计。我们还是建议企业统计需求预测的准确度,分析偏差,采取纠偏措施。毕竟,不统计就不知道不知道就没法管理。这是管理学常识。

有时候,人们不愿意统计预测准确度,原因是缺乏问责机制:预测是个跨职能行为,人人有责;人人有责就是人人都不负责,那统计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大家就有意无意地继续把头埋在沙子里过日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需求预测的绩效究竟该怎么问责呢?比如给客户的按时交付率低,或者库存周转慢,或者呆滞库存超标,谁该挨板子?

我的看法是,谁做的计划,谁就得负直接责任。如果需求预测是计划职能的产物,那计划就得先挨板子,比如扣除这个季度的奖金。不然的话,计划就不会在数据分析上下功夫,做好基准预测,督促自身做好“从数据开始”的工作;计划也不会做恶人,去踢销售的屁股,督促销售做好“由判断结束”的工作。当然,最终的成品库存,还是要靠销售来处理。也就是说,销售的老总得对需求预测的最终结果负责,驱动销售人员的执行,来弥补计划的先天不足。

实践者问

您说要通过业务结果来考核计划,但按时交付率这样的业务结果,不仅是计划出来的,而且是执行出来的。我怎么能知道是计划的功劳,还是执行的功劳呢?

刘宝红答

业务结果是计划和执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没错:一个好的计划不光是计划出来的,更是执行出来的。计划的任务可不光是做计划,而且是驱动供应链执行,确保计划能够落实。计划要对业务结果负责,管理执行职能是其任务的一部分。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只考核计划的“预测准确度”,容易让其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做好计划,做好后就放之任之,就地等死。

从考核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可以参考预测准确率,来适当区分计划和执行各自的功劳。比如预测准确度没变,但业务结果在改善,这表明更多的是执行的功劳;预测准确度在提升,但业务结果没有改善,这可能是执行在倒退。当然,把两者严格区分似乎没必要,这就如要严格区分你跟你手下的功劳一样:你的一部分责任就是领导、管理部下,驱动他们为企业增值。计划职能的角色也类似。

[1] 摘自刘宝红、赵玲所著的《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为了本书内容的完整性,这部分内容收录在这里,同时有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