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学精读:唐诗(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送杜少府[1]之任蜀州[2]

王勃

【題解】

王勃(650至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西北)人。初唐四傑之首。隋代學者王通之孫,初唐詩人王績之侄孫。少有“神童”之稱,博學多才。不到二十歲即應舉及第,授朝散郎,在京城長安任官職。

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某縣做縣尉的一首律詩。

【譯注】

城闕[3]輔三秦[4],

風煙望五津[5]。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6]。

無為在歧路[7],

兒女共沾巾。

廣闊的三秦故土輔衛着宮闕城垣,

遙望岷江五津渡只看到風塵雲煙。

我和你今番別離雖如此令人感傷,

但你我出門遠遊同樣是背井離鄉。

只要在四海之內還有個知心朋友,

儘管是遠隔天涯也好像近鄰一樣。

不要在十字路口表現得難分難捨,

就像那小兒女般抱頭哭淚濕衣衫。

注释

[1]少府:唐時對縣尉的美稱,其地位低於縣令。

[2]蜀州:今四川崇州。應作“蜀川”。

[3]城闕:城垣與宮闕。指京城長安。

[4]三秦:項羽滅秦,三分關中,以封秦國降將,總稱“三秦”。

[5]五津:蜀中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

[6]比鄰:緊靠的鄰居。

[7]歧路:岔路。古人送別,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常將臨別稱為“臨歧”。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屬於投贈一類。《全唐詩》中,這類題材的篇章佔據很大的比例。這是由唐帝國特定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

在中國歷史上,唐代是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代。統治者對於自己的統治充滿信心,帝國推行“開放”政策,對外加強軍事擴張和工商貿易,文化方面則兼收並蓄。這一切,為唐代士子的進取提供了許多機會。於是,出門遠遊,或求學(稱“遊士”、“遊學”),或求官(稱“遊宦”、“宦遊”),或從軍(求取封侯之賞),已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這首詩寫“客中送客”,正真切地反映了某一具體狀況。

詩篇共八句,可分二解。前一解四句,點明題目,從空間位置上顯示主客雙方的關係以及這次送別的性質。首二句說,在京城長安這一座由遼闊的三秦輔衛着的帝王都,主人(詩人)正要送客人(杜少府)前去“蜀川”那遙遠的地方任職。二句視野寬闊,包含着極大的空間容量,一方面體現帝國疆域,一方面也體現詩人心胸。但因為這次送別,主人與客人即將相距很遠很遠,兩人自然產生一種傷別情緒。這一點從“望”字當中,已可透露出其中消息。次二句就此一“望”字,接着說別離之意,謂:這次送別,雖說是主人送客人,別離之意令人感傷,實際上主人自己也是客人,因為送者和被送者,同樣都是出門作客的“宦遊人”。二句既是對被送者的一種寬慰,也是當時的實際情形,說明“客中送客”,別上加別,雙方的別離意緒都是可以理解的。前一解所寫,是對於“別”的肯定,謂此別離必將令主客雙方感到悲傷。這就是“離別意”。而後一解四句,則反其道而行之,對於“別”加以否定。謂此別離並非真的別離,不必哭哭啼啼,難捨難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視野放得更寬,以為四海之內只要還有知己存在,就不怕分別,不怕遠離天涯海角。因此,後一解就把前一解所表現的悲傷情緒完全消除了,使得這次別離成為一次愉快的別離。這當是這首送別詩與一般送別詩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