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物质文化

古代巴蜀与南亚通过物产流通达成互补性融合。巴蜀丝绸、蜀布、邛竹杖、茶、盐、布匹、青铜器、铁器、玉璋、铜戈、铜鼓等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出至南亚。从《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广都(双流)盐井到至今尚存的地名如盐道、盐源、盐津、盐边、盐兴、盐丰,巴蜀盐业一路南流至缅印。丝绸的域外传播最为典型。丝绸为巴蜀(蜀字本为蚕)极古的发明,印度古籍所载支那(Cina)的语源即源自丝绸原产地“成都”,早期文献《蜀都赋》《华阳国志》的记载以及川西尚存的民风民俗、三星堆蚕体器物、成都百花潭战国墓桑株画面等,皆可证明蜀地蚕桑养殖历史甚为古远。生产于成都平原的丝绸沿南丝路销售至印度,此即为印度古籍《政事论》“成都成捆的丝”的表述。而南亚海贝、象牙、黄金面罩、权杖、棕榈树、封牛、毡、缯布、香料、琥珀、茉莉、海椒、茄子、苦瓜、甘蔗、豇豆、珍珠、瑟瑟、象形雕塑等特产以及青铜塑像风格也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传入巴蜀地区。三星堆青铜立人高瘦的特性,可能即为印巴人种的艺术再现。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考古遗迹出土大量商周时代海贝和象牙,经研究,这些海贝和象牙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用于互易货币、装饰和祭祀,同时,与海贝和象牙相关的手工技艺也被吸收进巴蜀文化,使得巴蜀文化在那一时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