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于任何后发国家而言,工业化(最高形式是重化工)都是追求的目标,重化工业道路成为任何赶超国家必选的一条道路。纵观英、法、德、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其经济发展方式从工业革命早期的粗放型至后工业时代集约型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化过程。这两个多世纪,前一个100年是哈罗德多马形态的古典经济增长时期;后一个100年则是索洛等模型描述的现代经济增长时期。其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经济增长的动力表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演化路径;(2)主导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过程;(3)与不同阶段相适应的,是政府角色从要素积累阶段的“直接数量型干预”,到集约化增长阶段的“市场化价格调节”,到创新增长阶段的“扩大与人口质量相关的公共支出”的转化。发展的历程都是从“古典增长阶段”转向“现代增长阶段”(张平、刘霞辉,2007)。
2.3.1 生产结构的现代化: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均衡结构的发展矫正了传统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严重结构畸形,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历经4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人均GDP 2018年预计达到9000美金,离进入高收入国家仅一步之遥。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居民消费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引致第一产业持续下降,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开始发展,非农就业成为了社会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就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量占比从28.2%和70.5%分别下降到了2016年的8.6%和27.7%(见图2.1)。第二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其比重在2006年达到峰值47.6%后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总体保持增长趋势,1997年以前,其所占GDP份额甚至略微下降,1997年开启增长开关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增长贡献看,2016年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4.4%,第二产业贡献为37.4%,第三产业贡献达到58.2%。工业化不仅表现在对经济的贡献,而且更表现在它强大的生产规模,如中国的钢铁、煤炭、水泥、化肥、化纤、棉布、耐用消费品等产品产量已居全球第一,而发电量居全球第二,原油居全球第六,近年来,电子等高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单项的产能也位列全球之冠。
图2.1 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
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就业也下降迅速,非农就业发展迅速,2007年达到了60%,进入了以非农就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到“二、三、一”的产业发展阶段,其产出带动则是以农业下降与工业化稳定和第三产业上升为主线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符合国际发展的经验,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工业部门一直处于超强发展的位置,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始终保持高位,主导着经济增长。随着第三产业的贡献持续上升,进入21世纪其带动贡献逐步接近工业部门,这说明城市化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中国经济结构更趋于平衡。具体看,农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稳定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始终保持在22%上下的水平,2006年开始突破了25%,非农就业的主要任务靠第三产业,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2007年其占比为32.4%。但从产值占比和其对经济增长贡献比重看,就业比重仍非常不对称,到2007年就业人口比重最大的行业仍是农业(高达40%),未来人口资源分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从国际比较看(表2.4),2015年中国人均GDP年按年底汇率计算约为8070美元,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就业基本符合一般发展的均衡标准;从产业结构看,农业产值和就业水平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而工业化水平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就业水平甚至超过中高收入国家,但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水平则远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
中国正从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变,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继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服务业,用服务业发展来承载非农化过程,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表2.5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工业增加值/GDP从2000年的45.5%下降到48.4%;服务业增加值/GDP从2000年的39.8%上升到2016年的51.6%。同期,发达国家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英、美、德、日分别从25.3%、23.2%、30.9%和30.0%下降到19.2%、20.0%、30.5%和28.9%;就服务业增加值/GDP而言,英国从73.8%上升到80.2%,美国从75.7%上升到78.9%,德国从68%上升到68.9%,日本从68.5%上升到70%。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但离主要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
表2.5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依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按照库兹涅茨模式,服务业的增加值应该占GDP的40.7%;按钱纳里模式计算,服务业应达到37.8%,此时服务业和工业的增加值相当。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库兹涅茨模式接近,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特征。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重型机械制造业为核心的加工工业,如汽车、造船等大型机械工业发展取代轻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由于规模性的需求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中国进入后工业化,经济逐步进入服务业带动的时代。
2.3.2 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城市化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体现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现代化部门,工业在城市及城市周围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城市开发区,工业园迅速建立,城市化速度大幅提高,农民身份不断转换为城市人口;第二阶段,工业化增长稳定或下降,城市化率的提高完全是由经济服务化推动非农就业的比重上升所带动。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它更表现为人口资源配置和人的发展。
从表2.6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发展也处于快速推进过程中,2015年已经达到56%,基本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符。从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看,2015年中国也基本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活实施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改善,城市化质量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历史欠账,譬如表2.6中反映的城市卫生设施改善情况。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预计2020年就可以实现城市人口占60%的城市化目标。但值得指出的是,城市化第一个过程是工业化向城市化的转换,也是城市化建设过程,这一过程是城市化的加速过程,这是一个“建设周期”,这一周期是在工业化积累财富产生城市化巨大需求下开始的,它拉动了房地产、城市建设、税收等的迅速发展,使经济进入一个城市化带动的景气周期。中国从1997年启动的消费信贷点燃了城市化浪潮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经济就处于该阶段。未来进入城市化服务业自身发展时,经济增长则需从工业化转向服务业,这就将遇到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转换的挑战。
表2.7显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情况,建成区面积增长近两倍,城市人口密度增长近10倍,其他指标也都显示城市发展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