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的CEO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CEO品质的培养:家庭 学校 社会合力,从小培养孩子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原始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因此在培养孩子CEO品质的过程中,家庭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社会要发挥教育的辅助作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1.CEO应具备的五大成功素质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从1981年担任美国通用电气CEO,一直到2001年退休,把公司市值从130亿美元提升到了4800亿美元。世人对此盛赞道:“在他的时代,美国和全世界总共只出了一个韦尔奇。”杰克·韦尔奇在自己所著的《赢——韦尔奇一生的管理智慧》一书中给我们引出了这样三点启示:第一,用坦诚精神,诚恳对待自己;第二,用领导力精神,帮助身边人提升;第三,用顶尖精神,落实数一数二原则。杰克·韦尔奇的关于管理和发展的种种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依然能给人们提供很多启发,甚至有职业经理人将他的观点奉为圭臬。

想成为CEO是许多人的理想,但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素质。有了过硬的素质不一定能够当上CEO,但没有过硬的素质一定当不上CEO!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CEO,少不了个人的努力、悟性和机会。其中努力是前提,只有努力才能产生悟性,从而发现并把握机会。那怎样努力?毫无疑问,加强训练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生活实践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CEO素质训练与培养尤其需要从小开始。因此,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CEO,就有必要先了解CEO都需要哪些素质。

CEO是一种职位名称,它的英文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中文译为“首席执行官”。CEO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领导者和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CEO代表企业,是企业的灵魂,他必须始终站在企业发展的最前沿,不断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为此,他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全面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非凡的智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引领企业向更高领域发展。下面,我们就从品德、体质、知识、技能、智能这五个方面来讨论一下CEO必须具备的成功素质。

(1)品德:责任心和事业心、守信、大胆和自信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企业无论是履行社会责任还是追求利益,客观上都要认真对待CEO的品德问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CEO的品德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一个合格的CEO应该具备以下品德。

责任心和事业心:一个合格的CEO必须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这是他所有能力形成和发挥的基础。事业心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责任心是工作有成效的保障。具有高成就动机的CEO对企业目标能产生较高的承诺,这种目标承诺促使他在工作中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期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

守信:一个合格的CEO必须对自己所发出的信息和政策负责,确保信息的一贯性和持续性,而且守信也是CEO赢得下属信任的必要条件。作为企业的代表,CEO一定要一诺千金,没有什么比CEO丧失契约精神对一个企业的杀伤力更大了,而没有信用的企业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大胆和自信:一个合格的CEO必须敢于质疑现状、敢于冒险,通过不断追求变革、发展和创新来寻找机会,同时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这样才能给员工带来无限的动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一个合格的CEO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有愿意与他人一起工作的合作精神,严守纪律、不为浮利轻举妄动的极强的原则性,以及能够吸引、影响其他成员建立起团队精神的人格魅力。

进取:CEO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之中,要想让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合格的CEO必须积极进取,这是必不可少的。

公正:CEO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充当“裁判”的角色,所以必须具备公正的素质。

坚韧不拔:坚定的意志是一个合格的CEO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它会使CEO的认识活动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从而自觉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困难,积极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效发展人的智力才能。

无私奉献: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CEO应该懂得无私奉献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凝聚人气,更有效率。

廉洁:企业CEO必须忠于企业,不能贪图私利。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必须坚决抵制,保持自身的廉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要想让孩子成为自己的CEO,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而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父母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陪伴时间最长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不注意培养孩子品德的父母,是没有真正尽到做父母的责任的。

(2)体质:拥有健康体质,才能肩负重任

CEO身处犹如战场的商场,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生产经营,还是运筹帷幄,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做出战略决策,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做不好这些事情的。因此,一个合格的CEO必须要有健康的体质,这样才能肩负起繁重的生产、行政、指挥等任务。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也能为企业的员工树立更好的形象,使企业的发展更有保障。

著名企业家王石平均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登山活动,这让许多难以从工作中抽身的企业家艳羡不已。王石认为,一个人应该拥有“健康丰盛”的人生,并对此解释说,身体健康才可能丰盛。丰盛包括工作、家庭,以及业余的户外活动。“如果工作期间就是工作,等到工作完了,身体不好了才想到要去保养、锻炼身体,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滑稽的。”在他看来,充满乐趣的工作、志趣相投的同事、健康的体魄、开放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都具有金钱无法替代的价值。

CEO如果不注意保养自己,那么极容易患上各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胃病、肝病、脊椎骨突出等就会接踵而至,有的CEO甚至会得癌类绝症。没有好的身体,都将留下力不从心的遗憾。因此,CEO在平时工作中保重与保养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正的健康,是身体的健康,更是精神、心灵的健康。CEO必须在修身和养性两方面予以注意。比如,饮食方面要合理膳食,保健方面勤加锻炼,心态方面积极乐观等。

就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没有好体质,将来做什么都是问题。培养孩子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等软件方面的培养,打造硬件才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和前提。如何为孩子的好体质加分?值得每一位施教者深思。

(3)知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

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CEO,应掌握政治法制、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际关系理论、大众传播学、新闻学、企业文化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将企业的战略管理、营销、广告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深、学透、学精,用活、用好、用足。学习这些知识,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多面化、复合型的人才。

事实上,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CEO学习力的一种体现。学习力即学习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教育无关。因为学历高并不意味着学习能力强,而学习能力强的人也不一定学历高。晋商、浙商、徽商中有很多老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这是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CEO必须随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战略决策、执行流程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对环境的把握上的。缺乏学习能力会使CEO失去洞察环境的能力和敏锐性,从而失去战略调整和变革的最佳机会,也不会对企业的各种生产流程做出合理的优化与调整。由此可见,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力,对CEO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CEO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保证企业不被淘汰。

(4)技能:技术、人际、全局的技能

技能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定的动作或智力活动完成某项工作的手段和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CEO,必备的技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全局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技之长”,行家里手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重视技术的CEO才是好CEO。比如,能够清晰阐述公司愿景、找到行业脉搏、做好团队沟通与管理、掌握激励员工的技巧、能够预算资金的流动性,等等。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懂人”。CEO必须要懂人,既要懂得别人,也要懂得自己,从人性上把握人的特点,这样才能协调好同下属的关系以及与同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之中,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超凡的沟通能力,才能成功说服下属、客户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让他们理解、配合、支持自己的工作。

全局技能指的是洞察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复杂性的能力,也就是理解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权衡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内部风险等。

(5)智能:思维、判断、智商

智能也叫智力,即才智与能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和智慧是有一定差别的,换句话说,能够用智慧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否则,智能就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比如它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来讲,施教者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智能和智慧的关系,对于培养孩子是很有意义的。

人们在评价那些成功的CEO时,常常说他们“具有非凡的智能”,其实这个非凡的智能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思维、判断、智商。对智能的这种解构,在理论和实践中应该都是成立的。

首先来看思维。毋庸置疑,管理工作的效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CEO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关注和研究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管理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CEO的科学思维方式应包括多极思维方式、开放性思维方式、非优化思维方式、模糊思维方式、换位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从实际情况看,企业中有的人成了CEO,而有的人一辈子只能做普通员工。究其原因,思维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其次来看判断。合格的CEO在大量的管理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果敢的决断力,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被问题缠住,自己最后也陷入问题之中而不能自拔。实践证明,判断力有助于CEO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乃至于具体的部门规划和工作计划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再加上其敏锐的观察力、果敢的决断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大大提高实际工作的效率。

最后来看智商。智商即一个人与自己的年龄段相应的智力发展水平。睿智即聪慧、明智,表现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睿智其实是智商与情商的完美结合。从普遍意义上讲,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智商的升华。一个CEO是否睿智,既反映了他的智商,也反映了他的情商。无数实践证明,好的CEO都非常睿智,他们能够以独到创新的方式引领企业不断前进,也能在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

有的施教者尤其是一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第一位的,因而忽视孩子的情商教育。这样做的结果,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时只懂业务,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处处碰壁,结果难免因无法融入人群而败下阵来。孩子自身都不能适应社会,更遑论做CEO了。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并且要及早加强情商教育。

2.培养孩子做自己的CEO,要注重发掘潜能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的孩子上学前班,不知何时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每天起床时都无精打采、哈欠连连,她很为这事苦恼。有一次,学前班举行舞蹈演出,要求孩子们早上6点半来班里化妆。在演出的前一天晚上,这位母亲还担心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没想到第二天6点前,孩子就自己起床了,还一直喊着要快点,生怕迟到。她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突然这么早就自己起床了,并且不用她去叫。孩子骄傲地对妈妈说:“你知道吗?妈妈,老师说我跳舞很好看,小朋友们每次都为我拍手叫好呢!这次为了跳好舞,昨天晚上,我可是好多次告诉自己明天要早起呢!”原来,孩子是因为受到了鼓励和欣赏才一反常态。这件事启发了这位母亲,她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从此以后,她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好的!你一定可以早睡早起。”渐渐地,她的孩子真的早睡早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一旦内心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潜意识就会指引你去做某件事情。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能够接纳并相信自己的孩子具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并将这种信念植入孩子的潜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孩子的潜意识,也极有可能成就孩子不平凡的未来。

很多人对孩子的潜力认识不足,看不到孩子的能力,比如常常插手孩子的事,直接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甚至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给做了。名曰“帮助”,实际上阻碍了孩子潜力的挖掘和发挥。为什么我们要说“注重发掘潜能”?就是强调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有时候,我们的经验越多,就越容易先入为主;能力越强,就越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所谓的能力,反而失去了看到其他能力的可能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手来,睁开眼睛,相信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孩子完全可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人的潜能,顾名思义,就是人潜在的能量,它是人体内蕴藏的经亿万年生命演化而形成的极为丰富的力量。有关研究已证明,正常人的脑细胞为140亿至150亿个,但只有不足10%被开发利用,其余大部分都处在休眠状态。也有研究统计认为,人类有98.5%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甚至有专家认为只有1%的脑细胞参加了大脑的功能活动。

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并且是可以激发的。正如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以开发的潜能,智慧也是一种潜能,它是现代人通过多种方式和科学手段开发出的一种潜能。

(2)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

一般来说,人脑有许多智能区块,诸如平衡、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每个智能块都有不同的任务、功能和特点,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就是充分发挥这些智能区块的交互作用,激活孩子的各个智能区块并促进其发展。

有的人认为开发右脑很重要,也有人认为应该全脑开发。不过专家认为,“右脑开发”也好,“全脑开发”也罢,它们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右脑开发实际上强调的也不是单纯开发右脑而不管左脑,而是在挖掘右脑潜力的同时激发左脑功能,达到左右脑平衡。讲右脑开发很大程度上因为传统教育是左脑教育,对左脑的开发程度比较注重和深入,反而让右脑闲置。因此开发右脑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专家还建议,要注重对6岁至12岁的孩子进行潜能开发,因为在这个阶段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唤醒孩子的潜能。

好孩子或熊孩子都不是天生的。优秀的孩子之所以出类拔萃,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使然。只要家长创造机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做唯一的、最好的自己等,就能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3)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可以伟大”的地方

英国的著名作家罗宾逊说:“人的潜能犹如矿产资源,埋得很深。”的确,每个人的心中都沉睡着一个巨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从而迸发出潜藏的无尽力量呢?在这方面,教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天赋力量和谐发展。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发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让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教育就是唤醒,让孩子学会选择,明确目标,从而让孩子装配上属于自己的发动机,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伟大!

3.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于2001年任命赵小兰为劳工部长,并获得参议院批准。赵小兰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内阁部长。赵小兰的家族,其家庭教育方法是将中国优秀传统与西方社会的管理方法相结合,这一点受到了海外华人的高度赞扬。“没有这样成功的家庭教育,很难有今天赵小兰的成就”,一些苛刻的媒体也称赞赵小兰的成功,认为赵小兰不专横、谦虚、有适度的矜持和中国人的傲气,而这些均来自她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就是孩子的教育启蒙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人是在一个固定的家庭中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并接受着来自这个家庭的教育。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受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经历了家庭环境的熏陶之后,孩子才会进入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这所学校里,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虽然没有数理化等课程,但家庭的经济条件、物质环境、人际关系、父母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在家庭成员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妻柔”,孩子必然是一个尊敬长辈、性格开朗、性情温和的好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丰富,物质环境完善,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书籍、玩具和锻炼机会,孩子见多识广,智力开发程度也更出众。

家庭和父母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在于父母的把握。身为父母,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启蒙机构,对孩子施加积极的影响,克服消极的影响,使家庭真正发挥人生第一所学校的作用,真正担负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

(1)家庭的样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家风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基本面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格,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标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正是因为家风的约束,我们才能对自己更加严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曾深刻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可见家风对家庭成员乃至社会的影响。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从古到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无不人才辈出,福泽绵长,就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相比之下,那些奸佞之人之所以遗臭万年,实与家风家教关系极大。现实中,中纪委披露的许多案例都表明,家风败坏是领导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

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家庭成员,也影响着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社会风气才好。如果一个家庭讲究道德、崇尚知识、勤俭持家、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形成和谐的良好风尚。

家风的作用与影响不可小觑,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我们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其实重在“人生”二字,强调的是立德树人,指在孩子精神成长方面的教与育。也就是说,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在家庭里培养的。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风就是这颗种子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这些条件共同塑造一个孩子的成长史。我们要像呵护种子一样来呵护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让孩子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

(2)父母的样子: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人格、价值观、信念等精神品质是一个人的“树根”,这个“根”是在家庭中培育的,需要父母亲手浇灌。如果一个孩子的根扎得深,长得壮,长得粗,长得正,那么这棵树就会枝繁叶茂,最后长成栋梁之材;如果一个孩子的“根”培育得不好,只要遇到狂风暴雨就会倾倒,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所以,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任务就是培“根”。

首先,父母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自己应该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一出生,第一声啼哭是父母听到的,孩子第一眼看到的人是父母,从出生就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父母的点滴活动都是孩子的课程。其次,作为父母必须明白,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复杂的工作,所以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有的年轻人没有做好育儿的准备就生了孩子,对孩子的心理、生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教育孩子时束手无策或粗暴干预等,这些做法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4.学校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某学校初中一年级三班有一个叫徐浩(化名)的学生,经常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属于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类型。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曾大发雷霆,严厉训斥。班主任后来发现,这名学生被训斥习惯了,根本不在乎老师的批评。几次没做作业后,班主任决定找他的家长了解一下情况,希望得到他们的配合。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向徐浩讲明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的危害,并表示不会追究过去的问题。接下来的几天,徐浩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借此机会,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很多次,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几次之后,班主任发现徐浩变了,开始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也不东张西望了。虽然偶尔会犯点小错误,但他的上进心明显增强了,在月中考试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训斥是恨铁不成钢,而鼓励是望铁早成钢,是启迪自信心的一把金钥匙。这位班主任以宽容的胸怀对表现差的学生耐心施教,体现了学校教育应有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方式。

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曾经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学校教育的快乐,很多学生有厌学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情况,学校需要怎么做?有研究表明,当学校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就一定能获得身心愉悦和教育的幸福。因此,学校教育要注重从这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1)学校教育的真谛: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教育的真谛,在于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施展才华,发展个性;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及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有的老师善于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有的老师善于以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等;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新的技术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个方面,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努力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改变对学习的恐惧、厌学状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及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力;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采取具体措施时,要注意理解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课程大纲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构建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好的同伴和受欢迎的老师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关系”二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明确自己的位置,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它能促使一个人进行学习,而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才能够发生。校园关系主要指的是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学校要重视这两种关系的构建。

同伴关系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学生之所以愿意到学校去,原因之一就是学校有自己的同伴。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伴,是学习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事情。因此,学校应重视同伴对于每个学生的重要性,让学校成为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

师生关系指的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拥有受欢迎的老师是每个学生都期望的,而老师是否受欢迎,全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与看法。如果老师只能自己感觉到对学生的爱,但学生却感受不到,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也不可能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又被学生喜欢,才是一个真正受欢迎的老师,也才能形成真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良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使“教育”真正地发生。

(3)让选择成为校园主题词:学生对作息时间、学习方式、课程和未来的选择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都秉承“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原则,不管学生乐不乐意,一厢情愿地把相同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学生身上,不太在意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千差万别的需求。“一刀切”和“填鸭式”的方法,不可能使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事实上,在世界各地,大部分教育改革的成功概率都非常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校园里缺少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的成功学家史蒂芬·柯维博士指出:“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

那么,究竟如何创造一个让学生可以自我选择的校园?其实这要根据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作息时间、学习方式、课程,并且可以自己选择未来。为此,学校要在这些方面做出切实可行的安排。

在课程选择上,学校可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上,按难度进行分层级设置,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方向进行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学校既可以按常规要求让学生天天在教室上课,也可以让学生申请自修、免修或到书院里与同伴切磋学习。

在作息时间选择上,学校可以将午餐分为前后两个时段,也可以将晚自习分为三个阶段(总结复习、完成作业、课程预习),或者同时对二者做出划分,总之一切皆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定。

在未来选择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通过学校组织的若干个职业考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慢慢学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理清自己将来的职业倾向,而这是他们自主选择课程的基础。

当然,让学生有意识地自我选择,并不意味着学校放任学生自由,依然需要适当程度的管理和引导,既要保证选择后的学习质量,又要保证身心健康,有利于未来发展。

5.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16岁的张猛(化名)是一名中学生,他利用虚假身份信息在社交网站注册,与未成年女性互动,多次以口头威胁的方式强迫与多名未成年女性发生关系并拍摄裸照,还将一些裸照发到互联网上,以此进行要挟。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张猛最后因强奸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法律观念淡薄和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张猛走上了犯罪道路。

青少年的生活不是封闭的,他们的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社会公德为例,许多青少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闯红灯、不守秩序,就是因为受到了那些没有素质的人的影响。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青少年的思想中,每个人都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1)青少年危机——一个沉重的话题

当下,由于资本冲动和浮躁气氛的助推,“颜值消费”“颜值正义”“眼球经济”“靠脸吃饭”“花样男女”等理论不绝于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说这类现象只是反映了一些人病态的审美,属于“冰山的一角”,那么“水下”那部分才是最令人忧心的,这就是成瘾行为、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调。将这三者归结起来,就成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青少年危机。这三大危机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青少年成瘾行为是指他们对某种事物已形成习惯并具有超乎寻常的嗜好,主要有吸烟、饮酒、毒品成瘾以及手机、网络、赌博、性成瘾等。其根源来自外部因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无休止的竞争,媒介宣传的负面效果,家庭成员中有不良嗜好者等。在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对某种事物的成瘾行为,成为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内部失衡是指由于青春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主要有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比如,在学习上因缺乏方法、自觉性差而丧失学习兴趣;在人际交往上因处理不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等问题而陷入紧张状态。内部失衡将导致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心理问题。心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生理健康,比如多愁善感容易体弱多病;而生理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生理疾病容易导致情绪悲观等。

青少年外部失调指的是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的界定意见并不统一,但对青少年的违法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公认未成年人犯罪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而据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似乎有愈加严重的趋势。

青少年之所以出现上述危机,既有青少年自身的主观“跑偏”,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带偏”,不管跑偏还是带偏,总之是偏了,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偏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要想回归正途,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从国家顶层设计着手,以制度形成约束,以风气实现引领。学校要联合家庭及社区共同开展各种活动,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危机,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用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和行为,它对人们的思想、心理和情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关键在于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

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积极阳光的价值观,在大的环境下去影响青少年,让他们养成美好的精神境界和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当然,学校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家庭方面也要重视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从小就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3)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青少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他们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青少年,要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使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用具有坚定、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厚重、深沉的革命内涵的革命文化教育青少年、感染青少年,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结合起来,把文化产品创造与文化环境营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功能,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