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 知识就是回忆

虽然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启发人们的智慧,但也使一些以智慧为面具讨生活的人暴露了原型,于是这些人投票判他死刑。苏格拉底服毒而死时,他的学生柏拉图才29岁,苏格拉底在死亡面前的超然态度给柏拉图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雅典的民主制杀害了他的恩师,这让柏拉图非常厌恶民主制,他决心研究哲学,想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并写出伟大的著作——《理想国》。在理想国中,国王是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的灵魂才是理性支配的,才能保障国家不恶、不朽。

柏拉图非常关心流变的事物和永恒不变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接受了世界是流变的事实,同意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世界多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那么,在流变的世界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呢?他想找到的是现象世界背后的一个不生不灭、独一无二的本质世界。柏拉图最伟大的思想就是他提出的理型论,即这个世界背后有一个理念的、形而上的世界,万事万物背后都存在着一个理想的型或形。犹如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所言,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之思开始于泰勒斯的望天,大成于柏拉图对经验世界和本体世界的二分。

作为西方哲学核心概念之一的理型,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意蕴和意义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对理型的解释是原型、图案、形象、外形、心象、概念、观念、本质和理想状态。其中,一方面涉及作为直观对象的原型、图案和外形,另一方面又涉及抽象层面的概念、观念和本质,同时也涉及居间的东西,比如心象和理想状态。

柏拉图的理型世界是其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影响西方哲学本体世界与经验世界二分的主要根源,这种将世界二分化进而重本体轻现象的形而上学倾向,成为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主流。哲学为科学奠基,西方的科学理论体系、语言逻辑分析、社会游戏规则和宗教人生观,无不以柏拉图理型世界的形而上学思想为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作为生物有机体生活在偶然的感性世界中,但人同时又作为理性的主体生活在知识的普遍性中。我们实际经验到的是偶然和无序,但在我们思想中却呈现出必然和有序,理型世界就是那个普遍、必然和有序的世界。我们身处的经验世界是一个杂多和无序的世界,没有任何确定性和规定性可言,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什么都有可能不发生,人在这个世界中无能为力,没有任何安全感和自信心可言;而真实的世界正是超越了这个流变的经验世界的理型世界,即一个确定的、永恒的、可言说的、可预测的知识世界。

理型寻求的是现象杂多中的一致,是经验流变中的永恒,在柏拉图的《欧绪弗洛篇》中,苏格拉底说:“请记住我没有要求你们告诉我许多虔诚行为中的一两种,而是要求你们告诉我虔诚‘本身’。它使所有的虔诚行为成为虔诚,请告诉我这个‘虔诚’是什么,以便我能够观看它,并将它作为范型。”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的阐述也成为其最早论及理型世界的论述。柏拉图在《美诺篇》中也提到:“虽然美德是很多的和各种各样的,但所有这些美德都拥有一个使之成为美德的‘型’。”

我们面对着一个感性世界,同时也面对着一个知识世界,这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论一直强调的基调。毕达哥拉斯定律(a2+b2=c2)超越了个例“勾3股4弦5”,阿基米德浮力定律超越了曹冲称象的个例,前面介绍的课程心电图超越了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都是这种思维决定的。

柏拉图否认现象世界的实在性,虽然看起来荒诞不经,但是深入思考就能发现它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知识的本质。

首先,从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直接经验世界的活动表面上似乎是一种简单的用眼看事实的行为,有什么样的事实就有什么样的知识与之相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幼稚的观点。人的认识活动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外在的殊相感觉和内在的逻辑思维的双重互动,看与思交互,眼睛看个体,心灵观共相。外来经验只能为知识提供信息,而信息要成为知识则必须服从于逻辑思维的某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的具体内容会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进行介绍。语言、逻辑、数学这些普遍必然的共相知识肯定不是偶然经验所能提供的,柏拉图说“知识就是回忆”,就是回忆理型世界中的共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遍共相的标准,特殊经验才得以被定位和理解。每当人们看到一个新奇的对象时总要情不自禁地问“这是什么”,这就是本能地要把一个殊相纳入一个共相概念中。老眼昏花的爷爷和聪明伶俐的孙子出门,总是视力更好的孙子不断地问爷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说明只有理解了的看才是真正的看。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指导原则先于实践行为,共相先于殊相。人的活动有别于动物,是因为动物受本能的驱使,而人的活动则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人在制造某物之前已经有了关于某物的先在形象和概念,王若水曾经提出一个“桌子哲学”的问题,即究竟是先有桌子的构思,还是先有桌子的实物?要是没有桌子制造者先行的理念,自然界中哪来的桌子?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事例,人不仅是实物的描述者,更是实物的构思者,人的价值更体现在把自身的理想和价值实施到自然界中,即使在描述实物时,人的概念、分类、意义赋予、时间空间整合等思维活动也都不是简单反应外物的。

然后,理型是一种应然。动物的生存是被给定的,是实然的。在一群鹿中,此鹿和彼鹿的一生没有多大的差别,一只小鹿从生下来就注定了只是鹿群中的一只,而不是鹿中的一类,是“已是”;而人类的生存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将是”,是一种自我设定和自我规划,不断地用一种应然前导自己的生存,最终拥有不同的人生。人持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未来。知识在很多时候不是在描述一种实然,而是在追求一种应然,诸如公平、正义、真理、美善等问题,不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应不应该有的问题。如果人类是“已是”和“实然”,只能适应,不能改变和追求,那么就跟一只鹿没有差别了。

最后,在人类的意识中,看个体和看一般往往是一种共生的认识过程,对一个上海人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所有上海人的整体印象,同样对一个东北人的印象也就是对所有东北人的整体印象。我们的意识对象往往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包含在一般共相中的个例,个例的特殊性往往被忽视而直接通达到共相。知识所关注的对象(如科学的对象)都是理论化的共相问题,而不是偶然事实经验的给予,科学的观察是理论框架下的有目的的观察,科学的发现是对经验的理型的定位,而不是纯感性的触知。因此,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不是长久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是摄影家发现了张家界,而不是世代劳作于此的山民。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路遇一个女孩儿,认为她很美,稍后另外一个人也遇到了这个女孩儿,也认为她很美。然而,这两个人互不相识,并没有讨论过美的标准,那么为什么两个人都认为这个女孩儿很美呢?此后,两个人分别又遇到了不同的女孩儿,女孩儿们的长相和气质各不相同,但是两个人都做出了美的判断。那么,是谁给两个人植入了美的标准,使他们能从美本身出发,在不同的长相和气质中识别出美呢?柏拉图认为是因为在理型世界中有一个美的理型,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具有与理型世界沟通的能力,并依据美的理型做出美的判断。柏拉图的“知识就是回忆”,就是回忆理型世界中的理型,理型就是先天存在的共相,就是我们要找寻的知识。第欧根尼(公元前412—前324年)嘲笑柏拉图的理型说:“我只看到一张又一张的桌子,没有看到你所谓的桌子的理型。”柏拉图反唇相讥:“你说得对,因为你只有看见桌子的肉眼,没有看见桌子理型的灵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