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并不是教育良方
宠物做错事,打骂一顿能收到良好成效;但男孩做错事后一顿打骂,你大概只能收获一张流着泪水的小脸蛋和不服气的眼神。很多孩子做错事,其根本原因在于父母不曾了解其动机。
丹丹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生,但他的妈妈常常把他骂到哭得喘不过来气,每次都是因为同样的理由:丹丹偷东西。
丹丹的妈妈有时会接到小区外超市老板的电话。当她一头雾水地过去时,却发现相熟的老板尴尬地笑着,一脸无辜的儿子站在柜台前,柜台上则放着自己的钱包。老板告诉她,他发现她家孩子带着整个钱包出来购物,而且只买了各种零食,觉得不对劲,就打电话联系她本人了;丹丹解释说,他只是想买点东西吃。但丹丹的妈妈认为这是蹩脚的借口。
“想买东西,为什么不直接和我讲?”
“因为我要是跟你说了想吃零食,你不会同意呀!”丹丹非常自然地回答道。
“你这是偷东西,知不知道!妈妈的钱包不是你的,拿走别人的东西就是偷!从小就手脚不干净,我看你长大后会死在监狱里!”愤怒的丹丹妈冲孩子吼道。
回家之后,丹丹妈再次让丹丹写检讨,还打了他两巴掌,让他罚站。不服气的丹丹声嘶力竭地大吵大哭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个蛮横不讲理的可恶坏人。
一些父母常以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打不掉孩子的坏习惯,只能打走和孩子的亲情。失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打掉了孩子的探索精神,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孩子不打不成器”是非常粗暴、盲目的教育方式。孩子又不是个拳击袋,怎么可能打打就有回馈,有改变?
把斥责和体罚作为教育手段的父母,多半文化水平不高,心理素质更差。有些家长不是不知道打骂孩子没有意义,只是他们乐于通过发泄怒气达到“表面教育”的目的。惩罚孩子,只是利用体力和年龄的优势单方面让他屈服。但儿子总会长大,总有你打不动骂不服的时候,到了那时,你又该如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住问题的关键才是核心:想让孩子改掉坏毛病,只要让他心里明白道理就够了。这是唯一有效且有意义的方法。
其实,生活中孩子遭受各种体罚主要还不是孩子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表面功夫到位,能满足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需求。孩子哭了,不说话了,疼了,累了,蔫了,这家长一看,就觉得,嗯,挺好,这么快就老实了,我真是个聪明的好妈妈。这种愚蠢的家长,不仅是在敷衍自己,更是在敷衍孩子。
隐忍、内向的男孩子挨了打,受到伤害,会变得畏畏缩缩,什么也不敢去做,不敢探求、尝试;张扬、外向的男孩子则会被打出叛逆心,靠着暴力在朋友中获取存在感。一旦有了这种情感需求,一个男孩会找到什么样的朋友圈、走上什么样的道路自不必说。而为了逃避挨打,处于弱势的孩子会违心地说谎,隐瞒错误,而这种办法一旦得逞,孩子会继续虚伪下去,从而变成了生活中的“两面人”。再者,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急躁,内心残缺,不懂如何表达感情。很多结婚之后家暴的男人,都是成长于家暴环境的家庭中。他们自小被父母打骂着成长,听着“打你是为了你好”这类蠢话,长大了就把这种行为奉为真理,也如此对待自己的伴侣,以暴力处理自己的感情生活。试问有哪个妈妈愿意养出这种伤害家人的儿子呢?然而她们中的有些人却正在培养这样的孩子。
如果男孩考试发挥失常,你以为打骂就能让他悔改吗?可能有一小部分本身就自我要求高、学习兴趣大的男孩会。但即使如此,他也不会对你的这种激励法心生感激。剩下的男孩,会把他遭受到的暴力待遇迁怒于其他个体身上,也就是其思维中的“要不是因为×××,我也不会挨打了。”。比如,因为数学没考好而挨打,他会憎恨数学知识、数学教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对方可能会做出报复性的事情来。
并不是只有身体伤害会让人难受。语言暴力也是一种暴力,也是失败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批评的言辞就像泼妇骂街:“这个都不会,赶紧别念书了!”“你的脑子呢?被狗吃了?”“这个都不会,我看你以后只能上街要饭了。”孩子不懂事,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孩子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谁谁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都是人,都有脑袋,怎么差别这么大!”“要是那考第一的孩子愿意认我当妈,我早把你轰走了,真不省心!”“唉,怎么人家儿子那么聪明,我就摊上个傻子?”
在你每次唇枪舌剑地针对自己的儿子时,他的内心伤痕是你愤怒的十倍。作为他的父母。如果不能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以帮助,而是落井下石,那么教育这件事本身就失去意义了。你的儿子人生中必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以后肯定会有人打击他、嘲讽他、贬低他。你要教的是如何帮他站起来,继续走下去,没有必要作为至亲再额外给他一刀。
很多自身条件极好的孩子会莫名其妙地自卑、自我贬低,在做出人生选择时自轻自贱。这些男孩子本该生气勃勃,却提早从内心开始枯萎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其中一员,就不要说任何讥讽的话。即使是贤臣,在古代君王面前自作聪明地嘲讽人也是要冒风险的,而你的舌头下悬着的是一个男孩,一个男人的立身之本——他的自我认知。不要觉得自己只是图一时口头爽快,你要是经常对孩子冷嘲热讽,迟早他会相信你说的话,最次也会形成心理暗示。
不是说一点都说不得,而是说“对事不对人”。不要批评他本人,要批评他的行为,告诉他哪里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如果他愿意和你请教应该怎样做,或者是商量着要做什么,这种沟通就是有效的。不过,一件事总有变通之处,不一定父母的言论就绝对正确,所以不要犯经验主义,让孩子只会模仿你。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严厉,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属物,任意摆布,随意呵斥,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以“训斥”为主要教育手段的家长会使孩子疏远父母,对家长不敢讲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性格变得孤僻,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只有可畏,而无可亲可敬。家长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切莫以势压服。
经常被语言暴力伤害的人会怎样?他们会对自己要求分外苛刻,对他人的反应分外在意,形成“讨好型人格”,很难信任他人,更不愿意信任自己。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有错误、有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是对的,也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但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效果就不见得十分理想。就像一个试验那样:让一群鉴赏家们挑出一幅画里画得不好的地方,这些鉴赏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听得画家快要抑郁了;在鉴赏家们只去挑拣另一幅作品的优点时,画家渐渐恢复了信心。
男孩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在家长眼中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肯定,连成年人都是如此。如果自命清高的隐士的诗篇得不到所谓世俗之人的传颂,世间的隐士也就没那么多了。无论多么看似玩世不恭的小霸王、小少爷,当他们得到家长肯定的时候,都会在心灵上得到满足,在心理上产生快感,在思想上得到激励。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愿望。
如果一个男孩总是受批评,遭到数落,总是产生不愉快的体验,就像一棵树只顾着被冰雹敲击、被狂风肆虐,他们就会蔫着头,从此一蹶不振。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再有前途,只要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注定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那些有毛病和缺点的孩子,他们平时本来就很少听到肯定、表扬和赞扬了,如果再听到无数的批评和数落,又该怎么看待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态每个家长都有,也可以理解,但被你打击成了病龙的话,就难以登天了。如果对待孩子总是批评、数落,把他的精神支柱都搞垮了,改变现状要从何谈起?所以,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去诱导孩子,绝不是简单来场暴风骤雨就了事的。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年轻父母的重要责任。
打击和羞辱没有年龄的界限。人无论活到多大年纪,被攻击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服气。不管多大年龄的人,都不愿意受到别人的训斥和羞辱,这和心胸、阅历没关系,批评本身确实是件让人不快的事。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教育孩子不是培养仇人,不用做得那么极端。更不要教育孩子“心胸宽广”,你劈头盖脸骂完他一顿,又让他看开,无论是谁都会觉得憋屈。男孩的强烈自尊心会让他们感到这是一种耻辱。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该说,也应私下善意地给他指出,当众揭短只能引起反感。
要与孩子真诚相待,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当孩子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作为父母可能会生气,也许感到受了伤害,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孩子谈谈,真诚地交谈,迅速使他们走出误区。
这种谈也是有技巧的,不要一句话给对方定性,不要张嘴就“你这孩子就是×××”,首先,孩子是你生的,也是你教的,你这话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其次,如果你真心觉得儿子就是没救了,还费这口舌干嘛?很多孩子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卑心理、敌视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孩子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一点点小问题,就反复说教,反而成了变相的强调、强化,结果孩子本来只有一点点的负面倾向,就成了永久的人生遗憾。
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导致孩子出现品性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或体罚,同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生行为问题。
严厉对待孩子,还有可能把亲子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变得性格颓丧忧郁,处处感到自卑,缺乏独立活动的自信。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除了具有“爸爸”“妈妈”的威信之外,还应获得兼做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