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英语在中国的传播
2.3.1 1949年以前英语的传播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英语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超过3亿。仅仅根据这一点,研究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就不能忽略中国(颜治强,2002:216)。教育是语言传播最重要的方式。自清朝中晚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50多年时间里,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也随着中国外语教育的起起落落,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一门外语。
中国接受英语教育起初是被动的。鸦片战争使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开放大门,不得不接受西方的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尽管“文革”中外语教育被迫停止,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与世界的交流,全球化的浪潮也让中国迎来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英语在中国的传播150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部分人到全民学英语的过程。
中国的英语教育始于同文馆。英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英语国家。最早在我国开展英语教育的是英美两国的传教士。中国人自己搞英语教育是从办翻译学校开始的(李良佑,1988)。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在外交事务中对英语的迫切需要,培养通晓外国语文的人才成为必须,我国第一个英语教学机构——京师同文馆(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于1862年6月11日(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在北京正式建立,它标志着中国英语教育的开始和中国官方推行外语教学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初级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培养翻译和外语工作者。因此,第一年学习基础英语;第二年做浅近的翻译;第三年翻译选编;第四年则翻译公文;第五年,除练习译书以外,还学习其他课程。学制长达八年。同文馆首开英文馆,英文教师全部从英美国家聘请英语本族语者担任。京师同文馆的成立为我国自己培养出第一批外语人才,在当时和以后的英语教育和内政外交事务中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它使外语作为一门普通教育课程进入学校,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京师同文馆在早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中起着引领作用。
在京师同文馆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陆续兴办起一批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培养翻译人才为办学宗旨,如上海同文馆、广州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另一类以培养科技、军事人才为办学目的,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矿物学堂、山东烟台海军学堂、贵州武备学堂等。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选英语为主要或第一外语课。其他课程也全部用英语授课。这两类学校对英语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尽管在中国早期的英语教育中出现了教会学校、京师同文馆及送幼童出国留学等英语学习和传播途径,但由于清政府封建保守,排斥外来文化,致使中国早期的英语教育规模很小,而且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英语的传播处于一个初始萌芽阶段。
至清末时期,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中学12门课程中,外国文(实则英文)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至此,外语被正式列入法定的中学教育课程之中。中学堂采用的教材多数是由外国传教士编写的或直接从国外引进的。1904年出版的由中国教育家伍光建编写的《帝国英文读本》曾被清朝学部列为最佳中学教科书。
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The Metropolitan College)正式举行速成科招生考试,英文被列为八门考试课程之一,英语在大学入学考试中的地位得以加强。同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其中的一个语言学院,改称翻译科。不久,翻译科又并入该校增设的译学馆,学制为5年,以研习英、俄、法、德、日语言文字为主,其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周学时达24学时,英语课程多达12节,三年英语教学中每周英语学习的时数达14节。自此,英语专业开始在高等学校设置,英语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机制,英语在高等学府的专业地位开始形成。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国内盛行英语学习,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英语的传播迅速扩大。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教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除重视宗教教育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英语教学。课堂上,不仅外籍教师用英语授课,中国教师也要用英文授课。学校的一切布告、往来公函、会议发言一概用英文。英语成为当时教会学校的基本教育语言。虽然,教会学校大力推广英语教学是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就英语的传播而言,教会学校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时期的教育建立了新的学制系统,英语教育体制也逐渐成形。
1922年11月,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规定改学年制为学分制,英语学分在初、高中均居首位,与国文并列或超过国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为适应抗战需要,教育部宣布初中英语改为选修课。自1912年至1945年30余年间,中国基础教育落后,教育发展缓慢。其间英语很受重视,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5%~20%,成为仅次于国文的主要课程,每周少则4节,多则5~6节。这一时期的师资队伍素质高,很多县立中学的英语课由留学生担任,其中不少人拥有学士学位。当时初中英语采用的几套有影响力的教材,如《英语模范读本》(周越然编)、《开明初中英语读本》(林语堂编)、《初中英语读本》(林汉达编),都很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除教材外,还出版了一系列字典词典,以1936年问世的《英语四用辞典》最为典型。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英语的普及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英语课程设置、教师、教材、词典等在英语的扩散中是必不可少的。[2]
综观民国时期的英语传播,整体上来看,发展缓慢。但是英语教育在外语教育中一直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英语是当时传播最广泛的一门外语。
2.3.2 1949年以来英语的传播
1949年前,全国只有高等院校205所,英语教师918人,英语专业学生7000人(胡德映,199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一边倒”政策导致了外语教育“一边倒”。俄语成为当时最有用的外语,也几乎成为唯一的外语。1953年,除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得以保留,其他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点均被撤销。1954年,教育部决定在初中一般不再开设外语课程。这两项决定对此后中学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两年后,教育部纠正了这一政策的偏颇,决定从1957年起在初中开始恢复外语科,并提出除俄语外,必须注意扩大和改进英语教学。高等学校中,英语专业点迅速增加,至1956年底已增至23个(胡文仲,2001;2009)。这一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严重受挫。
1958~1966年是英语教育大发展、大变化的时期,英语教学受到普遍的重视。1958年的教育改革,对传统的外语教育冲击很大。在英语教学方面,以改革课程设置、编写教材、更新教学设备为重点的教改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6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方案》(草案),规定了编写英语课本的进程。1962年,英语被正式列为高考科目,《全日制中学英语》课本得以在当年出版。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国务院外办、高教部、教育部等五个单位联合上报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学校教育中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学习英语的人数要大量增加。”(胡文仲,2001)根据纲要精神,高校纷纷增设英语科系,全国还新建和扩建了十多所外语院校。到1966年3月,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已达到74所。高校英语教师的人数也从1957年的1015人增加到1965年的462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英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学校中盛行“不学ABC,照样闹革命”的论调,英语教育不受重视。1971~1972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外语院系陆续恢复招生。1972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了广播英语讲座(胡文仲,2009)。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英语传播陷入瘫痪状态。
1977年以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学英语教育开始蓬勃发展。1978年,外语再次被定为高考的必考科目。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受到重视,英语师资得到加强,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不断加强,英语学术气氛逐渐浓厚。国家教委于1985年末成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考试设计组”,1986年开始四级考试,1989年开始六级考试。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考试之一。四、六级考试姑且不论其存在的缺陷,但其对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我国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语种有50多个,其中设有英语专业点近1000个(戴炜栋,2008)。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在校生大约有40万,高职高专英专在校生约50万。2006年学习英语的初中生为5937万,高中生为2514万。小学1~6年级学生共7281万,其中绝大部分在学习英语(胡文仲,2009)。英语在中国已形成空前的学习热潮。英语传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100多年来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英语教育为途径。课程设置、师资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学阶段英语的学时一直保持在跟汉语相当的数量(见表2-4),英语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见表2-5),广大的英语教师在英语传播中发挥言传身教的直接作用。
表2-4 不同时期学校英语教学课时数
表2-5 大、中学英语教师增长情况
当前,英语传播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好莱坞原版电影、英文大碟、动画片、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也伴随着英语的传播。互联网成为英语传播的重要媒介。谷歌(Google)搜索引擎、脸谱(Facebook)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等网站在英语传播中有重大的作用。
全球化时代的英语传播对我国语言规划,尤其是对外语教育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