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途径
本书根据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需要,提出了慈善捐赠机制分析的一般性结构框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法与实地研究法。
一 慈善捐赠研究的理论基础
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涉及道义理论和实证理论两大类。有关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理性主义和宗教价值观等道义理论观点,将在本书第四章和第八章相关小节进行介绍,以下介绍一些可用于解释慈善捐赠行为的实证理论观点。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在能带来潜在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下进行,主张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建立在交换关系的基础之上,人们在此基础上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交换形式的一种。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其他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布劳、埃莫森等。根据彼得·布劳的代表性观点,“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是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在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93]彼得·布劳将社会交换归结为两种社会性报酬,即内在性和外在性两种报酬。其中内在性报酬是指从社会交换过程中直接获取到的乐趣、社会认同、感情、互动等;而外在性报酬是指诸如物质、商品、帮助、服从等社会交往关系之外的东西。布劳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交换划分为三种形式:①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②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外在性报酬为一个人合理选择伙伴,提供了客观独立的标准。③混合性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94]
慈善是人类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换行为,是市场经济的自主交换。捐赠者通过慈善捐赠获取精神上或心灵上的满足感,或者出于某种信仰的完成,本质上都是完成一种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慈善组织提供捐赠环境或捐赠条件,满足捐赠者的捐赠需求,从而达到慈善的社会服务目的。布劳有关社会交换的三种形式理论揭示了慈善捐赠行为需求的多种类型,同时也成为慈善组织募捐活动注重实现的目标,即满足捐赠者的捐赠需求,给予精神慰藉,或给予其他形式的补偿回馈,提高捐赠效率。
(二)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指组织为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试图寻求或建立能够稳定掌握这些关键资源的方法。普费弗和萨兰奇克(Pfeffer and Salancik)在1978年出版的《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95]一书中,对资源依赖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系统的论述。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和外部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主张组织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资源,并与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组织应调整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应单纯地顺从,而要进行主动的选择。为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保障组织的利益,组织在认识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源供应的有限性的基础上,应尽量控制或者避免由于资源环境变化而给组织带来的冲击。此外,资源依赖理论提倡组织的能动性,关注组织策略性的行为方式,认为组织对资源环境的认识是一个行为的过程。此理论不同于其他环境决定论,它认为组织能够回应外部资源压力,从而形成适应性策略;通过能动性的内部结构调整或者政治性自主行为,组织能够采取策略改变,选择并适应环境,从而达到实现自身利益的目的。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组织和环境的依赖关系,认为组织环境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可以通过组织或组织管理者自主的选择、理解、参与、设定等产生出来,是组织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慈善捐赠机制研究中,慈善组织不是独立的存在个体,而是与社会慈善资源、慈善服务对象以及慈善募捐方式等多个变量交互作用的整体中的一部分。慈善组织采取怎样的募捐方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对慈善资源,也就是捐赠者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慈善服务产生影响。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慈善组织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选择,即采取不同的募捐策略或募捐方式,能动地回应外部资源带来的压力,从而保证慈善组织的社会服务宗旨。完善的慈善捐赠机制和募捐机制的建设是慈善组织为适应外部生存环境而建立的策略机制,是慈善组织为适应慈善环境的变化而主动选择的结果,体现了资源依赖理论中组织采取策略选择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核心价值。
(三)“国家—社会”理论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公民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活动准则,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社会、政治等活动,从而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协调与互动。公民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分为两层含义:公民社会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96]它为第三部门存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将公民社会理论应用于第三部门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慈善组织取得真正的独立地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97]它的显著特征是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公民参与慈善活动是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基本条件。运用公民社会理论可以解释慈善捐赠与救助行为存在的必要性,慈善捐赠与救助属于社会力量在公民社会中进行自治的重要方式,慈善捐赠活动体现了公民作为社会主体有权利与自由对其他弱者提供援助。慈善救助作为慈善捐赠目的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捐赠者、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自主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慈善捐赠与救助机制,动用广泛的民间力量进行社会资源的再次分配,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社会治理、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表现。因此,进行慈善捐赠与救助活动体现了公民社会理论的实践意蕴。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或外部环境的某些局限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率的分配商品和劳务,无法生产和分配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从而产生市场失灵。政府在提供统一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无法满足所有人在需求方面的差别,则出现政府失灵,即政府干预经济不力,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产生是第三部门存在的重要原因,即萨拉蒙提出的“第三方治理”体系[98],甚至“非营利部门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而存在的”。[99]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备的慈善捐赠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方面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慈善组织通过对弱者的救济与援助实现对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以弥补市场的首次分配及政府第二次分配的不足,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慈善捐赠机制的发展是第三部门弥补政府与市场不足的具体实践与表现,对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分析框架
本研究把慈善捐赠机制划分为组织机制、制度机制和文化机制等基本的亚类型。慈善捐赠机制中的组织机制涉及捐赠方、受赠方、受益方三类基本主体。从捐赠方的角度来看,涉及捐赠方的类型、捐赠行为的动力(促发与动机)、捐赠渠道与方式(形式)、捐赠水平与影响因素;从受赠方的角度来看,涉及募捐方式与筹资渠道、捐助或救助实施方式与创新等;从受益方角度来看,涉及捐赠组织机制中的治理机制等。整体上来看,募捐、捐赠、受赠、资助服务、受益是一个捐赠机制的连续统,构成了慈善捐赠组织机制的基本内容。影响慈善捐赠主体与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文化、惯习构成了慈善捐赠机制研究的制度机制因素与文化机制因素。在慈善捐赠组织行为、制度、文化之间,发生着复杂的深层互动,这种互动关系网络形成了本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参见图1-1)。
图1-1 慈善捐赠机制分析框架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统计资料的梳理分析,总结归纳出可能影响捐赠行为的变量,对慈善捐赠机制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不同捐赠主体行为做出比较,归纳解释慈善捐赠的不同内在机制。本研究注重慈善捐赠领域发生的个案经验,选取SD慈善总会、SD大学教育基金会、远近闻名的“慈善社区”——XZ村三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访谈和实地观察,并针对地方“慈心一日捐”广场劝募活动中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样本797份,回收率为88.6%),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对此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慈善捐赠机制的现实经验与发展障碍进行总结与探讨,检验已有实地调查研究对解释捐赠行为的适用性,以达到发现慈善捐赠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解释其运行机制、寻求行动对策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