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老年佳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空间

老龄化是目前一个重要的人口发展趋势,并将持续发展,因而老年人的福祉和生活状况应作为衡量社会健康与否的有效指标。在中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60岁及以上的人群占人口的大部分。他们有潜力在社区建设和公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今国际化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引起了老年人文化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的诸多变化,关于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动力、方式、喜好等细节以及他们对社区的看法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基于他们的经验为人口老龄化构建了解释性框架,以此来回答老龄化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诸如当今中国老年人想要从他们所居住的社区中获得什么,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中国社会应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等等(Chi & Leung,1999;Chow & Chi,1999;Hill,2008)。

许多实证研究都从性别、家庭、个人等层面展示了社会资本的不同特性,但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更不用说研究老年人社会资本和他们为建设社区公共社会资本做出的贡献。在有限的几篇讨论此问题的文献中,大多数研究认为老年人是一个社会资本缺失的群体。此外,大多数学者都采用了定性的方法来研究老年人的社会资本,仅有极少数的学者采用测量工具来客观和系统地测量其社会资本。

有些研究关注了中国人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个体的社会资本被证明具有增加其他个人资本和缓冲个体困境(包括老年危机)的作用(SWSA,HKU,2006)。也有大量文献研究了中国老龄化进程与个人福利的联系,以及福利体系对老龄人口的影响。尽管如此,仍鲜有研究聚焦于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和社会资本,尤其是聚焦于当今中国内地老年人个人层面的社会资本和生活质量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实证研究来填补这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