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老年佳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途径

本研究探讨了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的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这有助于发现他们积累社会资本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等。研究的目标是探索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从社会参与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要达到这些目的,我们首先需要开发一个可以有效测量中国老年人社会资本的测量工具,并在上海的老年人中进行测试和改善。

显然,厘清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理论,并找到从个人和社区两个层面来客观评估老年人社会资本的办法,是研究工作展开的基础。社会资本的理论滥觞于西方社会,因此任何关于社会资本的测量都需要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调适过程。在中国老年人中应用社会资本的理论需要对当前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自身对生活的预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上海作为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当地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当重视。上海市在发展社区中基层民主和倡导民众的公民责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上海民众的公民意识萌芽较早,为城市生活中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打下基础(Ho,2006)。然而,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惊人的发展和繁荣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上海进行了研究和阐释,但大部分研究聚焦于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发展,较少有研究关注当地社区演进的原因和内在动力(郭定平,2005)。

在本研究开展之前,笔者拜访了一些社区里的民间组织,发现老年人是这些组织的主力军。通过与他们的面谈,笔者发现,许多老年人都对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他们希望对社区有所贡献(陈虹霖,2007)。他们经常自愿参与公共事务,比如募捐、社区选举、志愿者活动等;他们对社区事务十分关心,比起社区里的其他群体,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以及政治活动(Chen & Wong,2006)。他们希望并且有能力比以往更好地掌控他们自己的生活。这些观察也印证了不少经验性研究的结论:老年人的公民参与是社会资本构建的重要因素(Butler & Eckart,2007;Kaskie et al.,2008;Sander & Putnam,2006)。

笔者还观察到,活动参与率以及对社区生活的认知在不同的群体中有所差异。一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然而另一些人则由于各自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多元化的需要而对参与社会活动有些消极(Chen & Wong,2006)。一般来说,那些较少为家庭琐事所困的老年人、只与配偶同住或独居的老年人、家境更殷实和身体更健康的老年人,常常更多地参与社区生活。

上述与本研究相关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都是在本研究的不同阶段完成的,通过对总计413位老年人采用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问卷调查,笔者考察了老年人的个人社会资本及其对社区社会资本的认知。

我国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在研究社区建设和老龄化时,可以将上海作为参照模型。上海城区众多的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已使上海成为中国人公认的龙头城市,因此上海经验可能为全国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总之,笔者希望通过对指标体系中政府、决策者、研究人员和服务提供者等进行广泛全面的检验,以便更好地了解老年服务的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还希望本研究可以加深上述这些群体对老年人社会资本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他们为老年人的活动提供支持。此外,本研究也将有助于中国老龄化政策的制定,笔者真诚地希望下文所呈现的研究将会推动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之间的对话,增加政策制定者和研究实体间的交流机会,同时也希望本书能让学者对该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