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研究所选择的样本及文献的说明

经验研究,是对社会各种活动和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的研究。本研究属于个案分析,是有关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一向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法宝。毛泽东曾经形象地将微观个案研究称为“解剖麻雀”。他在《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提出,“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

那么,如何保证我们所选择的样本是一只值得解剖的“麻雀”呢?

为了保证研究的深入和针对性,笔者选取一个县级市——S省H市作为研究分析单位。

H市位于S省西南部,总面积593平方公里。全市有2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5个乡、148个行政村,总人口3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8万,占总人口的23.3%。该市为全区最富裕的一个市,但民风不好,因为富且好斗。“争强好胜,勇为人先”是当地人特有的精神。全市有耕地面积356040亩,其中集体耕地354060亩,国有耕地1980亩。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市,是因为:首先,该市10年内经历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大变革,工业成为全市主导产业,农业收入只占全市GDP的极小份额,农税收入约为全市地税收入的5%。境内有一些大型、特大型工业企业,其中规模巨大的S铝厂,资产50亿元,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从业人员上万人,具有年产70万吨高品位铝土矿、360万吨优质煤、300万吨重介洗煤、1.1亿度清洁焦余热发电、60万平方米节能抗震建筑板材、30万平方米实木地板、20吨金属镓、10万吨高档耐火材料的能力。本地电厂投资80亿元,装机容量240万kW。另外还有,投资30亿元、年产原煤800万吨的W煤矿。H市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众多,规模宏大,驰名全省。全市已形成以煤、电、铝为龙头,煤焦、冶炼、建筑、建材、运输业为支柱,第三产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一批大型、特大型的工业项目和大批中小型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因此,农村土地转为工商用地和公共用地的需求很大。其次,根据初步调查,该市有着多形态的农村土地存在方式——既有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集体所有农民耕种,也有大量民间的土地自发流转,更多的是因城市发展和企业建设而发生的农村土地征用、公益占地、企业占地等。再次,农村土地的转让[16]主体呈现多样化的形态:既有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土地交易,也有以村民小组和村民个人为主体的农村土地交易。应该说,这个地区农村土地交易的数量和方式都足够形成研究内容的一个样本。最后,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社会经济分析也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传统之一。因为它往往具有问题的全面性,同时又具有问题的具体性。

任何个案都有说明上的局限性。由于本书所研究问题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为避免受到理论视野和社会事实的束缚,笔者还广泛收集一些公开的调查报告和新闻报道,从而弥补单一案例说服力的不足。笔者希望能用交叉阅读的方式,从中甄别、鉴定社会事实,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设,从而力争提高研究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