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易经»

«易经»的组织结构

«易经»有符号和文字两部分。

符号部分:最基本的符号是“阴”和“阳”;“ ”为阳,“ ”为阴。这两种符号连为三叠而成“八卦”;八卦中的一卦自重或其中两卦互重,构成六十四卦。

文字部分: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卦有六画,一画为一爻,爻有爻辞。卦辞和爻辞就是经文。

先说八卦。

“ ”、“ ”两个符号是最基本的符号,«易经»中的全部卦象,都由阴阳两个符号构成。两个符号中的一个自重为三叠,或两个符号一多一少互连为三叠,可以成为八种形状,即八卦。八卦的形状和名称,依次是:☰(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ɡèn)、☱(兑).为了便于记忆,旧时有个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巽下断,坎中满,离中虚,兑上缺,艮覆碗。”记住这个口诀,就能把八卦的名称和形状记住。

这八种重叠符号为相对的四组,每组一阳一阴,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它们又各有象征意义,依次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详如右图)

八卦的形状和名称只是符号,它们的所谓象征意义以及所谓“阳类”或“阴类”,也未必有什么科学依据。最初所以运用这些符号,因为它们产生在有文字以前。人们通常将它们组列为八角图形:

这样的八角图形,象征着它们和所表象事物变化循环,未必有别的科学意义。

再说六十四卦。

八卦自重或互重,又构成六十四卦。自重的如两个乾卦重叠、或两个坤卦重叠、或两个震卦重叠等等,有八个这样的自相重叠的卦画;八卦之中的两个互相重叠,如下震上乾、下乾上震、下离上坎等等,有五十六个这样互相重叠的卦画。卦画或称卦形,六十四卦画各有一个名称,自重的就用原名,如乾卦、坤卦、震卦等;互重的另外起个名称,如否卦、泰卦、既济卦等等。分编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由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形,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一些符号,和抽签的号码差不多,用作标记。

下面,谈卦辞、爻辞,也就是«易经»的文字部分。

卦爻辞一共四百五十条,四千九百多字,即经文的全文。每一条都是占筮所要得到的筮辞。如同抽签,抽到哪一条就看哪一条的文辞,用来回答所占卜的问题。

先说卦辞。

卦辞是以文字定全卦的意义。如首卦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元是大,亨是吉,贞是卜问,这句的意思是:“大吉,占此卦举事有利。”又如第三卦屯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句的意思是:“大吉,占此卦举事有利;不利于出门,利于建国封侯。”六十四卦每卦都有这一类定全卦意义的卦辞,一共六十四条卦辞。

再说爻辞。

六十四卦每卦上下有六画,一画为一爻,每卦有六爻。首卦乾卦、第二卦坤卦,各多一爻,一共三百八十六爻。每爻的意义都有文字解释,称爻辞。

每一爻也都有名称,“ ”为阳爻,“ ”为阴爻,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这六爻排列的顺序和通常由上而下的排法不同,而是由下而上的,第一爻称“初”即最下的一爻,第六爻称“上”,即最上的一爻。如乾卦是六个阳爻,由下而上称谓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本卦外加一爻叫用九。又如屯卦(震下坎上),六爻依次是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

古人占筮时,占得某卦某爻,便查看某卦某爻的文辞,用来断定吉凶、指导行动。我们举两卦为例(原文后括号内是译文):

䷊(乾下坤上)泰第十一 小往大来,吉、亨。(第十一卦泰卦,损失小得益大,吉利,亨通。)

上六 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城墙倒塌在城壕里,不利于出兵。从城邑告命于上,问事不利。)

六五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帝乙出嫁少女,有福,大吉。)

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翩翩,不富裕因为邻居窃取,不加警惕戒备还会吃亏。)

九三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没有一直平坦不斜坡的,没有永远向前不复返的。问的事艰难,没有灾祸。别担忧受罚,倒有酒可吃。)

九二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身上绑着空匏瓜涉河,不至于坠水。丢失了钱财,半路上却有人帮助。)

初九 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拔茅草连杆带根一起拔出来,出行吉利。)

䷋(坤下乾上)否第十二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第十二卦否卦,闭塞黑暗由于用人不肖,问事君子不利。损失大得益少。)

上九 倾否。先否后喜。(暗塞不通之时不长了。先闭塞后喜庆。)

九五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安不忘危,大人就会吉利。时时刻刻惧怕危亡,就像桑树一样根深茂盛。)

九四 有命,无咎,畴离祉。(王有锡命,无有灾祸,福寿齐至。)

六三 包羞。(享受祭肉。)

六二 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包着熟肉,小人吉利,大人倒霉。亨通。)

初六 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拔茅草连杆带根一起拔出来,占此吉利。亨通。)

«易经»各卦的结构形式就是这样。它和其他各经不同,其他各经是分篇分章,让人逐篇逐章去读,«易经»却分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二卦各多一爻),占筮占得某卦某爻便查阅某卦某爻。

卦爻辞的分类

«易经»的经文就是卦辞和爻辞,就其性质来分,可以分为记事之辞、取象之辞、论说之辞、断占之辞[20]

一、记事之辞

记事之辞包括记叙流传的古代故事,对占筮之事的记录,或直叙某事。采用古代故事来象征休咎,是古今卜书筮书通用的一种方法,占筮的人用古代故事的过程来比附所占问的事,从而论断休咎。这类古代故事,在卦爻辞中为数不少。

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之故事»[21],考证出卦爻辞中的五个古代故事,可谓理明证确。如«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这二爻所记的是殷先王亥客于有易国,被有易之君绵臣杀害并夺去牛羊的故事。«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未济»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这二爻记的是殷高宗征伐鬼方这个国家,有一个名叫震的周人帮助,三年战胜了鬼方。«泰»六五和«归妹»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二爻所记的是殷帝乙嫁少女给周文王之父王季的故事。«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记的是殷亡,纣王之兄箕子逃亡到东方明夷这个国家的故事。«晋»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所记的是武王之弟卫康叔用成王赐给的良种马来繁殖马匹,一天多次配种。这些故事,卦爻辞所记简单,或者只能说是故事的雏形。当时这些故事是流传的,简括地一说,人们便能知道是什么故事,就可以用来象征顺逆吉凶。古人记载工具不完善,后来许多历史湮没,一些故事便不为人知。除了已考据出的这五个故事,还有一些故事其事可知而其人不可指,或其事隐约而其人也不可指要。郭沫若撰«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22],其中也举出这类雏型的故事。

卦爻辞中还有一部分是以往占筮的记录。古人占筮问事,其结果往往也有巧合者,如占得某卦某爻得吉,事后验证果然吉利,于是便把这事记录在该爻之下,作为后来的借鉴。当时记的这些事或简或略,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录。

二、取象之辞

所谓取象,是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道理。这是卦爻辞的特点之一。它采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作为象征,向占筮者指示休咎。卦爻辞取象的内容有的简单,有的较为复杂。

内容比较简单的,近似于诗歌中的比兴,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枯杨树发芽,老头子娶了个年轻女子。)同卦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枯杨树开花,老妇人找个年轻的丈夫。)二者以这样的比兴,引譬连类,得出“无不利”和“无咎无誉”的论断。它们都是以象征、比附的方法来表达事理。

取象比较复杂的,近似散文中的寓言。如«履»六三:“眇能(而)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眇者〔不宜视而〕视,跛者〔不宜行而〕行,结果踩着老虎尾巴,被老虎所噬。)这个简短的寓言说做不能做的事就会得到坏结果,用以说明下文的“凶,武人为于大君”。(武人没有那样的德才,一定要去当国君,结果也是凶恶的。)又如«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泉里有条小鲋鱼,有人引弓发矢去射,结果汲水的瓮破碎漏水。)这则寓言说,为了想取得一条小鱼,连盛水的器具都打破了,以致吃水都成了问题。譬喻的意义是:为了些许的利益动干戈,不但得不到微利,还会造成大损失。

卦爻辞取象,或取于自然界的现象,或取于社会的现象,都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以常见的事物为比喻。应用于占筮的时候,象征和比附的方法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尽可以一推百,以小推大,以近推远,有很大的附会的余地。

三、论说之辞

卦爻辞中也有一小部分文辞,提出作者的思想、主张以及关于行为修养的论述。如«临»卦主要讲治民术,各爻分别提出“咸临,吉”(以感化治民,吉);“甘临,无攸利”(以压迫治民,没有好处);“至临,无咎”(躬亲政治,无咎);“知临,大君之宜,吉”(统治者具备聪明智慧,用以治民,吉);“敦临,吉”(统治者忠厚诚实管理百姓,吉).又如«谦卦»主要讲修养,各爻分别提出“鸣谦”(出了名要谦虚)、“劳谦”(有了功劳要谦虚)、“(huī)谦(有施予人要谦虚),等等。再如«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整天进取不息,夜晚警惕,可以转危为安).«比»六三:“比之匪人”(辅佐不得其人),其结果不言而喻。«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祖父可以批评,祖母可以赞扬,君王可以指出他的不足,臣子可以赞扬,这样就不会有祸害。)这里指出批评要不分尊卑上下,错的就要批评,好的就要表扬。像这一类关于修养的论说,还有一些。

这类文辞在卦爻中虽然不多,其中却有一些精到的见解,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思想的重要材料。

四、断占之辞

断占之辞在卦爻辞中是较多的,大多使用“利”、“亨(亨通)”、“吉”、“凶(祸殃)”、“悔”、“吝(艰难)”、“咎(灾患)”等词。有时也不用这类词,而具体论断事之可否、利害、得失。如«泰»九三:“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渐»九五:“妇三岁不孕”等。断占之辞多与记事、取象、论说之辞有内在的联系,多是承其之后而揭示其所含休咎之义,只有少数在前面。有时记事、取象、论说之辞所含休咎之义显而易见,就不再用断占之辞。

断占之辞是向占筮者论断休咎的,对于我们已经没有价值。

«易经»的时代和作者

«易经»究竟是何人作于何时? 这个问题在先秦时代已经是个疑案,至今尚无定论。

八卦是谁画的? 过去相传始于伏羲氏这个无可信考的传说人物。«系辞下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还有的传说伏羲开天辟地,太极开而生八卦。这些传说具有荒诞的神学色彩,殊不足信。至于扯到神农氏或夏禹演六十四卦,也是为增加这部筮书的神秘色彩,抬高它神圣性的权威地位,当然也不足信。司马迁说,是周文王“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周本纪»),也没有说出什么根据来,仍是疑案。

其实“ ”、“ ”不过是从原始社会传下来的符号。古人结绳记事,或在石上木上画线,用这两个符号作不同形式的组合,只是用于记事,或作为某种标记。近年来从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栖和鹿角枝,还有殷墟甲骨、周原甲骨、西周青铜器以及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都发现有一种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经今人辨认,这些符号就是原始卦爻形式。[23] 由此推论,«易经»的卦画,也不过是原始社会传下来的一些符号罢了。它们作为从原始社会传下来的占筮的标记而被沿传下来。

卦爻辞是何时何人所作呢? 成于战国时期的«系辞下传»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对作者则持存疑态度。司马迁却肯定是文王所作,他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24]“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25]班固承袭这个说法:“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26]以后的汉儒大都承袭此说,而对这些说法,历代都有人怀疑。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以及6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曾就«周易»的作者和时代问题展开两次较大规模的讨论,仍迄无定论。

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这样的:«易»是周代的筮书。古代占筮之事由太卜或筮史掌管,«周礼·大卜»说:“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是夏代筮书, «归藏»是殷代筮书,«周易»和它们的体例一样,显然是在夏、商筮书的基础上重新编订的,它优于前二者,所以能够传用下来。«周易»的卦爻辞与前二者的筮辞可能也有联系,这从其中保存着远古即原始社会末期的某些记事,就可以论定。可以这样说,在殷周之际,周人的祖先开始把它们占筮的经验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下来的筮辞逐渐积累,大约在西周初年有人加以编选和修订,便成为«周易»这部新的筮书。

«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里说“世历三古”,大体是对的,指«易»中的材料包含夏、商、周三代的事实记录。说“人更三圣”(伏羲、文王、孔子),那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古经文不是一个时期写定的,也不是出于一人之手,它的主要作者是太卜或筮史。过去传说文王作卦爻辞,可能文王对本书的编纂起了重要作用,但以后仍有人增订,并非出自文王一人之手。我们可以肯定:«易»编纂成书的时间不可能早于西周初年,因为其中有成王时代康侯参加周公领导的平叛之事的记载;又不可能迟于西周末年,因为«左传»中有许多以«易»占筮的记录。就其晦涩诙诡、古奥难懂的语言及其语言结构和词汇特点来看,把其编纂时代断在西周初期,是站得住的。

占筮之法

古代占筮,使用五十根蓍草,后来以竹签代替。兹介绍原始的筮法和简便的筮法两种[27]

先说原始的筮法。

五十根竹签先取出一根始终不用,以象征天地未开之前的太极,即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将这四十九根签三变,每变七演,共二十一演,得一爻,法如下:

一变:将四十九根签随意分握于左右手,左象征天,右象征地,即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此为一演。

从右手中抽出一根夹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放下右手的竹签,即所谓“挂一以象三”。此为二演。

数左手的竹签,每四根为一组,象征四时,即所谓“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此为三演。

数之最后,或余一根,或余二根,或余三根,或余四根,夹于中指与食指之间,象征闰月,即所谓“归奇于扐(lè)以象闰”。此为四演。

取右手原来放下的竹签加上抽出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一根竹签,每四根为一组数之,所谓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此为五演。

数之最后,或余一根,或余二根,或余三根,或余四根,夹在指间,所谓再“归奇于扐”。此为六演。

取指所夹之签合在一起,所谓“再扔而后挂”。此为七演。

以上一变七演毕,得签或四十四根,或四十根。

二变:将一变所得之签,按照一至七演的程序再进行第八演至第十四演,其结果可得签或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

三变:将二变所得之签,按照一至七演的程序再进行第十五演至第二十一演。三变毕,可得签三十六根、三十二根、二十八根、二十四根四种。

得三十六根,九揲之数,称老阳,为可变之阳爻,记录成□。

得三十二根,八揲之数,称少阴,为不变之阴爻,记录成——。

得二十八根,七揲之数,称少阳,为不变之阳爻,记录成—。

得二十四根,六揲之数,称老阴,为可变之阴爻,记录成×。

这样就得出了初爻,即所谓“三变而成爻”;九、八、七、六四揲称四营,以四营成爻,也以四营变爻,即所谓“四营而成易”。

然后,按照以上演法,逐次得其余的五爻,即所谓“十有八变而成卦”。

假定:经过三变所得的六爻,依次记录为: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老阴×)、上六。得到的就是泰卦䷊,但第五爻是老阴,可能变为阳爻,就成为需卦䷄,称作“泰之需”。泰卦是“本卦”,需卦是“之卦”。占筮的占断,在本卦的变爻。以上记泰卦为例,占断看六五变爻的爻辞。为了解卦的整体,卦辞也一并参考。

当一卦中出现两个变爻时,看本卦这两个变爻的爻辞,以在上者为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变爻时,看本卦和之卦的卦辞,如出现矛盾,依本卦卦辞。再说简单的筮法。

依据唐代«仪礼正义»之«士冠礼»,简化为不用竹签而用铜钱。后世那些搞“周易六爻神课”的,就多用铜钱了。其方法是用三枚铜钱在一个竹筒中摇动,然后举高倒在盘中,验看其正面或背面:

两个正面一个背面,是少阳—;

两个背面一个正面,是少阴——;

三个背面,是变爻老阳□;

三个正面,是变爻老阴×。

这样六次,可得全卦。六爻中有一个变爻,占断看该变爻爻辞;有两个以上变爻,占断看卦辞。

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

«易经»是作为筮书而编纂和流传的,目的是供人们通过占筮的断占之辞来预测吉凶、指导行动。所以从总体来看,它崇拜冥冥之中有神灵的力量支配宇宙之一切,这种神灵的力量或意志,表现为有某种统一安排的事物生成发展的法则,而通过膜拜和祈祷,人们就可以得到未来命运的启示。这种观念和形式,自然属于神秘主义思想体系,表现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不过,这种企图预知事物发展的企求,又表现了远古人们企图认识世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法则的努力。先民经过长期对事物的反复观察和实践,逐渐获得一些客观认识,这些认识也反映在«易经»的制作、记述和论断之中。因而在«易经»神学迷信的形式之下,又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表现了上古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发展,这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易经»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

先从本体论说起。

«易经»的本体论,当代学术界普遍认为含有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说:“天地如父母,生出来六个子女,分别代表殷周之际的人所认为的自然界六种重要的自然现象。照这样的理解,包括天地在内的自然界成为一个血肉相连的大家庭。这种神话式的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胎。”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也说:“«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

卦爻辞虽然披着神学的外衣,记录的却是古代生活的真实,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初步认识,作出不同于神学迷信而比较符合科学实际的解释。例如,神学迷信说雷电是“天”的震怒和恶戒,«易经»的«震»卦卦辞却讲人们对雷电三种认识的反应:或惧怕颤抖,或言笑自若,或听到震惊百里的巨雷,勺子里的酒也没有洒出一滴。其上六的爻辞讲,对雷电既不要惊惧失措,又要警惕小心,不外出,就可以保平安。在这里,反映了长期实践的经验,突破了神学的樊篱。又如«大畜»六五爻辞:“豮豕之牙吉”,讲的是阉的猪温顺易肥;«明夷»六二爻辞:“用拯马壮吉”,讲的是阉马健壮好使;等等。还有几个有关农业生产的卦,都反映了人们在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尽管这些认识还是粗浅的、初步的、片断的、朴素的甚至是幼稚的,但反映出先民们努力摆脱神学束缚去认识世界所取得的一些合理的颗粒,这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在远古,由于人们处于文化幼年时代,认识水平低下,思想受到神学神秘主义的束缚,但人们在从事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实践中,又必然由少到多,由浅到深,逐渐积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所以在人的头脑里总是复杂地纠葛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易经»中具有唯心主义,也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正是这种状态的反映。

再说方法论。

«易经»是一部讲变化的书。“易”者,变也。即使照郑玄的解释,“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归根还是一个“变”字。在方法论上,«易经»也是透过神学神秘主义的形式,反映了原始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

«易经»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 )阳()两个基本范畴,以这两种符号象征着天地间万事万物具有的相对的两种性质,如天与地、日与月、男与女、昼与夜、寒与暑、正与负、生与死、正与邪、苦与乐、顺与逆、吉与凶、刚与柔、富贵与贫贱、前进与后退、积极与消极、一切事物有利也有弊􀆻􀆻这反映«易经»描述的整个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着矛盾对立的现象。

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说:“八卦的根底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 以象男根,分而为 以象女阴。”这个论断比较符合原始意义,也与当时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由阴阳这一对矛盾的作用,产生了八卦和六十四卦所象征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

«易经»中表现了对立的观念,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对立的现象。如«明夷»上六爻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讲的是太阳下山天黑了,太阳初登于天为明,后入于地为晦。这里就包含明与晦、天与地、日出与日入的对立现象。关于昼夜、牝牡、生死、荣枯等相对立的文字,在各卦爻辞中还有不少。其次,社会也存在着对立的现象,如«剥»上九爻辞:“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讲的是农奴不能享受劳动果实,去给贵族造车;贵族有了车,农奴却离开自己的茅屋。又如«小过»六二爻辞:“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小畜»九三爻:“舆说(脱)辐,夫妻反目。”等等。在这里,君子与小人、夫与妻、祖与妣、君与臣、得舆与剥庐、过与遇等,都是相对的现象。再次,对立矛盾现象还表现在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中,如«小过»卦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蒙»上九爻辞:“不利为寇,利御寇。”(寇为侵掠)«否»上九爻辞:“先否后喜。”«讼»卦辞:“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都是对立矛盾现象。可见,«易经»作者不仅觉察到从自然到社会,到人们的活动,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现象,而且朦胧地感觉到了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没有君,就没有臣;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进,就没有退;没有小,就没有大;等等。当然,这还只是一些原始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尚未构成明确的对立统一的观念。

«易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还表现在其关于运动变化的观念。任何一卦,要改变其中的一爻,由阳爻变阴爻,或由阴爻变阳爻,就变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卦。如«乾»卦初九的阳爻变为阴爻,就变成«垢»(ɡòu)卦;«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垢»卦卦辞是“女壮勿用取女”(女子受伤、不利于娶女).«坤»卦初六的阴爻变为阳爻,就成为«复»卦。«坤»卦卦辞与«复»卦卦辞也是两回事。如果一卦中变动几个爻,或者变动所有的爻,那么,就会变成相反的卦,如«益»卦䷩六二的阴爻变阳爻、九五的阳爻变阴爻,就成为相反的«损»卦䷨;«泰»卦䷊的初九、九二、九三的阳爻全变阴爻,六四、六五、上六的阴爻全变阳爻,就变成相反的«否»卦䷋,«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吉。”«否卦»卦辞说:“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占断结果完全相反。

«易经»中也比较明显地反映了事物发展转化的观念。变化着的事物都有它发展的阶段。以«乾»卦为例,本卦卦辞是大吉大利,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说龙潜隐不动开始是不利的;九二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龙出现在田野上了,一见大人就会显达;九三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整天勤勉,夜晚警惕小心,有危险也不要紧;九四爻辞是“或跃在渊,无咎”,是说龙跃于渊,正得其所,没有灾难了;九五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于天,升腾之象,一见大人就会显达;上九爻辞说“亢龙有悔”,是说发展到极点,龙反常态,又有困厄。«乾»卦多一爻为用九[28],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群龙腾飞于云中而不见其首,是大升腾之象,故曰吉。从这个卦可以看到,开头是潜隐、并不利,接着是出现、有了前途,再经过努力,转危为安,终于得所,再大升腾,到了极点又化为困厄。全卦以龙腾为象,象征一切事物有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进有退,有得有失,有顺利有不顺利,而且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又向反面转化。这一物极必反的原则,«泰»卦九三爻辞也说得很清楚:“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些话同样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易经»中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也是零散的、片断的、初级的,是人类在文化幼年时代通过反复实践认识所完成的抽象思维的成果。它的突出的弱点,是认识不到矛盾对立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也认识不到发展变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循环。因此,它终究挣不脱神学神秘主义的桎梏。

社会史料和思想史料

«易经»卦爻辞多是筮事的记录或对古代传说的记述,虽然这些记录东鳞西爪,既不完整,又不系统,但周初、殷周之际以及远古的史料极其缺乏,这些片断的文字,就成为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先说社会史料。

从«易经»卦爻辞,首先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当时的阶级社会及其阶级对立的一些情况。卦爻辞中写到的统治者,有天子、王、公、侯、大人、君子、武人等,被统治者有小人、刑人、邑人、幽人、童仆、臣、妾等,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对立的。

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操生杀予夺之权,设有专政机器“幽谷”(监狱). «困»卦就是一个记刑狱的卦,初六爻辞:“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说的是被监禁者臀部受杖刑,然后关进类似潮湿黑暗的土窖一样的监狱,一关就是三年不见其人。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说的是犯人被担枷示众,又放在四周是蒺藜的地方,放回家,妻子已经没有了。九五爻辞又说到“劓(yì)”、“刖(yuè)”,即把人割去鼻子,铡掉两足。又如«革»卦九五爻辞“大人虎变”、上六爻辞“君子豹变”,都是说统治者像虎豹一样发威,老百姓视如虎豹。再如«讼»卦九二爻辞:“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说的是某贵族打官司败诉,回来一看,奴隶逃亡了三百户。卦爻辞有许多条写战争,如«师»、«同人»、«离»、«晋»等卦,这些战争多是“寇”(即侵掠战争),奴隶主发动军队去侵掠弱小的异族或他国。«易经»还写了较多的贵族内部的矛盾斗争,如«比»、«否»、«避»、«萃»等卦。

从卦爻辞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和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在这个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耕田用耒耜,织布用纺车,渔猎用弓矢,运输用人拉车或牛拉车,兵车用马车。弓用心木,矢用铜镞。这时由田猎发展到畜牧业,六畜具备,已掌握了一些饲养技术,但社会经济生活还是以农业为主。有几个卦专记农事,反映了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当时经济生活中已有行商在活跃:行商有时借宿人家,有时住宿旅店,以贩牛羊为主,也贩卖童仆,使用的货币先是朋贝,后是资斧(铜币).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衣履有黄裳、鞶(pán)带、履、朱绂、赤绂等字样;住居有门、庭、家、屋、庙、宫、户、城、床、枕、庐、隍、井、穴等字样,可见既有宫室建筑,而仍存在穴居;器用则有土器(缶、瓶、瓮􀆻􀆻)、革器(鞶带、括囊、鼓􀆻􀆻)、木器(车、舆、柅、机、枕􀆻􀆻)以及草编织用品等等。我们把这些零星的记载聚合到一起,不难对殷周之际和西周初期的社会生活样式有个大致的了解。

尤其珍贵的材料,是卦爻辞中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某些风习。其中主要是婚姻习俗。«屯»、«蒙»二卦写劫夺婚:女子被抢放声悲泣,抢婚的男子遭到抵抗乃至送命。«归妹»卦写姊妹共夫。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提出从«易经»中可以看到母系制的残余,其说也可作参考。这一类史料,在其他文献中是罕见的。

再说思想史料。

卦爻辞的记事或取象,必然反映记录者的思想观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思想观念产生在奴隶社会繁荣的时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殷末和周初那个时代的社会进步要求。

«易经»中的经济思想,首先突出的是重农思想。殷周之际农业生产已占社会经济的主要地位。«易经»有几个记载农业生产的卦,不仅记载农业生产经验,而且提出重视农业生产的意见。如«小畜»卦上九爻辞:“既雨既处,尚德载。”«无妄»卦六二爻辞:“不耕获,不菑畬(zīshē),则利有攸往。”前者说雨后可以多栽种;后者说不耕种就要收获,不开垦就要种熟地,都是妄想,妄想就不会有好结果。这两条的含意,和周公在«无逸»中对周族子孙的告诫是一致的:施政之要,首在于人民足食。«易经»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

«易经»的时代,畜牧业仍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易经»中关于畜牧的爻辞约有18条,表现了对畜牧业生产的肯定和对畜牧业新技术的重视。所以,«易经»又是主张农牧并举的。

殷周之际,工商业已经有所发展,国家设专职机构管理奴隶从事手工业生产,行商则来往各地。有28条爻辞谈工艺生产和工艺,有12条爻辞谈商旅贸易和货币,表现了发展工商和重视财富的观念。

«易经»的经济思想概括言之,就是重视农业,农牧并举,发展工商,并且产生了货币观念。这是奴隶社会经济繁荣时期的反映。

«易经»中的政治思想是殷周之际统治阶级政治思想的反映。首先,它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师»卦上六爻辞:“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大有»卦九三爻辞:“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又上九爻辞:“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等等。既然统治者的权力是神给予的,那么,自然是剥削有理了。从卦爻辞中所见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各种人身份的称谓来看,如统治阶级中的天子、王、公、侯、武人、史巫􀆻􀆻下层被统治阶级中的臣、妾、邑人、刑人、幽人、童仆等等,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观念。

为了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统治者必须建立暴力的统治机器:国家、军队和监狱。卦爻辞中记载殷周之际刑法和刑具的约有13条,作者基本上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记载的,其中颇有一些“利用狱”或“无不利”的断占。在运用军队这个暴力机器时,其中有时也有保卫自己国家免受侵犯(“御寇”)的记录,较多的却是关于征伐抢掠他国的记载,就其结果断占,或为凶,或为吉。«未济»卦九四爻辞:“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既济»卦九三爻辞:“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这两条记的是一件事:殷高宗派军队去征伐一个名叫鬼方的部族,叫周派军队跟随征伐,打了三年获得胜利,死了不少奴隶兵,高宗赏赐了随征的周人。诸如此类战事的记载,«易经»是作为经常而且正常的事件的,其中有不少是对异族掠夺的战争。

«易经»中的道德伦理思想,是奴隶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反映。它认为“大人”和“小人”的不同地位,奴隶买卖,乃至杀死奴隶作献祭之用,都是合理的。如«旅»卦九三爻辞说,拿钱买来奴隶,是吉;其九二爻辞说,买来的奴隶逃亡是危险,这是奴隶主的道德观念。«升»卦九二、«困»卦九二和«萃»卦六二的爻辞,都是说用俘虏和奴隶来献祭先王,作者都断占为吉和利。作者对侵掠战争也作同样的理解。战争主要是掠夺土地、财物和奴隶,在写战争的23条卦爻辞中,有19条写到俘虏。俘虏就是奴隶的来源,抓着俘虏,作者就断占为吉利。所以,在«易经»中买卖、杀害奴隶,掠夺俘虏都不是罪恶,而是符合道德规范甚至是勇敢和光荣的行为。

在统治阶级内部,为维护统治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易经»中也提倡谦虚,提倡节俭,提倡统治阶级之间的适当的批评,但这只是奴隶主内部的道德要求。谦虚是为了互相间的和气容让,节省是为了积累财富。并不认为大规模祭祀甚至屠杀奴隶作人牲是对物质和人力的浪费,也决不会容忍奴隶对他们不俯首帖耳。我们从«易经»来看,道德,确实是阶级性的道德。

«易经»中的社会史料和思想史料,是我们研究上古社会形态和上古思想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爻辞的文学价值

«易经»卦爻辞中有一部分是韵文。有人说约三分之一,有人说有一半以上。由于语言音义的变化,这已经很难确考。不过,从部分字音和语辞结构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韵文,则是可以断定的。因此可以说:在卦爻辞中保存着我国最早的韵文。

这些韵文之中,有类似比兴的诗歌,请看以下二例。

«明夷»卦初九爻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鸣夷鸟天上飞翔,翅膀搭拉下来。君子在旅途跋涉,三天挨饿忍饥。)它以鸣夷鸟于飞起兴,用垂其翼来比旅人忍饥挨饿的形象,“翼”、“食”同韵相叶,隔句押韵。把这首诗和«诗经»的«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相比,和«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相比,再和«豳风·东风»“仓庚于飞,熠熠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相比,它们的内容、语言结构、词汇运用和表现手法都很相似,可说是同类的歌谣。

«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鹤儿鸣叫在树荫,它的伴侣和鸣。我的杯中有美酒,我和你一同干杯。)这也是一首比兴诗歌,按古音隔句押韵,以鹤的和鸣,托物起兴。这和«小雅·鹤鸣»相比:“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二者也相类似。

如果说这两首歌谣体的诗歌与周诗«诗经»中的作品相类,可以表明它们是大致同一时代流传的歌谣,那么,«易经»爻辞中还保存着从更早的时代——殷周之际流传下来的歌谣,反映了我国诗歌更早的风貌。再看以下二例。

«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跑啊跑,太阳像火烧,白马扬头奔驰。不是来劫掠,是来把亲抢。)«屯»卦六二爻辞只改几个字,含义、语辞结构和韵律都相同。

«离»卦九四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冲啊攻啊,烧啊,杀啊,抓着孩子就摔啊。)这里描写的是侵掠性的毁灭性战争,节奏短促,有明显的韵律。把这样的歌谣和«诗经»中的歌谣相比,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不同。«易经»的这类爻辞,内容单纯而语言简古;«诗经»的民歌则内容丰富而语言流畅。«易经»爻辞的比兴手法和叠字词的运用以及韵律,都为«诗经»所进一步发挥、充实和提高。从爻辞到«诗经»的民歌,反映出我国上古诗歌发展的轨迹。

卦爻辞的散文记事中,还保存着古老的故事传说,已如前所述。«易经»中的记事太简单,它记录的故事传说,实际只能算是故事的雏型。它们也反映了我国记事散文的古老风貌。它和卜辞相比又显得词句变化明了一些,内容也多少丰富一些,代表殷周之际我国散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