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法学院的建筑和文化
课后,我在法学院踱步。
法学院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William W. Cook Law Quadrangle,简称“Law Quad”),有着密歇根大学引以为傲的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长方形拱门,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的飞天感。
轻盈美观,高耸峭拔。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一扇扇尖形长窗,尽是光怪陆离的彩色玻璃;一个个宽大的大厅出口,都是精雕细刻的富丽门扉。
而所有这一切,圆拱、大柱、垣壁、窗框、护壁镶板、门扇、塑像,从上到下,满目湛蓝和金黄,色泽斑斓,光彩照人。我们今天看见时色泽已略显暗淡了。
这种风格在19世纪英国的大学建筑中十分流行,因为它既古朴又漂亮。四合院里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洋洋洒洒地铺散,小松鼠四处游走。大草坪延展到建筑物的脚下,一个深呼吸,绿草的芳香沁人心脾。
国外对老建筑的保留是原汁原味的。触摸古旧的墙砖壁瓦,仿佛触碰到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正对四合院入口的大楼是图书馆(The Legal Research Building),图书馆西侧是教学楼(Hutchin’s Hall),而东侧、北侧和两旁环形的楼,就是法律人俱乐部(The Lawyer’s Club),包括可供227名学生居住的宿舍,一个可以容纳300人用餐的大餐厅和一个大休闲室。据说,这样的设计理念来自英国的律师学院,学生们既可在餐厅就餐时进行交流,也可在休闲室交友畅谈,还可以就近与法官、律师有直接的接触。法学院的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意识到自己是法律职业这个共同体的一分子,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自己,为将来真正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法律人俱乐部的大餐厅外部庄重气派,里面华丽堂皇。它长达42米,并且高耸挺立,内部上方有槌形横梁,上有著名法律家的半身浮雕,两侧墙面是黑色嵌板,顶面是典型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壁板,还有18个哥特式巨型窗户,采光良好。
在这里,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出示学生卡,如果是在法律人俱乐部居住的学生,只需打卡即可就餐;如果是外来人员,则需要刷8美元。
食堂供餐是自助的形式,餐品饮品种类繁多,有牛排、鸡排、大马哈鱼、泰国长米饭、汉堡、奶酪等,配餐有蔬菜和水果沙拉,还有各种甜酱、辣酱、番茄酱。
食堂的北面有冰激凌机,可以自制像国内DQ那样的巧克力饼干冰激凌,另有花生、巧克力、燕麦片等配料。饮料有雪碧、可乐、芬达、橙汁等,还有布朗尼、小饼干等餐后甜点。冰激凌机对面是餐后水果,有苹果、梨、草莓、香蕉、西瓜、哈密瓜、蓝莓等,周一到周五更换,每餐只能在食堂里吃,如果要带走,只能带一个苹果或梨。餐厅每周会更换食谱,为同学们提供不同的食物。
食堂
每个用餐的中午,都是大家交流学习心得的好机会,我们LLM的同学通常会坐在一桌,分享当天的所见所闻和上课的体会。我和几个中国同学常常坐在一起,聊中国的改革、经济、政治、法律等话题,每每聊到兴头,吃过餐后水果还希望再坐一会儿,多多进行沟通。
食堂外面是一个学生活动室,有时会举办下午茶宴,如LLM和JD同学的交流会,国际学生和老师的碰面会等。古朴的桌椅和古旧的油画使这间活动室具有欧洲早期的风格。活动室楼下是乒乓球馆,有两个乒乓球台,还有几个活动间。有时学校举办活动,中午会提供比萨,在活动室里办外国语言日的活动。赶上中文日,我和几个中国同学和访问学者会来这边共餐,交流心得。
法律人俱乐部于1925年6月举行落成典礼,这是引起美国法律教育界广为关注的事件,出席嘉宾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教授(Roscoe Pound)、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院长霍尔教授(James P. Hall)等都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庞德高度赞誉库克先生捐助修建Law Quad之义举,称此“将注定是美国法律教育史和美国法律史的转折点,并可能如同布莱克斯通在牛津就任教授、肯特在哥伦比亚演讲、斯托里就任哈佛教授一样富有成效”。
“Elena!”一声尖叫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环顾四周,发现是Linda。棕色的头发,褐色的眼睛,嘴唇微微凸起,脸上有些雀斑。她背着硕大的单肩包,正往宿舍楼走。
看到我,她惊喜地叫起来。
Linda是法学院JD二年级的学生,是我在法律人俱乐部的室友,底特律人,深得她父母的宠爱。我们入住后的第三天,她妈妈曾经往返底特律和安娜堡三趟,把她的行李运送过来。她还有一个姐姐,在迈阿密读医学。在美国,医学和法学都是受人尊敬的专业,也是难度最高的两个专业,犹记得Linda的妈妈谈到两个优秀的女儿时,脸上洋溢的骄傲与幸福。
我和Linda并肩向宿舍楼走去。宿舍楼建筑风格古朴而凝重,大门前有锁,每个宿舍间的门也有轻巧的小锁。每栋楼有三层高,一层上有2~4间宿舍。宿舍有双人套间和单人间,单人间的价格比双人间略贵。
双人间里有一个宽敞的客厅,里面摆放了两张木板写字桌,古旧的写字桌面上有一个转盘拨号的老式电话,长长的电话线垂落到地面,颇有些民国的风范。老式的听筒让人恍若置身历史长廊。
在客厅的南北两侧分别是两间卧室。卧室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个床头橱,一个衣柜,一个储物的柜子。房间里有暖气,冬天暖意十足,以应对安娜堡多雪的寒冷。从二楼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棵高大的红枫树,初秋时节,风轻云淡,枫叶零星飘落,有种别样的味道。
走出法学院,穿过长长的林荫路,我们踱步到U-towers看望同学。学生活动中心的门开着,里面有三三两两的同学在自习。自习间里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也有一个个小格子间,以防彼此打扰。自习间门口是几排沙发,沙发对面有电视,可以观看足球赛、娱乐节目等。
向里走,有一架老式钢琴,可以供同学闲来弹奏。钢琴西边是健身房,一个大房间里有三架跑步机,两个综合训练器,还有一个乒乓球台。三三两两的同学在健身房里锻炼,散发着汗水的味道。
健身房的南侧是洗衣房,有一排自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只要把硬币投进去,自己放上衣服和洗衣粉,一小时后来取即可。洗衣机会自动运转,将衣服洗净,再烘干。一般洗一桶衣服的价格是1.5美金。
此外,楼下的总服务台还提供租借电器的服务,免费提供扫把、簸箕、拖把和吸尘器,同学在借用时需要跟楼下的服务人员确认身份并签字,将证件押在服务台,用完归还的时候再取回证件。收发邮件、快递等服务也是总服务台在处理。
走出公寓,我与Linda聊起来。
“在我看来,密歇根大学的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结合。前几天,一个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对我说,她惊讶于密歇根大学强大的校园文化,在纽约没有这么浓厚的校园文化传统,她在哥大看不到这么多印有学校徽章的纪念品,同学出了校门更不会每天穿带有校徽的帽衫,不会用带有学校标记的杯子、笔记本等,而这些在密歇根随处可见。”
Linda说:“嗯,也许是身处小城安娜堡的缘故,密歇根的校友凝聚力格外强大,不知不觉,血脉里就流淌了金蓝的血液,而在弥漫着金灿灿麦色和深海蓝的校园,每个个体都如水滴,汇成汪洋。这种血脉相通的感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吧。”我想了想,说道:“是的,密歇根有这样的魔力,能让几万学生同时穿上黄蓝相间的校园文化衫,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欢腾,共同忧伤。”对此,我们达成共识。
校园合唱队在课堂内演出
大学使命是大学办学理念的根本内容。它既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一种价值表达,也是大学开展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价值展开的。
密歇根大学提出的大学使命是“创造、交流、保存和应用知识,并培养挑战当下和充实未来的领袖和市民”,努力通过这两方面的卓越才能为密歇根州和世界人民服务。密歇根大学把“领袖与市民”共同作为大学的培养目标,既阐明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价值,也体现了研究型大学“顶天立地”的人才观。而培养的人应当“挑战当下和充实未来”,更是简明地表达了大学应尽的社会责任。
密大前校长柯尔曼对育人使命有这样的解读:“大学要顶住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不要为了就业去教育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一个道理,大学的使命是要让学生思考做人的问题。面对社会、学生和家长那些功利性的要求,我们要敢于说‘不’!”
前校长柯尔曼此言反映的是密歇根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密歇根大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密歇根大学充满了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注重培养人的自由创造精神与人的主体性。
剑桥大学前校长阿什比有句名言,“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一个大学的人文关怀如同空气、阳光和水一般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过程。过分的浮躁、功利、限制等,都不利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及其文化基因的传承。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维系其活力和发展的是大学精神。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时,应该考虑大学精神。只有具备大学精神,才能真正成为大学。
密大,不仅是一间间教室,一个个宿舍的集合,更是牵系密大人共同体的纽带,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共识,一种价值观传承,以及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