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楚辞学论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美国学者楚辞研究的特色及借鉴意义

从对“二战”后美国楚辞学学术成果的研究发现,美国楚辞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较之前别开瑰境,形成了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多维度、综合性研究特色。

首先,对于美国学者来说,《楚辞》是一种外语文献,所以翻译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向本国读者传播这些诗歌的主要方法。将作品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既要对原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又要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翻译与中国旧式注疏不同,在注疏过程中对没有把握的词语典故可以回避,而在翻译过程中则必须在词汇、形式、意义、风格等方面尽量保持与译入语的对等。英国学者魏理在翻译《东皇太一》时说:“原文中没有人称代词,没有表示‘I’、‘my’、‘us’一类的词。在英语中这些都无法回避,但是如同上文所言,我只能试着作出选择。”(19)宋代朱熹曾说:“《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翻译者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包括称谓在内的“宾主彼我之辞”,还要处理诸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时态、诗歌韵律等其他问题,这既给翻译工作带来难度,也给不同的翻译方法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得不同版本的翻译同时并存,争奇斗艳。

其次,美国学者重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楚辞》。当代汉学学者多是在大学东亚系或中文系学习过汉语专业,较好地掌握了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楚辞》的语言形式是他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他们擅长用详尽的统计法分析某种词型或句型的出现次数,也会对相似的词句或句式的重复出现产生兴趣,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例如,吴伟克为统计《楚辞》各篇章的重复频率,设计了一个“比率指数”概念,总结出一道计算公式;再根据计算所得的重复频率,做成图表,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篇章的创作时间顺序。又如,王莅文逐章找出《楚辞》基本句型结构,从三字句到十字句都一一列出,最后统计每一章节最多出现的句数,从而进行基本句型分析。这些西方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方法,对研究古代汉语文献也有借鉴作用。

第三,美国学者擅长从文学接受角度研究《楚辞》。例如,施奈德从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领域,深入探讨屈原的政治生涯与文学事业所以形成的内外因素,再反过来,从《楚辞》的产生土壤及其形成条件,进而考察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及其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盖丝·穆勒在讨论《九歌图》与《九歌》文本之间的图文关系时,特别探索宋代社会对“忠诚”的定义,以及宋代屈原像对屈原形象的改造程度。陈瑞昌研究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专门挖掘潜存于“屈原世界”里的中国思想模式,并根据自己的见解定义了郭沫若历史悲剧的主要内涵。反观中国的楚辞学界,近年来研究《楚辞》接受史的论著越来越多,但是多流于材料的罗列分类,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总结,提升理论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第四,不管是在翻译还是在研究过程中,美国学者运用最多的是比较文学方法。对于美国学者来说,《楚辞》是一种异质文化,要进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最容易的方法是用熟悉的事物与之比较。他们将《楚辞》与其他世界名著相比较,以凸显它的特色和意义。例如王靖献比较屈原的《离骚》和英国诗人埃德曼·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的史诗《仙后》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分析衣饰与追求的寓义。(20)相反,田笠在翻译《天问》时没有引用巴比伦、希伯来、古希腊和印度文学中相似事物进行比较,被维克多·梅维恒(Victor H. Mair, 1943— )批评为是重大缺陷,因为这意味着错过了一次将中国作品视为世界文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机会。(21)这些做法都表明,现代西方汉学家已经自觉认识到,只有通过大量的文献发掘,将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之中研究,汉学才不至于成为一种奇怪的和边缘化的学科。


(1) Joseph Henri de Prémare,James G. Bridgman,Th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Canton: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7,pp. 301-302.

(2) L. M. F.,“Memoir of Kiuh-Yuen”,Chinese and Japanese Repository,Vol. III(1865),pp. 503-508.

(3) (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84页。

(4) G. Ecke and Florence Ayscough,“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Monumenta Serica,IV,1,1939,pp341—344.

(5) 陈亮:《早期欧美汉学家对〈楚辞〉的翻译与研究》,《国际汉学研究通讯》,2010年第1期,第253—273页。

(6)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7) Jerah Johnson. Li SaoA Poem on Relieving Sorrows. Miami:Olivant Press,p. 1.

(8) Jerah Johnson. Li SaoA Poem on Relieving Sorrows. p. 11.

(9) Jerah Johnson,Li SaoA Poem on Relieving Sorrows. p. 1.

(10) David Tod Roy,“Review,Li Sao. A Third Century B. C. Poem by Ch'u Yu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Nov,1960),p. 104.

(11) Snyder Gary,“Review:Li Sao,a Poem on Relieving Sorrows,by Ch'ü Yüan”,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 74,No. 291(Jan. -Mar.,1961),pp. 83.

(12) Jerah Johnson,Li SaoA Poem on Relieving Sorrows by Ch'ü Yüan. M-i ami:Olivant Press,p. ii,iii.

(13) Bruno Schindler,“Der wissenschaftliche Nachlaß August Conradys:Ein Beitrag zur Methodik der Sinologie,”Asia Major 3(1926),p. 104-110.

(14) Geoffrey R. Waters(1948—2007). Three Elegies of Ch'uan Introduction to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u Tz'u.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5. p. xi.

(15) Stephen Field,Tian wenA Chinese Book of Origins,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1986,couplet no. 98.

(16) (美)劳伦斯·A·施奈德著,张啸虎、蔡靖泉译:《楚国狂人屈原与中国政治神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7) Gopal Sukhu,The Shaman and the Heresiarch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 Sao.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2. p. 158.

(18) 周建忠:《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第140—144页。

(19) Arthur Waley,The Nine SongsA Study of Shamanism in Ancient China. London:G. Allen & Unwin,1955,p. 25.

(20) Wang C. H.,“Sartorial Emblems and the Quest: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i Sao and the Faerie Queene”,Tamkang Review. 2. 2—3. 1(1971—1972),pp309—328.

(21) Victor H. Mair,“Review:Tian Wen:A Chinese Book of Origins by Stephen Field”,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CLEAR),Vol. 9,No. 1/2(Jul.,1987),p.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