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结语

法国文化史家夏特里埃(Roger Chartier)在《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一书第四章讨论法国大革命同启蒙哲士的著作之间关系的时候曾指出,后来的研究者可能夸大或单一化了这些著作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革命前夕最为流行的作品中,多是色情书和八卦册子等“低俗作品”,即便一些政治类书籍的确比较流行,但它们也多非启蒙哲士表达哲学理念和政治关怀的经典文本,而是抨击国王、宫廷和贵族的通俗书籍,尽管这些文本确实如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它们承载着启蒙理念,极大伤害了国王的形象,破坏了君主制的基础。但在夏特里埃看来,读者在阅读这些书籍过程中并没有将其中的言说和批评太当回事,读者往往是从休闲娱乐的角度来阅读,读后很快将之抛诸脑后,“阅读未必导致崇信”;另外一方面,即便是阅读相同的读物,比如被视为同大革命关联密切的卢梭著作,读者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的,很多读者均不赞成其激进的面向,同样情况亦发生在《百科全书》的读者那里。可以说,启蒙哲士的著作虽然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然而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并没有太在意与法国旧制度相对抗的内容,没有贸然相信书中的言说,更没有以同样一种(即导向革命)方式在阅读这些书籍,或者把这些书籍化约为同一种简单的意识形态论述。职是之故,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同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联可能并没有那么密切,之所以后来大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乃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成功后革命者对启蒙思想家的“选择性重构”造成的,标志即是把卢梭和伏尔泰视为大革命先驱选入先贤祠,在此意义上,是法国大革命“发明”了启蒙运动与启蒙哲士的著作:

在一定意义上,是大革命“造就”了书籍,而非相反。正是法国大革命赋予了某些特定书籍具有先见之明与可昭法式的意义,在事情发生之后将其精心结撰,追认为大革命的源头。〔87〕

夏特里埃的上述结论或可商,但其讨论问题的路径和方式却颇值得我们效法与思考。反观过去这些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一些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当事人如胡适等人事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经验的修改和再发明的问题,愈加重视当事人的追忆对于后世撰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影响,也注意到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炒作”表现,注意到晚清民国的关联延续情况和梁启超、研究系乃至江苏教育会、国民党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认识到五四运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和北京大学对于新文化运动扩散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概念的形成和传播问题。然而如果对比夏特里埃的思路,我们会发现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源流的讨论,仍然是在《新青年》一系的线性脉络中来讨论相关问题,即先有新文化运动,后有五四运动,先有《新青年》的宣传,然后才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如此操作会很容易将新文化运动的来源与影响单一化和线性化,不但会无视基督教会特别是青年会的先导作用与巨大影响,还会轻视其他派别和力量参与这个运动的情况与效果,进而忽略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扩大的作用与对《新青年》的再造和追认情况,正如当事人常乃惪的观察:“《新青年》时代,新文化运动只在酝酿,尚未成熟……直到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起后,春雷一声,才将新文化运动从摇篮中扶养成熟起来。”〔88〕在常乃惪看来,之前《新青年》的影响只是局限于一少部分人,大部分对此并无感觉,但“五四”之后就形势大变:

全国的罢课、罢教、罢工、罢市种种风潮,层见迭出,全国的小刊物,用白话撰成的小刊物,风起云涌,普及于各地……新文化运动已经不是仅仅咬文嚼字的书生运动了,他成了一种潮流,一种猛烈无前的潮流,将旧社会的权威席卷而去。这是谁的功劳,是五四运动的功劳。〔89〕

类似常乃惪所见,另一当事人罗家伦也早已指出“五四这个大刺激”让时人“不能不受影响”:

譬如五四以前谈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不过《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和其他两三个日报,而到五四以后,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又如五四以前,白话文章不过是几个谈学问的人写写,五四以后不但各报纸,大概都用白话,即全国教育会在山西开会,也都通过以国语为小学校的课本,现在已经一律实行采用……〔90〕

职是之故,我们固然要重视受《新青年》(包括此前的《甲寅》杂志)系刊物感染的趋新受众,但也不应该忽略受到其他渠道影响的“新青年”和企图融合新旧的梁启超、吴宓和江苏教育会一类人士;同样,我们也不能不关注“新”如何建构“旧”,以及旧派的具体反应情况与回应方式等问题,尤其是需要留意五四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后设追忆和书写对于新文化运动乃至之前历史的重塑效果问题。参考夏特里埃的问题意识即是:新文化运动是否该有一个“五四”起源?或模仿一下王德威教授的提问方式〔91〕:没有“五四”,何来新文化运动?

注释

〔1〕曾有学者关注了五四后新文化运动同基督教的关系,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基督教的影响,参看杨剑龙:《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刘畅:《“五四”语境中的基督教新文化运动》,《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等等。

〔2〕关于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派反孔论述与清末革命派及民初章太炎等人反孔教论述的关联异同,陈万雄、杨华丽、彭春凌等学者曾进行过一些讨论。参看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7—124页;杨华丽:《“打倒孔家店”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8—60页;彭春凌:《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287页。

〔3〕《甲简章》,《圣教杂志》第1年第1期(1912年1月),第2页。(2010年,线装书局影印出版了《圣教杂志》,以下会标注影印本页码。)

〔4〕皖北曹司铎求是稿:《论倡孔教之非》,《圣教杂志》第2年第5期(1913年5月),第168—170页,影印本第1册第386—388页。

〔5〕有关民初孔教会的活动情况,可以参看裘陈江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初孔教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论文,2015年5月。

〔6〕南通张百禄司铎:《孔子非宗教家论》,《圣教杂志》第2年第12期(1913年12月),第441页,影印本第2册第151页。

〔7〕秉直:《崇祀孔子命令》,《圣教杂志》第2年第9期(1913年9月),第358页,影印本第2册第42页。

〔8〕秉直:《请定孔教为国教》,《圣教杂志》第2年第10期(1913年10月),第397页,影印本第2册第89页。

〔9〕《天主教中华全体公民二次请愿书》,《圣教杂志》第2年第12期(1913年12月),第454页,影印本第164页。

〔10〕马相伯属草、英敛之校订:《书请定儒教为国教等书后》,马相伯:《保持约法上人民自由权》,《圣教杂志》第6年第1期(1917年1月),第355—371页。

〔11〕参看《专电》,《申报》1917年1月30日,第1张第3页。

〔12〕有关天主教(公教)反对尊孔教的论述和实践,除了可以参考《圣教杂志》之外,也可以参考山西孔教会1916年11月编辑出版的《宗圣学报》,内中除收录尊孔者的言说外,还收录有天主教会和天主教徒诸多(也包括个别基督教青年会分会)反对尊孔的言论。

〔13〕刘竞夫来信,《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7—8页。

〔14〕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第8页。

〔15〕《青年会之二十五周年祝典》,《兴华》第17年第7册(1920年2月18日),第21页。

〔16〕参看《直籍愿入青年会学生会员证已到》,《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2月5日,第2版。

〔17〕恽毓鼎1916年3月2日日记,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61页。

〔18〕参看皕诲撰文:《青年进步发刊辞》,《青年进步》第1册(1917年3月),第3页。

〔19〕参看《青年进步》第1册,插页。

〔20〕参看《青年进步》第1册,第10页。

〔21〕参看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4页。

〔22〕舒新城:《舒新城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22页。该书实即舒新城194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回忆录《我和教育》一书。

〔23〕恽代英1917年8月25日日记,中央档案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恽代英日记》,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页。

〔24〕恽代英1917年8月30日日记,《恽代英日记》,第140页。

〔25〕《舒新城自述》,第93页。

〔26〕《舒新城自述》,第94页。

〔27〕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期(1917年4月1日),第1—11页。该文亦被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部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65—78页。

〔28〕《致黎锦熙信(1916年12月9日)》,参看《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60页。

〔29〕参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

〔30〕《上海青年会之大计画》,《时事新报》1918年6月10日,第3张第2版。

〔31〕《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七次大会组合之报告》,《青年》第19卷第1号(1916年2月),第8页。

〔32〕李琼阶:《青年会与学生之关系》,《青年进步》第4册(1917年6月),第8页。

〔33〕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收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页。

〔34〕恽代英:《学校体育之研究》,《青年进步》第4期(1917年6月),第1—6页。

〔35〕参看恽代英1917年2月15日、20日日记,《恽代英日记》,第34、37页。

〔36〕参看刘苏华:《前言》,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体育周报》影印本,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37〕《〈体育周报〉周年纪念祝词(1919年11月13日)》,收入《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729页。

〔38〕《青年会二十年来之小史》,《时事新报》1918年4月21日,第3张第3版。

〔39〕《英美烟公司赠登》广告,《时事新报》1918年6月22日,第1张第4版。

〔40〕《青年会与政治》,《民心周报》第1卷第17期(1920年3月27日),第366—367页。

〔41〕已经有论者揭示了基督教青年会对于五四期间山东反日运动的介入情况。参看高莹莹:《反日运动在山东:基于五四时期驻鲁基督教青年会即英美人士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2期,第138—151页。

〔42〕参看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21—40页。

〔43〕钟敬文:《“五四”——我的启蒙老师》,收入杨哲编:《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

〔44〕参看《图书馆征求“五四”前后各处定期出版物启》,《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2月4日,第1版。

〔45〕匡僧:《辩论者之态度》,《时事新报》1919年3月20日,第3张第3版。

〔46〕有关旧派在民初的一些表现与对白话文的反应,可以参看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版。

〔47〕有关的讨论可参看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17—132页。更详细的讨论可参看樽本照雄:《林纾冤案事件簿》,李艳丽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209页。

〔48〕《新旧思想冲突平议》,《民治日报》1919年4月1日,第2版。

〔49〕参看鲁迅:《致钱玄同(1918年7月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鲁迅书信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7页。

〔50〕参看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270—272页。

〔51〕参看林纾:《荆生》《妖梦》,收入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0、71—73页。

〔52〕参看开明(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语丝》第3期(1924年12月1日),第5版。

〔53〕参看鲁迅:《孔乙己》,《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第377—378页。

〔54〕参看鲁迅:《致周作人(1919年4月19日)》,《鲁迅书信集》上册,第24页。

〔55〕参看只眼(陈独秀):《婢学夫人》,《每周评论》1919年4月6日,第4版。

〔56〕匡僧:《辩论者之态度》,《时事新报》1919年3月20日,第3张第3版。

〔57〕参看陈平原:《新文化运动中“偏师”的作用及价值——以林琴南、刘师培、张竞生为例》,《北京大学学报》第56卷第3期(2019年5月),第18页。

〔58〕趋新各报刊对林纾的批评可集中参看《每周评论》1919年4月13日、27日两期转载和发表的各评论。

〔59〕只眼(陈独秀):《林琴南很可佩服》,《每周评论》1919年4月13日,第2版。

〔60〕渊泉(陈溥贤):《警告守旧党》,《每周评论》1919年4月13日,第1版。

〔61〕参看闽中畏庐子:《闽中新乐府》,《知新报》1898年第46册(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第1—2页;第47册(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一日),第3—4页;第48册(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一日),第5—6页;第50册(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初一日),第7—8页;第55册(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第9—11页。

〔62〕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收入严云绶整理:《胡适全集》第12卷,第66页。

〔63〕参看钱锺书:《林纾的翻译》,收入氏著《七缀集》,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101页。

〔64〕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大公报》1917年2月1日,第1张。《民国日报》1917年2月8日原文转载。胡适读了《民国日报》转载的该文后,将之全文收录于日记中,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344页。

〔65〕陈独秀:《再答胡适之》,《新青年》第3卷第3期(1917年5月1日),第6页。

〔66〕参看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上篇,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9、213—214页。

〔67〕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收入郑大华整理:《胡适全集》第2卷,第335页。

〔68〕《新旧思潮之冲突》,《时事新报》1919年4月1日,第2张第1版。

〔69〕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收入沈寂整理:《胡适全集》第18卷,第328页。

〔70〕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第4卷第1期(1918年1月15日),第26页。

〔71〕胡适:《我们走那条路》,郑大华整理:《胡适全集》第4卷,第467—468页。

〔72〕参看石井刚:《〈国故〉月刊——夭折的“古学复兴”》,收入王德威、宋明炜编:《五四@100:文化,思想,历史》,联经出版公司2019年版,第73—76页。

〔73〕参看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206页;周月峰:《从批评者到“同路人”:五四前〈学灯〉对新青年态度的转变》,《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6期,第197—204页。

〔74〕吴宓1919年12月2日日记,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8页。

〔75〕《介绍民心周报》,《民心周报》第1卷第1期(1919年12月6日),封二。有关《民心周报》创办的情况,沈卫威教授根据《吴宓日记》等材料也曾稍加关注。参看沈卫威:《面对“新潮流”的顺势与逆反》,《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第35—36页。

〔76〕《〈民心周报〉出版预告》,《时事新报》1919年12月3日等期论前广告。

〔77〕《〈民心周报〉!》,《南洋周刊》第12期(1918年12月12日),第14—15页。

〔78〕参看士心:《答某日刊对于本报之批评》及《本社致〈时事新报〉记者张东荪书》,《民心周报》第1卷第3期(1919年12月20日),第46页。

〔79〕东荪:《国粹与保存》,《时事新报》1920年1月18日,第2张第1版。

〔80〕参看鲁迅:《“一是之学说”》,《晨报附刊》1922年11月3日,第3—4版。

〔81〕吴宓1919年12月2日日记,《吴宓日记》,第98页。

〔82〕吴宓1920年1月31日日记,《吴宓日记》,第126页。

〔83〕参看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1918年8月3日),收入《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374页。

〔84〕章士钊(行严):《评新文化运动》,原连载于《新闻报》1923年8月21日,第1张第3版;《新闻报》8月22日,第1张第4版;引文在8月21日号。该文又见《甲寅周刊》第1卷第9号(1925年9月12日),第4—11页,引文在第7页。参看胡适:《“老章又反叛了!”》,收入严云绶整理:《胡适全集》第12卷,第75—80页。

〔85〕关于胡适“中国文艺复兴”的论述,可参看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下篇,第156—177页。

〔86〕有关梁启超一系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为及其后来如何淡出新文化运动历史记忆的情况,可参看周月峰:《另外一场新文化运动——梁启超诸人的文化努力与五四思想界》,《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5期(2019年9月),第49—89页;周月峰:《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1期,第42—47页。

〔87〕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p. 89.

〔88〕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184页。

〔89〕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第185页。近来已有论者指出即便是“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也是缘于“五四”学生运动的刺激,而围绕此词,时人也多有讨论争议。参看周月峰:《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1期,第31—33页;郑师渠:《“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21页。

〔90〕参看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第2卷第4号(1920年5月),第848页。

〔91〕参看王德威:《没有五四,何来晚清?》,收入王德威、宋明炜编:《五四@100:文化,思想,历史》,第37—42页。

(原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 本文曾蒙上海社科院徐佳贵、华中师范大学周月峰、上海大学杨卫华、中国社科院彭春凌等学者指教,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