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明白了陈三立与熊季廉、熊季廉同复旦公学的关系,我们就可明白,在当时上海诸多学校中,陈寅恪为何会到稍显偏远的吴淞复旦公学读书了,主要是因为父亲的至交好友熊季廉在复旦分担管理之责的缘故。但陈寅恪是什么时候进入复旦公学读书,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呢?杨家润先生根据复旦大学档案馆珍藏档案及中山大学档案馆所藏陈寅恪自填“本人简历”等资料互证,认为陈寅恪是1905年秋季(乙巳七月)进入复旦,1909年秋季离开复旦,其间并未获得毕业文凭。〔29〕对于陈寅恪先生离开复旦的时间,在没有发现更多新资料之前,笔者基本赞同这个考证。但对于陈先生在自述中所言的一些事情,还有必要进行一番考辨。

陈寅恪先生自谓他1905年在日本患脚气病回国,“在家休养年余”,那么似乎不大可能在1905年9月中旬复旦开学时,就进入复旦读书,而他那时确实已经在复旦了。因之,陈先生此处的自述或属误记,他并没有在家“修养年余”。其实陈寅恪先生1956年在填写“本人简历”时,就没有说自己曾在家养病“年余”,也没有说自己是从复旦公学毕业的:“1904年春起,1905年秋止,在日本东京巢鸭弘文学院高中读书,因脚气病回国。1905年秋起,1909年秋止,在上海吴淞复旦公学读书。”〔30〕

那么陈先生是正式考入复旦的学生吗?根据笔者看到的资料,复旦公学立校后,它最早的招生广告刊载在《时报》《中外日报》等上海报刊上。〔31〕据有关广告可知,在张园复旦公学事务所,严复和马相伯共同主持了复旦公学的招生考试,以补录四十名新生。〔32〕这是复旦公学的首次招生,实际录取了五十名新生,比原来计划的招生名额多了十人,复旦校方同样将录取名单登报公布。〔33〕再者,根据《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34〕这五十名新生应该被分为“丙班”——高陈寅恪的“丁班”一级,如金氏三兄弟(问泗、问源、问洙即通尹)等。故此似可推测,陈寅恪应该没有参加这次招生考试。如果他真的能够在该年秋季开学就进入复旦,那只存在一种可能,他是半路进去的、没有经过正式考试而补录的“插班生”。但这个“插班”却非陈先生自述中讲的——他是“插班考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高中程度)”(第七次交代底稿)。〔35〕事实上,复旦公学开始有正式的插班生考试是在1906年夏季,此为复旦公学的第二次正式招生,因为“课堂不敷,暂停招新班”,计划只招收三十余名插班生,根据程度分插到各班学习。〔36〕此次插班生招考的录取名单亦在报上公布,同样没有陈寅恪的名字。〔37〕而最晚在1906年上半年的复旦师生捐款清单中,陈寅恪的名字已经出现(详后),这也说明陈寅恪并非是通过学校正式的插班生考试入校的,有可能是在开学一段时间后参加临时的插班考试而进入的。

笔者同样没有在复旦公学任何一次的录取名单备案中发现陈先生的同班同学、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名字,他入读复旦公学的情况可能与陈寅恪类似,同样没有经过正式的考试,亦没有到毕业就提前离校了。这也表明当时上海各校招生其实并不严格,而且录取学生中经常有不报到情况,而学生提前离学别去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复旦即存在此类问题——招生人数虽多,能够坚持到毕业的则寥寥无几。由此,我们或可推断,像陈寅恪和竺可桢这样能够进入复旦就读,可能经过一些与校方熟悉的亲友推荐、说项,面试即可,或许并不需要太过正式的“插班生”考试。与复旦公学关系密切的陈三立好友熊季廉,应该是陈寅恪就读复旦公学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