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素材的运用:看我翻云覆雨手
我要让你见证一个小小的奇迹:用同一个素材证明相反的两个观点。
这里有几组句子,你先看看每组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宰相肚里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明人不做暗事”和“兵不厌诈”;“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车到山前必有路”和“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每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没错,是相反、相对的关系。你主张宽容,我主张报复;你坚持被动,我选择主动;你坚持坦荡,我选择狭隘;你放眼远方,我关注身旁;你拥抱希望,我担心绝境。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每个人都能找到支撑自己立场的证据。
这就是所谓的议论文。议论文虽然讲求逻辑,却并不是科学的论证,只要能合乎情理、自圆其说就好,这就给了你运用素材的自由天地。
下面是一些关于巴尔扎克的信息: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崇拜拿破仑,曾经说:“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他渴望发财,曾多次经商失败,欠下不少债务,最大的债主是他的妈妈。为彰显身份,他特制了一把华丽的手杖,上面写着“我将粉碎一切障碍”。他勤于写作,自嘲是“鹅毛笔和黑墨水的苦役”。他经常熬夜写作,靠咖啡提神。据说,他一生喝了约5万杯咖啡,平均每天6~7杯。他计划完成一百篇小说,构成一部《人间喜剧》。在他51岁去世前,完成了91部。这部未完成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里面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篇章是享誉世界的名作。
以上信息足够多了。现在,我给你一个任务,用巴尔扎克来证明“生无所息”这个道理。生无所息,大约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思。你可以花两三分钟时间整理一下思路,然后和我的例子对比一下。
我的例子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选择生无所息的人,懂得并理解“人生苦短”的道理,所以他们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地工作,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忙于写作。“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使命,我要用笔来完成”这一理想促使他生无所息。他51年的生命历程跟常人比起来,可能是短暂的,然而这短暂的一生却放射出无限的光辉——《人间喜剧》永载史册。可以说,正是“生无所息”造就了巴尔扎克。
怎么样,你选取的材料应该和我差不多吧。那些关于发财、华丽的手杖、靠咖啡提神,就不必提了,因为,这和我们要论证的观点之间没有明确、直接的关联。
现在,请你还用这则材料来证明“生有所息”。生有所息,就是生命要懂得暂停,要懂得休养。请思考两三分钟,看看自己可以怎么论证“生有所息”吧。
我的例子是:
主张“生有所息”的人们,是从微观角度看待生命。人生在世几十年,短暂得在时间长河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丰富充实,又何必“三月不下楼”,时时把自己禁锢于劳作之中呢?爱因斯坦做科学研究之余会拉拉小提琴,比尔·盖茨在工作之余会通过看书来放松自己,这就是“生有所息”啊。可惜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就不懂这个道理,写作过于勤勉,靠大量咖啡提神,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以致51岁就英年早逝。原先计划完成一百部小说的愿望也未能实现,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永远的遗憾。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们居然用同一个素材,证明了相反的两个观点,是不是很神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在之前的操作中,我们做了两件事:
一是对掌握的丰富素材进行了筛选,确定了哪些与论证有关,哪些与论证无关,有关的就用,无关的则大胆放弃。
二是变换角度或转换立场。证明“生无所息”时,我们是肯定这种勤奋的,故意忽视了51岁英年早逝这个结果。证明“生有所息”时,我们则转换为替巴尔扎克和读者可惜的角度,强化《人间喜剧》没有完成这个结果,这样就合乎情理地自圆其说了。
这两件事,筛选素材相对简单,这里就不啰嗦了。我主要说说变换角度、转换立场的问题。
先说说变换角度。
任何稍微复杂一点的信息,都是可以多角度去观察思考的。比如初中课本中的《黔之驴》,一般的观点是:能力与形貌并不会正相关,外强中干者大有人在。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本事。这才有了“黔驴技穷”这个成语。
我们从旁观者转换到“驴”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驴真的没有本领吗?打架搏斗它是不行,但装载货物搞运输呢?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再仔细阅读一下原文,会注意到开篇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也就是说,这头驴子之所以没用,出现了最终的悲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身处于无法施展本领的贵州,贵州可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地方。这就启发我们:施展才华也是需要环境或平台的。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乱世出英雄”,不都是考虑了“能力”和“环境”这两个要素吗?
我们如果从驴的角度再换到老虎的角度呢?这就提示我们:面对貌似强大的对手,首先要冷静观察,然后做初步试探,认清对手了,有把握了,才发出最后一击,打败对手。
你看,同一个故事,思考的切入点其实是多样的。所以,你在阅读的时候,在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时候,在储备材料的时候,都要试着换角度看问题,这有利于提升你对材料的把握程度。
再说转换立场。
《后汉书·陈蕃传》里有个很有名的故事,陈蕃就是《滕王阁序》里“徐孺下陈蕃之榻”那个陈蕃,故事是这样的:
陈蕃15岁的时候,自己的院子很脏。他朋友的父亲薛勤来拜访他,就劝他:“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把庭院洒扫干净了再接待宾客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身处世间,要扫除的是天下,哪里需要去打扫一间小小的房子呢?从这句话中,薛勤知道了陈蕃有澄清天下的大志向,就认为这孩子特别了不起。
你也许会说,更有名的难道不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对,这句话的确更有名,强调从小事做起。但这句话是清朝人评论这件事时才说的。于是,同样是不打扫庭院,一个说这孩子有宏图大志,一个说这孩子不愿意做小事难成大器。不同的判断,就是因为立场不同。
成语“智子疑邻”是不是也是如此?邻居和儿子一样,都劝自己要及时补墙,防止招来盗贼。但在自己家真的被盗以后,就认为儿子是聪明人,邻居是嫌疑犯。这是为什么?因为一个是欣赏的立场,一个是质疑的立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立场?当然有,比如,民众与官方的立场,当事人与旁观者的立场,大局与个人的立场等,都是现实存在的可供选择的立场。
你可以想想,在自己的见闻里,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可以多角度多立场地去思考呢?建议你尝试着选择一个熟悉的素材,写出两到三个不同观点的议论小段。
我希望你能领会如下几点:
1.议论文写作虽然特别注重逻辑,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论证,这就给了我们闪转腾挪、翻云覆雨的空间。
2.写作时能翻云覆雨,既是基于我们对素材具体信息的选择,也是基于我们面对素材时的角度和立场。这两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