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语言的逻辑:有话好好说
一个写作者的语言逻辑能力和他的思维能力直接相关。好的表达未必是华丽的表达,但一定是鲜明准确的表达。
先来看一段文字:
忘却荣辱书定历史,他是司马迁——你海棠般的容颜,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这一段使用了排比、反问、引用,词语丰富,句调铿锵,而我却感到一种令人晕眩的恶心。这就是典型的有话不好好说!
话有没有好好说,判断标准就是能否清晰地表达一个观点。就如上面那段话,你还能记住什么?如果你还有一点点印象的话,那说明你的记忆力真好,或者说耐受力真好。这段话糟糕,糟糕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它徒有形式,没有灵魂。
你看,这里面用了“忘却荣辱、发愤、包容、刚毅、正直、坚韧、刚正”这么多大词,可你怎么都读不出作者内心真切的感动,读不出作者自我的思考,读不出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再举个例子: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时候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他在选择灯丝时曾做了上千次试验,最终选定了钨丝。我非常钦佩他敢于退后的勇气。在他拿起第一种灯丝材料的时候,他很渴望成功,但他失败了,他没有对这种灯丝念念不忘,不肯放手,也许这种材料的性质就是不适合的。于是,他勇敢地向后退了一步,重新找寻方向,再次上路。就这样,他经过上千次的碰壁,上千次的退回到原点,上千次的思考总结,重新出发。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钨丝。这就是后退的力量。
这个段落想围绕“退”这个话题做一点议论。爱迪生是怎么“退”的?作者说,爱迪生用的第一种灯丝材料就失败了,但却没有对这种灯丝“念念不忘,不肯放手”。看来作者认为和“退”相对立的表现就是“念念不忘,不肯放手”。这也对。然而,爱迪生拿到的第一种灯丝材料是哪一种?亮了多长时间?如果这个灯丝连几秒钟都坚持不了,根本没有应用价值,那么爱迪生有什么理由还要“念念不忘,不肯放手”呢?
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谬误:
第一,罔顾事实。作为一个科学家,爱迪生没有理由对一种完全无效的试验材料“念念不忘”。这种无意义的设想,直接造成了表达的混乱。
第二,牵强附会。爱迪生对材料不断试验的行为可以用“放弃”“调换”“挑选”等词语来形容,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和“退”这个词的内涵毫无关联。也就是说,作者强行将“退”这个词的意思拼接在爱迪生这个论据上,因而导致了表意的混乱。
所以说,懂一点逻辑是必要的。但是,很多逻辑问题往往并不是因为不懂逻辑理论或者知识,而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做不到合情合理,往往自说自话,却不去管读者是否能够接受自己的表达。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先看前半段: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亡在外,他逃至楚国时,楚王招待了他。酒席间,楚王问重耳:“你若日后当上了国君,要如何报答我?”重耳答道:“大王金银珠宝自然不缺,美酒佳人也有无数,所以我若当上了国君,不会送这些。如果两国交战,我一定先退兵三舍,之后再与楚国交战。”
看到这里,我想先问问你,这个小小的片段,你觉得作者想要论证什么呢?很难说,因为作者在词语的使用上倾向性并不明显。但重耳的语言很详尽,所以,我会认为这段话是在表现重耳重义重诺的古风。
我们来看看作者接下来是怎么写的:
后来,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与楚国交战时,按约退兵九十里,趁楚军贸然进军之际打败楚军。这段以退为进的故事从此传为佳话。
怎么样?惊讶吗?我是挺惊讶的。原来重耳是很早就给楚国下了一个套啊!他料到晋楚必有一战,他还料到当自己退军九十里时,楚国一定会冒进,他甚至料到楚军一旦冒进,晋国一定能有足够的军力准备,将楚国一举击败。好吧,即便重耳有未卜先知的超人智慧,这样的处心积虑,这样的勾心斗角,会传为“佳话”吗?如果这种行为都能传为佳话,孕育这种佳话的文化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文化!的确,“春秋无义战”,兵不厌诈,当然是军事策略的必然选择。但是,即使是一种军事上成功的策略,也决不该是为人处世的高妙选择。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以退为进的智者重耳,而是一个口蜜腹剑的无耻小人。对这样的例子大加赞赏,引以为人生楷模,我们还能为此而击节叫好吗?
所以说,很多逻辑问题,其实都是情理问题。中国人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写文章的关键啊!
我常常让学生去做素材整理的工作,学生也很勤奋,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后来我明白了,学生大概只是做了复制粘贴的工作,但对于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的思考,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素材,却无法用ctrl+c和ctrl+v来解决。
还是给大家做个简单的示范吧。就拿爱迪生来说,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别总是盯着爱迪生用了多少种材料以及他最后成功的结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就是爱迪生,当你手里握着第999种材料,眼看着这第999种材料也黯然熄灭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你觉得你在这个试验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同学们开始有些发懵,但慢慢地就有了一些想法。
同学说,试验那么多次了,估计我周围的同伴都走光了,我觉得没人陪着我坚持下去,我会没有勇气了。
我说,一切先行者都必须面对孤独,面对无人理解的痛苦。要说服自己,做别人都不认同的事情,多艰难啊!
同学说,太多失败了,一点希望都没有。要是刚开始,还有希望作为动力,到第999种,我大概会觉得绝望。
我说,最难过的关就是自己。在绝望中还能看到希望,即使看不到任何希望,也怀着无限的热忱或者坚韧,敢于坚守。平凡与伟大之间就差在这决定性的一步。
理解到这层,你就会发现伟大的人物身上往往具有一些共通之处。孔子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打了一个比方,比如堆一座山,还差一筐土,山就堆好了,此时停手,堆山之事也就失败了,这是自己选择了放弃;再比如一片平地,虽然刚刚堆了一筐土,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也是自己选择了前进。
你看,孔子的想法也是如此。越伟大崇高的事业,越需要一种在黑暗和绝望中踽踽独行的勇气,是进是退,终究不能怨天尤人,人在内心境界上的差距,就是平凡与卓越的差距。
有了上面这些思考,我想你就不会执着于把爱迪生的故事毫无滋味地描述一番,更不会随便把什么形容词往爱迪生那里一塞,就不管不顾地放在那里了。
用孔子来印证爱迪生,这听上去,还挺高级的呢,对吧?
作文的语言要合情合理,既要包含情感,又要鲜明地指向论点,做到逻辑严整,论证充分。要想达到这一点,离不开对人物、事件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思考的能力决定语言的质量,这是写作的关键。